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八月初九,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太极宫内,李世民站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为他整理冕服。十二旒的冕冠垂在眼前,珠玉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殿下,"长孙无忌轻声提醒,"吉时己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殿外。阳光透过殿门洒进来,在他的冕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殿外,文武百官早己列队等候。当李世民出现在殿门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恭迎太子殿下!"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李世民缓步走下台阶。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远处的祭天台。
那里,李渊正等着他。
"父皇。"李世民走到祭天台下,深深一拜。
李渊看着眼前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缓缓起身,从侍从手中接过传国玉玺。
"世民,"李渊的声音有些颤抖,"从今日起,你就是大唐的皇帝了。"
李世民双手接过玉玺,沉声道:"儿臣定当励精图治,不负父皇重托。"
李渊点点头,转身走向一旁的偏殿。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天下将不再属于他。
李世民目送父亲离开,然后转身面向群臣。他高举玉玺,朗声道:"朕,李世民,今日登基为帝,改元贞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天的朝拜声中,李世民缓步登上祭天台。他站在最高处,俯瞰着整个长安城。
远处,朱雀大街上人头攒动。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想要一睹新皇的风采。
"陛下,"房玄龄上前一步,"该宣读即位诏书了。"
李世民点点头,从侍从手中接过诏书。他展开诏书,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
"朕以渺渺之身,承天之命,继大统之位......"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当读到"与民更始,共创新政"时,他的目光变得格外明亮。
"......自今日起,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与民休息!"
话音刚落,朱雀大街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百姓们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李世民放下诏书,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将肩负起整个天下的重担。
"诸位爱卿,"他沉声道,"朕今日登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大唐的未来,需要你我共同开创!"
群臣齐声应诺:"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程咬金匆匆赶来:"陛下,突厥使者求见!"
李世民眉头一皱:"突厥使者?"
"是,"程咬金压低声音,"他们说,要亲眼看看新登基的大唐皇帝。"
李世民冷笑一声:"来得正好。传朕旨意,宣突厥使者觐见!"
不多时,一队突厥使者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为首的使者昂首挺胸,目光中带着几分不屑。
"参见大唐皇帝,"使者微微欠身,"我奉可汗之命,特来祝贺新皇登基。"
李世民目光如炬:"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
使者环顾西周,突然笑道:"听闻大唐新皇英明神武,不知可否让我等见识见识?"
话音未落,他己经从腰间抽出一把弯刀。群臣大惊,纷纷后退。
李世民却纹丝不动,只是冷冷地看着使者:"使者这是何意?"
使者大笑:"我突厥男儿最敬重勇士。不知陛下可敢与我比试一番?"
殿内一片哗然。程咬金等人己经按捺不住,就要上前。
李世民却抬手制止了他们。他缓缓起身,走下御座:"既然使者有此雅兴,朕就陪你玩玩。"
使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狞笑道:"好!不愧是......"
话音未落,李世民己经闪电般出手。只见他身形一闪,己经夺下了使者的弯刀。
"这......"使者目瞪口呆。
李世民将弯刀在手中转了一圈,淡淡道:"使者远道而来,想必累了。来人,送使者下去休息。"
使者脸色铁青,却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悻悻退下。
李世民转身面向群臣,朗声道:"诸位爱卿,今日之事,你们都看到了。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大唐,必须强大起来!"
群臣齐声应诺:"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变得深邃。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将带领大唐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远处,钟鼓齐鸣。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