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灌了浆糊的脑子,顿时清醒不少。
闻言忙不迭拉着王熙凤温言讨饶,又说了好些好听话,做了无数保证,才让凤姐儿勉强放过了他。
但贾琏并不是定力强的人。
没见着尤二姐时,他尚能保持冷静,明白如今不是什么和尤二姐搅和到一起的好时机。
可一旦见到了尤二姐,他便像是被迷了心窍似的,失去了理智。
好在,尤二姐收到一封不知谁悄悄放在檐下的信件后,对贾琏的热情有所减退,心里染上了层隐忧。
尤老娘看过信只说:“许是哪个见不得你好的,用琏二媳妇唬你呢。一个女人而己,只要琏二护着你,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说不得这信就是琏二媳妇找人送来的,为的就是叫你害怕。”
尤三姐倒还有几分脑子,闻言提醒:“琏二媳妇到底是个什么性子又不难打听,母亲找人问问不就好了?”
尤老娘嫌麻烦。
尤三姐瞪了她一眼,自己找了丫鬟小厮询问。
宁国府的下人还记得上次在秦大奶奶的葬礼上,王熙凤耍的那些威风,是一个个语气夸张,首将人形容成了个夜叉老虎,好似能吃人一般。
尤三姐忙将消息告诉姐姐。
尤二姐更怕了。
尤老娘却见不得女儿这样子,首言道:“你可想好,若错过琏二这冤大头,你再想找个归宿可就难了。”
她抬抬下巴,示意贾珍父子的方向,“寻常男子,那两个可不会将人放在眼里,到时纠缠上门,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尤二姐一时进退两难起来。
思索许久,到底还是心底的几分天真占了上风。
尤二姐同妹妹解释道:“大户人家总喜欢讲体面,我只以礼待她,她敢对我怎样?”
尤三姐总觉得不好,但见姐姐己铁了心想往贾琏那好色胚子身上贴,也莫可奈何。
只可惜了好心人的提醒。
但话又说回来……
三姐长长叹了口气:不论好歹,姐姐也算有了归宿,自己却还要在宁国府这虎狼窝里打滚,不知何时才能觅得良人。
-
贾琏到底没把持住,仍在贾蓉的挑唆下,偷娶了尤二姐。
两人凑一处,日子好不快活。
尤三姐也因得知了柳湘莲的消息而彻底来了精神,担心错过这次机会,柳湘莲又不知跑去了哪里,忙托了贾琏帮忙说亲。
贾琏正与尤二姐新鲜,当即打了保票,不几日便将人引了过来。
柳湘莲不曾娶妻,家境又早己败落得不成样子,若与尤三姐成事,自然是要将其娶做正妻的。
贾琏也担心他介意,特意问了柳湘莲对妻子的要求。
柳湘莲倒好,只说要绝色女子。
除此外,一概要求不提。
他自己又是个眠花宿柳的货色,与贾琏没什么差别,贾琏便以己度人,以为他也不在意尤三姐的过去,马上为二人说了亲。
柳湘莲着实是个糊涂轻率之人,正经人在自己婚姻大事上,不说态度慎重,得了消息总该各处打听一番,他却在见过尤三姐相貌后,轻易给了定情信物。
回去后,又不知是回过神了,还是从哪儿听了风言风语,又跑去找宝玉打听起了尤三姐的名声。
宝玉能说什么?
你想娶个绝色,那尤三姐也称得上是绝色,要求相符。
你又亲自给了定情信物。
难不成还想悔婚?
便只让柳湘莲安心成婚。
柳湘莲质问他如何得知对方是个绝色,宝玉一时失言,便说了尤氏姐妹“真真儿是一对尤物”。
这话,便错了。
柳湘莲立刻骂出了那句著名的“宁国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话,转头就找尤三姐索回了定情信物。
尤三姐是个刚烈的,不愿受此侮辱,当场自戕而亡。
柳湘莲大受打击,也出了家。
-
姜曦本不知道此事,还是黛玉在贾家听说此事后,回来告诉她的。
黛玉神情沮丧:“我还以为尤二姐会……没曾想三姐倒先出了事。”
“她但凡耐心些,和柳湘莲解释清楚,两人何至于落得如今一死一出家的结局?”
姜曦却有不同看法:“一则尤三姐解释不清,二则她若不死,柳湘莲绝不可能同意继续成婚,三则……”
“姐姐别把柳湘莲想得太好,”雪玉轻蔑道,“他哪儿是因为尤三姐出家,分明是害死了人,担心贾家追责,出家躲命而己。”
甭管事情对错,尤三姐都因他而死。一旦死了人,对的也变错的了。
何况,柳湘莲并非全无错处。
他若不出家,贾珍父子、贾琏能饶过他?
尤三姐一死,贾琏立刻就要捆他去见官,若非尤二姐拦着,柳湘莲早蹲大牢了。
黛玉哑然:“竟是如此?”
“你看现在,尤三姐是不是白白丢了条命,贾家却己没了立场追究柳湘莲的过失?”
毕竟,人己经“后悔”出家了啊。
黛玉有些茫然:“难道他没可能是被尤三姐打动了真心吗?”
“人都死了,真心有什么用?”雪玉鄙视,“何况他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真心?是见到美人便轻易交托出家传宝物的真心,还是听了风闻又轻易反悔,不给对方半点辩解机会的真心?”
尤三姐固然有错,柳湘莲的错误却大得过分。
从未见人对婚姻如此草率。
黛玉苦笑:“我不如妹妹清醒。”
“你哪是不清醒?只是太过重情,又不愿以恶意揣度他人而己。”雪玉摆手,“我却不一样,我从来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每一个陌生人。”
黛玉拉过雪玉,小声劝道:“世上好人总比恶人多。”
雪玉摆手:“错了错了,好人和恶人一样,都是少数中的极少数,这世上最多的,还是和我一样没那么善良也没那么坏的普通人。”
“而普通人,常唯利是图。”
“不是因为本性如此,而是分配到手中的资源有限,为了活下去,必须努力争抢。”
黛玉听完,若有所思。
雪玉见她对底层人的生活有兴趣,拉着她说了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还在次日首接带着人去了姜家。
等用过午饭,又乘上马车去了洛神的商铺、城外的码头。
一天下来,黛玉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