肖教授刚说完那段话,大侃和小侃都啪啪的鼓起了掌:“肖老师你说的太好了。”
而天幕之下,皇宫大殿中,皇帝和百官也心情激荡,心中暗暗想到:我们也不差。
肖教授继续说道:“当然,除了盛弘遇到了好时候,更多的却是他自己的本事和对众人心态拿捏准确,才没有被忌惮。
首先,他的公正无私不是演的,他刚刚成为御史的时候,宋仁宗还无子,兖王和邕王完全就是一副下一个帝王的姿态,京中官员哪个遇到他们都得小心翼翼。
尤其邕王很是跋扈,一言不合是真的会偷偷下狠手的那种。
但是盛弘却是在他们势力最盛的时候,屡屡参奏二人不法之事,这绝对不是只会拍皇帝马屁,会权衡利弊之人能做到的。
而且他虽然不是很管皇帝的私事,皇帝想建什么园子,只要干活的百姓待遇不差、皇帝用的自己私库,他是从来不会多管闲事的。
可是如果皇帝被爱妃吹了什么枕头风,给爱妃的亲戚提拔了什么官职,只要任职的人德不配位,那盛弘必定能将皇帝喷的,让皇帝想把当初拉盛弘进御史台的自己打一顿的程度。
用盛弘妻子曾经的戏言来说,就是身为御史的盛弘那真是参天参地参神仙,就没有他不敢喷的。
其次,盛弘权利欲不大。虽然盛弘晚年累功得了国公的爵位,而且还当过顾命大臣,在名誉职位上,也到了文臣的顶端。
可是盛弘并不像其他一些大臣一样,会兼任很多实权职位,除了爵位和虚职,他一首在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上做到致仕。
宋仁宗和宋武帝曾多次想让他兼任工部和户部的官职,但是都被他坚定的拒绝了。
而且盛弘致仕的时候也很年轻,才五十五岁。虽然在古代,这个年龄己经不年轻了,但看看当时朝堂上一堆六七十岁的老大人,身体还很健康的盛弘在这个年龄致仕,就很让人惊讶了。”
这时大侃说道:“会不会是皇帝长成,对这些当初的顾命大臣有了忌惮之心,他才急流勇退的?”
肖教授摇了摇头:“宋武帝是一个志向远大,胸怀宽广之人,就看宋仁宗临终前认命的五位顾命大臣,在宋武帝亲政后,都得到了重用,还得了善终,就知道他不会忌惮盛弘。
而且当盛弘致仕的时候,皇帝挽留他很是真情实感,这位武德充沛的皇帝,甚至都留了眼泪,绝不是形式上的三辞三留。
盛弘致仕后,他还多次亲临当时丰收侯府,咨询盛弘治国之策。最后盛弘被他骚扰的没办法,带着老婆跑路了,后来他们夫妻还出海远渡,一首跑到了如今的南美洲。
第三,就是他是个孤臣。现在看来盛弘的儿子女婿一个个都厉害的不得了,但是结亲的时候,这些人都有些家世不显。
虽然有两个女婿袁文绍和顾廷烨是出自勋贵人家,但是他们都是次子,是无法承爵的。
而且因为勋贵人家家事复杂,两个女儿在嫁进去后,都受了一些委屈,盛弘可是因为这个,还参过这两个女婿呢。
要知道盛弘参人可都是有真凭实据的,被他参过的人,都会背上一些污点。有些大臣会讨厌畏惧盛弘,但是他们却都很相信盛弘参人的准确性。”
明兰和华兰看到这里,想到自身的遭遇,眼神却都暗了暗,天幕上讲的这个人,和他们的父亲,绝对不是同一个。
天幕上小侃却有不同意见:“不对吧,盛弘和狄青的关系可是很好的,应该可以算得上通家之好了,毕竟盛弘的三子盛长枫可是拜了狄青为师,她的五女儿也嫁给了狄青的小儿子。
这狄青在宋仁宗晚期可是被起复重用的,不仅负责了京城的守卫工作,在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之战中,更是担任主帅。
这两个人交好,皇帝难道不担心?”
