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羽诞生于北方一个被严寒笼罩的小山村,村落的南端蜿蜒着一条河槽,河槽中有一条自东向西潺潺流淌的小溪,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南溪湾。
在南溪湾的怀抱中,刘飞羽的童年记忆被一片纯净无瑕的天空所占据,那天空永远洒落着清澈的光芒。对于村中的许多人而言,南溪湾不仅是他们心中的乐园,更是他们灵魂的归宿。它静静地躺在内蒙古小镇的怀抱中,是一个宁静而迷人的所在。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自由穿梭,仿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水中芭蕾。
西周的树木郁郁葱葱,为村中的孩童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天然凉亭。在南溪湾的陪伴下,小镇的孩子们度过了无数欢乐的时光。他们在溪边嬉戏打闹,追逐着彼此的影子,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他们还会在河边捕捉小鱼,看着那些小生命在手中闪烁着微光,仿佛握住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南溪湾不仅是孩子们的游戏场,更是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圣地。孩子们喜欢坐在河边,静静地观察水流,聆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他们会仔细观察水中的游鱼,看它们如何在石缝间灵活穿梭。他们也会仰望树梢上鸣叫的鸟儿,想象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壮丽景象。
终有一天,这些孩子们也会像那些鸟儿一样,展开自己的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远方,飞向那充满诗与画的未来。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刘飞羽和他的挚友常义龙正带领着西五个同龄的伙伴,急匆匆地赶往南溪湾去捕捉泥鳅。溪水间回荡着他们的呼喊:“快!快点围住它,用网围住它,别让它跑了,这可是条大的!”溪水哗啦啦地流淌,清脆的喊叫声与悦耳的鸟鸣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溪边的林间。
“不错,不错,今天己经捞了一可乐瓶了。哈哈,哈哈!”连绵不断的笑声在林间回荡,这一可乐瓶的泥鳅是五六个小伙伴共同努力的丰硕成果。他们的脚丫激起的水花在小溪中荡漾,一圈圈涟漪由近及远地扩散。刘飞羽、常义龙和其他小伙伴们在捕捉泥鳅的劳累后,便坐在绿草如茵的溪边,无忧无虑地休息。
刘飞羽转头问身旁的常义龙:“义龙,今天捞了不少,满满的一可乐瓶。时间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常义龙回答:“是啊,时间不早了。哥,等大家再坐会儿,休息一下,我们就回去吧!”又休息了一会儿,大家跟着刘飞羽和常义龙,嘻嘻哈哈地打闹着向村头走去。
腊月二十六那天,苏组长宣布学校将在腊月二十九放假,为期十天,正月初九正式上课。在放假期间,学员们不能松懈,要抓紧时间完成网站前端的工作。
听到放假通知,刘飞羽异常兴奋。对于一个游子来说,故乡总是让人留恋。无数个夜晚,故乡的情景总会在梦中重现。而那些远离故乡多年的人们,总是渴望再次回到当年嬉戏玩耍的老地方。
腊月二十九,晨光微露,鱼肚破晓时,刘飞羽怀着归心似箭的心情坐上了回家的客车。一路上,客车上熟悉的乡音让刘飞羽倍感亲切。
不一会儿,刘飞羽的思绪还未消退,客车己抵达故乡的候车点。刘飞羽拿着孝敬父母的礼盒,冒着北方寒冷的西北风,从一层层薄纱飞扬的土路上匆匆赶回家。当刘飞羽快到家门口时,之前的高兴和兴奋突然消失殆尽。
一种莫名的压迫感涌上心头,让刘飞羽仿佛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他小心翼翼地走向家门口,内心却生怕碰到许久甚至多年未曾相见的村里人。如果村里人无心的一句:“怎么没领一个媳妇回来?”的问候,仿佛可以让刘飞羽瞬间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转念一想,这似乎也是自己无能的一种体现。想想自己也二十余载,看着家里日渐衰老的父母,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应该为父母争一口气吗?想到这里,刘飞羽顿感无地自容。
再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身陷虚假培训学校,无法脱身,自己的前方一片黑暗。刘飞羽瞬间陷入无尽的自责当中。打开自家的大门,只听到旺财汪汪的叫个不停。刘飞羽怒喊一声“听话,连我也认不出来了吗?”,旺财瞬间安静下来。
刘飞羽强忍着有点酸疼的胳膊,打开家门。刚进屋,便一声声“妈,妈,我回来了”,飞羽妈从厨房跑了出来。忙从刘飞羽手中接过礼盒。并一个劲的问刘飞羽“妈给你炖了猪排骨,马上就熟了。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并一个人喃喃自语道:“自从上次吃羊肉你把前门牙伴下一块,咱以后就少吃羊肉,多吃猪排骨。”
刘飞羽看见屋里、屋外都没见老父亲的身影,便关切的询问母亲“我爸干嘛去了”。飞羽妈埋怨道:“你爸去南头串门去了,估计又去老康头家了。”
闻着香喷喷的排骨味,看着母亲一如既往的为自己忙碌着。刘飞羽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每个父母为了自家的孩子,都是那般任劳任怨。虽然自己的儿子平凡又平庸,但在自己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始终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