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天苍
琅琊天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琅琊天苍 > 第二十四章 归藏

第二十四章 归藏

加入书架
书名:
琅琊天苍
作者: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本章字数:
2170
更新时间:
2025-04-14

银杏叶上的"仁"字在晨光中褪去最后一抹朱砂时,县学堂的榆木课桌突然生出新芽。嫩芽穿透《论语》封皮,在"克己复礼"西字上绽出蓝紫色的花——正是太庙藤蔓上凋谢过的那种。林砚伸手触碰花瓣的刹那,整间学堂突然坍缩成陶瓮,瓮底沉着三百六十颗乳牙,每颗都刻着蒙童的名字。

"陛下,该埋瓮了。"赵无庸的声音从陶土缝隙间渗出。老太监的残影正用戒尺断片挖掘槐树根,刨出的不是预想中的密匣,而是当年沉船上的青铜罗盘——指针不是磁石,而是半片带血槽的银杏叶。

阿箬的魂魄突然从罗盘中央浮现。少女指尖轻拨,叶脉竟化作星槎的舵轮,盘面刻着《归藏易》失传的"仁卦"爻辞:"初九:童蒙拾齿;九二:星槎渡海..."当念至"上九:槐根梦回"时,陶瓮中的乳牙突然共振,发出的清越声响竟与太庙钟声同频。

林砚的翡翠脊骨突然离体飞出,在罗盘上方重组为北斗七星的形状。当第七颗星亮起时,瓮底乳牙纷纷浮空,在虚空拼出《千字文》缺失的第八百字——那是个被历代史官刻意回避的"藏"字。

"归藏..."藤蔓突然缠住林砚的手腕,叶片出岳红缨最后的耳语:"...不是埋没,是孕育。"话音未落,北斗星阵突然坠入陶瓮,乳牙遇星即化,凝成七十二滴琥珀色的树脂——每滴中都封存着未被篡改的历史瞬间:少年林砚在雨巷赠阿箬油纸伞,周教谕深夜为贫寒学子添灯油,苏明璃在沉船撞角系上银铃平安咒...

赵无庸的戒尺突然插入树脂。尺身遇脂即溶,化作金漆在陶瓮内壁游走,绘出《山海经》未载的《归藏图》:星槎不再渡海,而是悬停于鲸落处上方,船底垂落的不是锚链,而是万千蒙童放飞的纸鸢线。

阿箬的罗盘突然炸裂。飞溅的青铜碎片在空中重组为县学堂的铜铃,铃舌竟是当年折梅傀儡的脊椎骨。当钟声响起时,所有树脂突然软化,滴落在槐树根上,长出一簇簇散发杏香的白色菌菇——菇伞内侧的褶皱里,针刻着完整的《塞下曲》总谱。

"由人乎哉..."林砚念出这句时,菌菇突然喷出孢子云。每个孢子都裹着粒微缩的乳牙,在朝阳下形成绚丽的虹彩。当第一缕虹光穿透陶瓮时,瓮身突然透明如琉璃,露出底部用三百六十种笔迹合抄的《论语》——每个"仁"字都被孩童描了金边。

星槎的虚影突然从陶瓮口涌入。榆木船身遇经即化,在《颜渊》篇页脚生出棵微型槐树。当树影触及"克己复礼"西字时,所有字迹突然褪墨,露出竹简原始的青色——这才是真正的"青简"。

晨钟余韵里,林砚发现自己跪坐在县学堂旧址。怀中的不是陶瓮,而是当年阿箬送他的杏花粥陶钵。钵底粘着片银杏叶,叶背的乳牙刻痕正与他的掌纹严丝合缝。

远处传来新入学蒙童的唱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