肖教授喝了口水,说道:“盛弘是文臣,狄青是武将,宋仁宗时期的大环境还是比较看不起武将的,当时盛弘和狄青交好,反而更让他融不进文官集团。
而他的确和当时的一些重臣交情平平,反而和苏洵这类远离朝廷的文学大家关系很好。”
天幕下的皇帝满意点头:“有坚持,知分寸,淡名利。无论在哪个朝代,这位盛大人都不会被埋没。”
说着,还看了眼顾廷烨:“爱卿运气还是很好的。”
顾廷烨也只能无奈的笑笑,还好他的老丈人不是天幕上的盛弘。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兰嫁给他,因为小秦氏和朝局的原因,即使有他的支持,明兰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甚至还有几次都命悬一线。
要是天幕上的盛弘是他老丈人,估计就不是被他参上几本的事情了,轻的,必然会让明兰和离,重的,估计他就得丢官弃爵。
毕竟顾廷烨行事嚣张,小辫子可不少。
顾侯府里,面对着几个女儿意味不明的眼神,盛弘也有些扛不住了,他赶紧起身:“在府里耽误了不少时间,咱们也该家去了。”
明兰也没拦着,只是也一起站了起来:“我也很久没见祖母了,父亲,我和团哥儿跟你们一起回去吧。”
她如今也挺难受的,很多话因为盛弘在这里都说不出口,还不如和祖母一起看天幕,还能有个说话的人。
估计其他人也是这个想法,盛弘说散,众人也都各回各家了。
天幕上大侃神秘兮兮的对着肖教授说:“肖教授,我听过这么一个说法,虽然盛弘和文官集团关系一般,但是很受皇帝信任。
除了他的嘴够毒,不慕权利外,还因为他对皇帝有恩。
野史记载,宋仁宗晚年能有两个儿子,和他还有些关系。”
肖教授点点头:“如今也不算野史了,最近考古的新发现,那个一力帮助宋仁宗治好了身体的神医,的确和盛弘有些关系。”
天幕上说到这里,皇宫中的皇帝和大臣,也都恍然大悟,果然是先帝有后,在之前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他们便己经有了些猜测,如今却是肯定了他们的猜测了。
皇帝点了点龙椅的把手,如果先帝有了儿子,那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天幕上的肖教授还在侃侃而谈:“说到这位神医,还要从盛弘人生的转折说起。
盛弘在扬州的时候,任通判,在地方的政绩也是不错,要不也不会被提拔为京官。
但是对比他来到东京后的表现来说,却是过于平平无奇了。
而且盛弘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在扬州的时候他却隐隐被人说成宠妾灭妻,这个黑历史也是后来他在朝堂上屡屡被攻讦的黑点。”
大娘子此时己经回了盛家,此时正和华兰如兰一起看天幕,看到妻管严三个字,却是差点被茶水呛到:“谁?盛弘?那个王(八羔子)…怎么可能是个妻管严,确定了,天上说的那个一定不是我们家的那个,他也配!”
华兰和如兰有些无奈,但是谁也没有反驳,就算现在,他们的父亲也称不上爱妻二字。
说到宠妾灭妻,房中母女三个面色都有些难看,那林小娘便是死了,如今想起来还是好气。
天幕中的小侃却是兴奋起来:“是的是的,盛弘在后世有很多头衔,什么嘴炮王、农学家、教育家、魅魔什么的,但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妻管严这个称号,他也算是历史上数得上的爱妻如命的典范了,可是他最特别的是,虽然大家承认他爱妻,但是他可是有过宠妾,也有不少庶子庶女的。
那位盛小将军,狄青的亲传弟子,就是他和曾经宠妾的孩子。”
大侃也很兴奋:“是的,典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虽说咱们如今,己经看不上浪子的回头了,好男人这么多,谁喜欢个回头的浪子,脏的很。
可是在古代,回到京城后的盛弘,虽然名义上还有两个妾,可是那两个人都己经查无此人了,他和妻子,也真正算得上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单独坐在书房,透过窗户看着天幕的盛弘,听到大侃的话,狠狠拍了拍桌子:“离经叛道,不知所谓!”
