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天苍
琅琊天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琅琊天苍 > 第二十二章 星槎渡海

第二十二章 星槎渡海

加入书架
书名:
琅琊天苍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2442
更新时间:
2025-04-14

晨光穿透太庙窗棂时,林砚掌心的新芽己长至三尺。翠叶间垂落的银白花穗上缀满露珠,每滴露水里都沉着一艘青铜小船——正是当年沉船上的北狄祭祀器。当第一缕阳光蒸腾露水时,雾气在殿柱间凝成《山海经》缺失的《大荒东经》,其中"归墟"二字竟是用孩童的乳牙拼成。

"陛下,潮信退了。"赵无庸的残影正在擦拭戒尺。老太监的指腹抚过尺身上"克己"的刻痕时,太庙地砖突然泛起波纹,砖缝间游出三百六十尾锦鲤,每尾鱼鳞上都刻着县学蒙童的名字。鱼群汇聚成漩,漩涡中心浮起块黢黑的鲸骨,骨缝间嵌着半枚传国玉玺的螭钮。

阿箬的银铃不知何时系在了新藤上。铜绿剥落处露出星图,图中标注的"海市"位置,闪烁着周教谕当年用的朱砂墨色。当林砚触碰星图时,藤蔓突然开出蓝紫色的花,花瓣坠地即化作竹简,简上《论语》的"仁"字正在被金蚕重新啃噬成"人"字。

"由人乎哉..."林砚念出这句时,戒尺突然断为九截。断口处涌出的不是木屑,而是当年虿盆里的金蚕,蚕群在空中拼出艘星槎图样——船帆用《螟蛉诏》残页糊就,桅杆则是折梅的青铜脊椎。

鲸骨突然发出洞箫般的呜咽。骨缝中爬出戴幂篱的阿箬,她掀开面纱的刹那,太庙所有的锦鲤同时跃起,鱼鳞上的蒙童名字纷纷脱落,在虚空拼成《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赵无庸的残影突然凝实。老太监用断尺挑起某片鱼鳞,鳞下露出被虫蛀的《孝经》残页:"先帝在时,曾言真正的玉玺..."话音未落,鳞片突然化作火蝶,翅翼上的金粉洒在鲸骨上,显出岳红缨用指甲刻的遗言:"...砚儿,玉玺是假的,真的传国信物在..."

藤蔓突然缠住林砚的赤瞳。视野染绿的瞬间,他看见三百个平行时空的自己正站在星槎甲板上,每个"林砚"手中都捧着不同的器物:青衫书生捧着《论语》抄本,龙袍帝王捧着玉玺,而最年轻的自己掌心,是一片刚抽芽的银杏叶。

阿箬的银铃自鸣如潮音。铃舌荡开的波纹里,浮现出当年沉船最后的景象:北狄巫师跪在甲板上,正将刻有"仁"字的玉牌系在鲸骨项链上。当他抬头时,面具下露出的竟是周教谕的脸,老人缺指的右手捏着片银杏叶,叶上针刻:"归墟有路,星槎为舟。"

戒尺断片突然飞向鲸骨。当第九截尺身嵌入骨缝时,整座太庙开始飘散如沙——朱漆柱化作赤鲑,琉璃瓦变成银鸥,而地砖间的金蚕纷纷结茧,茧衣上浮现出蒙童们稚嫩的笔迹:"人之初,性本善..."

林砚的赤瞳突然映出星槎真容。那艘传说中的神船竟是用县学堂的榆木课桌改制,船头坐着个戴幂篱的少女,她手中不是舵轮,而是周教谕的朱砂笔。当笔尖点向虚空时,所有平行时空的星槎同时扬帆,帆影在朝阳里拼成个巨大的"仁"字。

晨钟再响时,林砚发现自己站在县学堂的榆木案前。案上《论语》翻至《颜渊》篇,朱批的"甲等"二字正在褪色。窗外老槐树上的红绳突然断裂,苏明璃的残魂坠落成雨,雨滴里裹着三百个时空的晨光。

阿箬的银铃还在藤梢轻颤。当林砚摘下它时,铜铃突然化作沙粒,沙间藏着颗乳牙——正是拼成"归墟"二字的其中一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