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天苍
琅琊天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琅琊天苍 > 第十九章 烛龙衔碑

第十九章 烛龙衔碑

加入书架
书名:
琅琊天苍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2326
更新时间:
2025-04-14

地宫最后一盏油灯熄灭时,林砚齿间咬着的银杏叶突然发出金石之声。叶脉迸裂处流出金红色汁液,在青砖地上游走出《山海经》中"烛龙衔碑"的图样——那只上古神兽的独目,正与传国玉玺缺失的螭钮一模一样。

"陛下,子时三刻了。"赵无庸的声音从碑文中渗出。老太监的残影提着盏人皮灯笼,灯面上浮动着当年县学堂的窗花剪影。当灯笼照向地宫穹顶时,三百六十具悬棺突然显现,每具棺木都刻着"克己复礼"的变体篆文。

林砚的赤瞳突然灼痛。视线所及之处,棺盖接连开启,坠落的不是尸骸,而是泛黄的县学课业——他七岁描红的《千字文》,十三岁作的《耕织策》,每张纸角都盖着周教谕的"甲等"朱印。当最后一张策论飘落时,朱印突然融化,血珠在纸上烫出"弑"字。

"砚哥儿..."阿箬的银铃声从棺木深处传来。少女的魂魄裹着杏花瓣浮空,腕间银铃己生满铜绿。当她拨开额前碎发时,林砚看见她眉心嵌着半粒玉玺残角——正是当年沉船上丢失的"天"字最后一笔。

地宫突然倾斜。悬棺化作竹简洪流,将林砚冲回县学堂的榆木案前。案上《论语》翻至《颜渊》篇,"克己复礼"西字正在渗血。周教谕的戒尺突然裂成两半,露出中空处藏的青铜钥匙:"林生,答'为仁由己'下一句。"

窗外惊雷劈落。老槐树上的红绳应声而断,苏明璃的残魂坠落时,怀中抱着个襁褓——不是折梅,而是用《山河社稷图》裹着的传国玉玺。玺钮螭龙的眼眶里,淌出混着金粉的泪。

"由人乎哉..."林砚喃喃接上下句。话音未落,案上《论语》突然焚毁,灰烬中升起七十二尊青铜人俑,每尊都捧着他不同时期的策论。当首俑展开七岁时的描红本时,宣纸上的"仁"字突然扭曲,变成岳红缨在地宫刻的"弑"字。

阿箬的银铃突然炸裂。飞溅的铜绿在空中凝成北疆十二卫的阵型,而阵眼处跪着的正是翡翠脊骨的林砚——他背上插着三百六十把戒尺,每把尺面都刻着不同版本的《螟蛉诏》。

"陛下看清楚了。"赵无庸的人皮灯笼突然爆燃,火中浮现出当年当铺的柜台。翡翠镯子在火光中重组,套回林砚腕上时,镯内壁浮现出母亲从未说出口的遗言:"...砚儿,真正的传位诏书,在你开蒙临的《颜渊》篇..."

悬棺竹简突然暴长,将地宫撑成巨大的碑林。每块碑上都刻着林砚的策论,而碑阴则是历代史官篡改的实录。当他触碰某块"仁政碑"时,碑面突然翻转,露出背面血淋淋的"焚书坑儒"西字——墨迹未干,正是他自己的笔迹。

苏明璃的襁褓突然散开。裹婴布上的《山河社稷图》遇风即燃,火焰中浮现出三百个平行时空的景象——每个时空的林砚,都在用雁翎刀刻着不同的碑文。

"克己..."阿箬的魂魄突然融入林砚的赤瞳。少女最后的声音混着杏花香:"...不是克制,是雕刻。"

地宫轰然塌陷。林砚坠入无间时,看见十三岁的自己正蹲在县学堂窗下,用银杏叶接着飘落的"仁"字灰烬。少年抬头一笑,眼中有烛龙衔碑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