而很多男子,听到了大侃的言论,都狠狠的皱了皱眉头,更有那身体不好的,激动之下却被气的撅了过去。
很多娘子听了,却是偷偷在无人处狠狠抚掌:说的好!
王大娘子更是喊刘妈妈拿酒来,她们娘几个要好好乐呵乐呵。
华兰和如兰,都没有阻止。
天幕上小侃笑着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盛弘因为妻子心情不好,特地请了半个月的假,带妻子出去散心的事情了。
这可谓是古今中外,最离谱的请假理由了。更离谱的是,这个理由不是借口,是真的。
后来他被皇帝狠狠责罚,还被扣了一年的俸禄。要知道宋代官员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这也算是另类的千金难买妻展眉了。”
大侃笑咪咪的说:“不过人家王若弗生财有道,那点钱她可不在乎。”
小侃滔滔不绝:“而且根据很多盛弘同僚的吐槽,盛弘和同僚出去饮宴的时候,不仅从不让任何女子近身,便是那的表演,他也是一眼都不敢多看的,而且和同僚饮酒,也从来不会超过三杯,说是家里娘子关心他的身体,从不准饮酒过量的。
很多同僚背后笑话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盛三杯’,如今‘三杯’也成了妻管严的另类称呼了。”
说到这里,大侃和小侃两个人相视而笑,似乎这事很好笑一般。
如果李莲花看到了这一幕,自然要为自己申冤:他李相夷时期的黑历史,如今还被风月月念念不忘,要是再不老实,以后可没好日子过了。
肖教授终于找到的空隙打断二位的侃侃而谈:“两位,我知道你们很喜欢这种话题,不过王若弗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篇章来说,如今还是说回我们的主题吧。”
侃侃姐妹这才收回那兴奋的神情,乖乖坐好听肖教授讲述。
而天幕下的很多男人听到这里,却是皱起了眉头:那盛弘自己夫纲不振他们管不着,可是无论盛弘如何宠爱,那王若弗一介女子,还配让这天人专门拿出来说一说吗?
看来即使是天上之人,也不都是清明的。
可惜他们小肚鸡肠的想法,却是对天幕没办半点影响,这些人也只能无能狂怒了。
天幕上肖教授继续盛弘人生转折点的话题:“这一切的开始,却是始于盛弘的妻子王若弗,一次外出上香,救下的两个姑娘。
这两个姑娘,王春花和王秋月,本身有些才能,但是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她们的母族却很是了不得。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女性神医,挽救了狄青的性命;帮宋仁宗保下两个儿子,又给宋仁宗续命十年;普通百姓照图索骥,也能用一些常用草药治疗普通疾病的《草药详解》和浅显易懂,专治妇科疾病的《妇疾百科》的作者无为道长,便是这两个姑娘的小姨,她们母亲的亲妹妹。
正是因为这位神医,为了寻找被王若弗救下的两个姑娘,找到东京,才能机缘巧合的救下狄青狄将军,并改写了宋仁宗本应该无子的命运。
而盛弘也是因为和这位神医的关系,被皇帝注意到,还和狄青有了交情。”
无论是天幕上,还是天幕下,所有人都听的聚精会神。
只有大娘子,一边喝着酒,一边和女儿吐槽:“我说呢,谁不知道咱们家的官人,那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估计天幕上那位,也是因为神医有能耐,他才宠爱起他对神医有恩的妻子。”
如今,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天幕上的盛弘夫妻,和他们不是同一个人。可她还是忍不住拿出来比较。
一时间,世家大族,前朝后宫,都暗暗吩咐家里人去寻找是否有个道号无名的,神医。
毕竟,这位可是能活死人延寿命的。
因为在这个大宋,狄青可不如天幕上说的那么长命,还能活过宋仁宗,而是在文臣的打压下,早早就抑郁而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