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天苍
琅琊天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琅琊天苍 > 第二十三章 槐根梦回

第二十三章 槐根梦回

加入书架
书名:
琅琊天苍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2584
更新时间:
2025-04-14

乳牙坠地的脆响惊醒了檐角铜铃。林砚俯身拾起时,齿尖硌出他掌心血珠,正巧滴在县学堂的《千字文》残页上。"天地玄黄"西字遇血即燃,火苗中浮出三百艘星槎的虚影——每艘的帆索皆由金蚕丝绞成,系着当年沉船上北狄巫师的青铜面具。

"陛下,该启程了。"赵无庸的声音从燃烧的纸灰中渗出。老太监的残影正用戒尺断片刮擦地面,刮出的沟壑里游动着《山海经》未载的文鳐鱼,鱼尾拍打处泛起带着杏花香的水雾。阿箬的银铃残骸突然震颤,沙粒间又滚出三颗乳牙,与先前那颗拼成"归去来"三字。

藤蔓上的蓝紫花突然凋谢。花瓣覆在文鳐鱼背上,化作鳞甲般的竹简,简上《论语》的"人"字正被鱼鳍修改成"入"字。当第一条鱼跃出沟壑时,林砚的赤瞳突然映出县学堂的老槐树——树根处埋着个陶瓮,瓮身刻满蒙童们用指甲抠出的《螟蛉诏》批注。

"砚哥儿,看船头。"阿箬的魂魄从水雾中凝形。少女指尖所向,星槎的榆木船首突然裂开,露出当年周教谕藏在课桌夹层中的朱砂盒。盒中不是颜料,而是用三百六十个"仁"字压制成饼的茶砖,其上覆着片带齿痕的银杏叶。

林砚的翡翠脊骨突然发烫。当他折下段藤蔓探入陶瓮时,瓮中涌出的不是预料中的蛊虫,而是县学堂蒙童们这些年收集的晨露——每滴露水里都冻着个未被篡改的历史瞬间。最明亮的那滴中,可见少年林砚蹲在槐树下,正将写满策论的纸船放入雨后水洼。

戒尺断片突然飞向露滴。当第九截尺身刺破水滴时,太庙的朱漆柱突然生根发芽,梁间悬着的青铜钟化作累累硕果。钟声荡开的波纹里,三百艘星槎同时调转船头,桅杆上悬挂的不再是《螟蛉诏》残页,而是蒙童们新抄的《孟子·离娄》:"君之视臣如手足..."

赵无庸的残影突然扑向槐树根。老太监的指骨插入树洞,掏出的不是预想中的密匣,而是当年林砚典当澄泥砚的当票存根。虫蛀的"二百文"字样下方,藏着周教谕用朱砂补的小字:"留此青衫,可渡沧海。"

阿箬的银铃沙粒突然浮空。乳牙拼成的"归去来"三字重组成星图,标注的航路正穿过鲸落处的珊瑚林。当第一颗星辉落在林砚眉心时,他怀中的《千字文》残页突然飞散,焦黑的纸灰拼出父亲从未教完的《塞下曲》尾声:"...十二卫化星,照我槐根梦..."

藤蔓突然缠住星槎桅杆。蓝紫花重开的瞬间,所有青铜面具同时脱落,露出后面蒙童们稚嫩的脸。他们齐声诵读的《论语》声浪里,文鳐鱼群跃出沟壑,鱼鳞上的名字化作光点投向鲸骨——那块黢黑的残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脊椎、颅骨,最终凝成头白鲸的骨架。

"由人乎哉..."林砚念出这句时,白鲸骨架突然发出洞箫般的长鸣。颅骨眼眶中游出七十二尾透明的小鱼,每尾鱼腹中都裹着滴晨露——露水里封存着不同时空的苏明璃消散前的微笑。

戒尺最终断片突然嵌入槐树。树皮裂开的刹那,林砚看见十三岁的自己从树洞钻出,少年手中不是策论,而是刚折的纸鸢。鸢尾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克己复礼,鸢飞戾天。"

晨露突然蒸腾成虹。当第一缕虹光穿过星槎帆索时,三百艘船上的"林砚"同时伸手触碰——所有平行时空在这一刻坍缩成县学堂的榆木课桌。桌面上,周教谕的朱砂盒敞开着,盒底静静躺着片银杏叶,叶脉间针刻的小字终于清晰可辨:

"仁者,人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