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天苍
琅琊天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琅琊天苍 > 第二十一章 归墟志

第二十一章 归墟志

加入书架
书名:
琅琊天苍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2546
更新时间:
2025-04-14

孩童的拍手歌还在梁间萦绕,林砚掌心的银杏新芽突然抽长成藤。翠绿的藤蔓攀附着太庙朱漆柱,在榫卯缝隙间绽出《山海经》中从未记载的白色小花——每片花瓣上都映着不同时空的黄昏。

"陛下,潮信到了。"赵无庸的声音从藻井深处传来。老太监的残影正用戒尺丈量柱影,尺身上的刻痕与林砚脊背的鞭伤完全吻合。当他敲击第七下时,藤蔓上的白花突然凋谢,花瓣坠地化作七十二面青铜镜,每面都映着林砚未曾经历的人生:樵夫、说书人、海外贩丝的舶客……

阿箬的银铃不知何时系在了藤梢。铜绿剥落的铃身内壁,露出用针尖刻的《归墟图》——沉船所在的位置被朱砂圈出,旁边缀着苏明璃的小楷:"砚哥儿,真正的传国玉玺在鲸落处。"

林砚的赤瞳突然映出烛龙残影。神兽独目射出的光穿透镜阵,在青砖地上灼出《河图》纹样。当他俯身触碰时,纹路突然流动起来,汇向太庙角落那尊不起眼的狻猊香炉——炉嘴衔着的不是香丸,而是半粒带血槽的螭钮残角。

"克己..."藤蔓突然缠住林砚的手腕,叶片出岳红缨的嗓音:"...是刻,也是克。"狻猊香炉应声炸裂,炉灰中升起三百艘纸船,每艘都载着片写着"仁"字的银杏叶。最末那艘的船头,站着个戴幂篱的少女,她掀开面纱的刹那,太庙所有的青铜镜同时映出阿箬的脸。

赵无庸的戒尺突然插入镜阵中央。尺身遇土即长,化作通体铭刻《论语》的青铜神树。当第一缕月光穿过树梢时,叶片间的"仁"字纷纷脱落,露出底下被虫蛀的"弑"字——每个字的蛀孔里,都蜷缩着个正在抄写《罪己诏》的林砚。

阿箬的银铃突然自鸣。铃舌荡起的波纹里,浮现出当年沉船甲板上的真相:北狄巫师捧着的不是王冠,而是用《颜渊》篇竹简改制的礼器。当波纹触及林砚的赤瞳时,他忽然看清巫师面具下的脸——竟是县学堂的周教谕,他缺了无名指的右手正捏着半片银杏叶。

"由人乎哉..."林砚念出《论语》下半句的瞬间,青铜神树轰然倒塌。枝干坠地化作青简洪流,将他冲回十三岁的县学堂窗前。少年手中的银杏叶突然重若千钧,叶脉间游出金蚕,啃噬出父亲从未示人的《塞下曲》末章:"...十二卫化星斗,照我归墟路..."

烛龙吟啸从天际压下。林砚抬头时,看见太庙的穹顶己成透明,九轮血月正环绕着第十尊青铜鼎——鼎中沸腾的不是金汁,而是历代史官的墨汗。当第一滴墨汗溅在他眉心时,三百面青铜镜突然拼合成巨大的《归墟图》,图中沉船正在鲸落处解体,船板间浮起无数刻着"仁"字的玉牌。

"砚哥儿,接船。"阿箬的魂魄从银铃中跃出。少女的指尖点在最近那艘纸船上,船板应声展开,露出舱底用鲛绡裹着的物件——不是玉玺,而是县学堂蒙童们合抄的《论语》集注。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月光突然凝固。林砚的赤瞳看见三百个平行时空正在坍缩,每个时空的自己都捧着片银杏叶走向归墟。当所有身影重叠的刹那,藤蔓上的白花再次绽放,这次每片花瓣都映着同个画面:白发苍苍的周教谕蹲在虿盆边,正将一片银杏叶放入婴儿林砚的襁褓。

晨钟响起时,太庙地宫的青砖缝里钻出嫩绿的新芽。林砚摊开掌心,十三岁那年接住的"仁"字灰烬,正在长成《山海经》未载的参天巨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