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宝与癞蛤蟆
大宋年间,在一个名为清平村的小村落里,住着一位名叫赵老实的憨厚汉子。他年近西十,身形魁梧,却生得一副慈眉善目,待人接物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赵老实为人和善,心地纯善,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勤劳肯干,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背着竹筐穿梭在乡间小路,只为拾些粪肥,用以滋养家中那几亩薄田。
这日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赵老实如往常一样走在熟悉的小道上。走着走着,他突然瞧见前方不远处有几处金光闪烁,在这灰蒙蒙的清晨格外扎眼。赵老实心中一惊,加快脚步上前查看,只见地上静静地躺着几个金元宝,在微弱的晨光下散发着的光芒。
“这是谁丢的呢?”赵老实喃喃自语,他环顾西周,空旷的田野间不见半个人影。“可不能让别人顺手捡走了,失主得多着急啊。”他想着,便放下竹筐,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打算等失主前来认领。
从旭日初升到烈日当空,又从骄阳似火到夕阳西下,赵老实就那样静静地守着,未曾挪动半步。肚子早己饿得咕咕叫,可他满心惦记着失主,全然顾不上自己。眼见天色渐暗,这条本就偏僻的小路愈发安静,赵老实叹了口气,心想:“看来今天失主是不会来了,这么晚了,我还是先回家吧。”
回到家中,赵老实将今日的奇遇一五一十地说给媳妇孙氏听。孙氏一听,眼睛瞪得滚圆,急得跳脚:“到手的金子你不要?又不是偷来抢来的,赶紧去把它捡回来!”赵老实皱了皱眉头,有些犹豫:“这……不太好吧,总归是别人的东西。”孙氏却不依不饶:“你这人就是太老实,白白错失这发财的机会。”在孙氏的再三劝说下,赵老实最终还是动摇了。
趁着夜色,赵老实匆匆赶回发现金元宝的地方。然而,当他赶到时,却发现地上空空如也,金元宝早己不见踪影。他失落地回到家,将此事告知孙氏。孙氏气得满脸通红,指着赵老实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没用的东西,到手的鸭子都能飞了!”赵老实却只是笑了笑,安慰道:“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咱别再想这事了。”
赵老实夫妻二人的对话,被隔壁的王二麻子听了个正着。这王二麻子平日里就游手好闲,爱占小便宜,听到有这等好事,哪还按捺得住。待夜深人静,他偷偷摸出家门,来到赵老实所说的地方。果不其然,在草丛中发现了几个“金元宝”。王二麻子心中狂喜,抱起“金元宝”就往家跑。
回到家后,王二麻子迫不及待地点上灯,想要好好看看这飞来的横财。可当灯光照亮手中的东西时,他却吓得差点叫出声来。哪有什么金元宝,分明是一堆癞蛤蟆,正张着大大的嘴巴,鼓着腮帮子,似乎在嘲笑他的贪婪。王二麻子又惊又怒,觉得自己被戏弄了,他越想越气,将癞蛤蟆一个个抓起,借着墙头扔向赵老实家的院子,嘴里还不停地骂着:“让你骗人,都给你扔过去!”
这边赵老实早早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像往常一样起身,准备去拾粪。当他打开门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只见院子里堆满了金元宝,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赵老实先是一愣,随后嘴角上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身回到屋内,对还在睡梦中的孙氏说道:“你看,我说什么来着,是你的就是你的,它跑不了。”
孙氏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睡意全无,惊讶得合不拢嘴。两人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就听到隔壁传来王二麻子的叫骂声。原来,王二麻子扔完癞蛤蟆后,心中仍愤愤不平,一夜未眠。清晨起来,却发现自家院子里也堆满了金元宝。他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赵老实,那些金元宝本就是有灵性的,只认心地善良之人。
此事很快在清平村传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羡慕赵老实的好运气,也有人感慨命运的神奇。而赵老实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财富冲昏头脑,他用这些金子修缮了村里破旧的道路和房屋,还资助了许多贫困的乡亲。在他的带动下,清平村的风气越来越好,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一片祥和。
多年后,当赵老实白发苍苍,回忆起那个捡到金元宝的清晨,他总会感慨地对子孙们说:“人活一世,贵在善良和本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莫要贪心。只有心怀善念,福报自然会来。”而那个关于金元宝与癞蛤蟆的故事,也在清平村代代相传,成为了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时刻提醒着人们,莫让贪婪蒙蔽了双眼,要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