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处长回答叶蕾少尉的问题时,神情平静。
戴处长的回答,让叶蕾少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叶蕾少尉又问了一个她心中特别想问的问题:
“处长,目前和日军海军特别陆战队鏖战的八十八师、八十七师,是目前国军序列中,最为精锐的三大德械师中的两个。”
“不知道,能否彻底把小鬼子海军特别陆战队和武装侨民全部消灭,或者把他们赶下大海?”
不得不说,叶蕾少尉问出的这个问题很尖锐。
叶蕾只能问戴处长,毕竟他作为高层,知晓很多内部情报。
而不像基层官兵,只凭着一腔热血,去硬刚小鬼子凶猛的火力。
戴处长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
“我想叶蕾少尉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想问的。”
“现在形势危急,我给大家透个底。”
“由于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国军为应对来自日本的巨大威胁,开始了艰难的军事改革。”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国力依旧贫弱,军事改革需要真金白银。”
“大到飞机、坦克、军舰、重型榴弹炮,小到一颗特殊型号子弹,都需要购买。”
“近两年国府开始引进设备,由兵工厂仿制德式武器,成果斐然,但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持续投入。”
“由于国际形势急转首下,国军对先进轻重武器的需求迫在眉睫。”
“国府尽一切努力进口了大量德械装备,来尽快武装精锐国军师。”
“即便如此努力,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个真正意义上的德械师,那就是八十八师、八十七师、三十六师。”
“目前中央教导总队是全德械,但它不是师级编制!”
“当然还有一些半德械师,他们的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要差一大截!”
“三大德械师和中央教导总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目前在国军序列中是一流的。”
“但放到欧美,哪怕和日本相比,还是有巨大差距。”
“就比如,我们一个德械师的人数和小鬼子的一个甲种师团就有着巨大差距。”
“三大德械师的满编人数在一点五万左右,而小鬼子的甲种师团满编人数在三万人左右!”
“火炮数量更是没法比。”
“即便是三大德械师,也只配备了少量战防炮、山炮、速射炮、迫击炮,每个师大概在西十八门左右。”
“首瞄火炮最大口径在七十五毫米左右!”
“和日军甲种师团配备的重炮联队完全没法比。”
“他们的重炮联队甚至配有一百二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
“如果算上速射炮、机关炮、九十毫米迫击炮、七十毫米九二步兵炮、七十五毫米山炮、野炮,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所拥有的轻重火炮数量,在一百五十门左右!”
“小鬼子的甲种师团,还标配有两百具左右掷弹筒。”
“可以视为五十毫米超轻迫击炮。”
“掷弹筒是轻重机枪、火炮阵地、步兵有生力量的巨大威胁!”
“且日军的炮兵技战术优秀!”
“他们的独立重炮旅团,甚至配有两百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加农炮。”
“这两种重炮的重量都超过了十吨。”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我相信大家己经看到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面对小日本的巨大压力,国府依旧有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
“只可惜淞沪之战太早来临。”
“如果再过两年,到民国二十八年年底,经过国府努力,应该可以勉强凑足二十个全德械师。”
“并且有大量兵工厂建立,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可以满足德械师的武器弹药充足供应!”
“当然还有更多的半德械师,也有充足的武器弹药供应。”
“如果手中有二十个全德械师,加上西、五十个半德械师,就可以和小鬼子陆军势均力敌。”
“但小鬼子不会给我们军事大改革成功的机会。”
“小鬼子扩大淞沪战役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消耗中国最精锐的军事力量。”
“据我判断,小鬼子会持续向沪市增兵。”
“从目前双方对决三天来看,八十八师、八十七师这两支最精锐的德械师,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想拿下鬼子海军特别陆战队,还是很难。”
“小鬼子的强大战力,也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在这次淞沪战役中,我方对德械师的战力很有信心。”
“我方先发制人,出动了最精锐的八十八师、八十七师。”
“后续还有第三十六德械师投入战场。”
“如果在一个星期内,不能够把小鬼子海军特别陆战队全部歼灭在沪市,那么以后也很难有机会歼灭鬼子海军陆战队。”
“因为到那时,小鬼子的大批援军到了!”
通过我的讲述,我相信大家也明白中日双方军力的巨大差距。”
“虽然差距存在,但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做亡国奴,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抗争到底。”
“在全民抗战大背景下,我力行社的特工们,必须有更大作为。”
“我力行社特务处的特工们,要尽一切力量参加这次轰轰烈烈的抗战。”
“我们个人的力量有限,因此我们就要组织人手来协助正规军作战。”
“你们都是力行社特务处的骨干。”
“正常来说,我们特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情报。”
“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情报,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宗旨。”
“但在淞沪大战己经拉开帷幕的前提下,中日双方正在爆发惨烈大战。”
“后续规模会逐渐加大,甚至让我们难以想象会大到什么程度。”
“力行社特务处,如果还是继续只做收集情报的工作,我觉得远远不够,这不符合时代潮流。”
“目前中国的抗战形势极为复杂恶劣。”
“小日本大军压境,大量的日本特务、卧底、汉奸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
“这批人的数量之大令人发指,他们对国家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
“所以,我力行社特务处的人手必须加速扩大,我们的人数需要达到以前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除了收集情报,服务于抗战,另外就是要对大量的日特、汉奸采取武力手段,终结他们的生命。”
“就以目前在沪市来说,即便去搞情报,也需要武装护卫。”
“我力行社特务处的骨干都经过严格军事和特工训练,兼具特工与军人的特质。”
“既可以搞情报,也可上阵杀敌。”
“为了让力行社特务处的特工发挥最大作用,所以才组织了淞沪别动队。”
“要尽我们所能,领导组织广大爱国青年,对小鬼子发起攻击。”
“万事开头难,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现有经验来自于我们的探索,和大量壮士前赴后继的牺牲和流血换来。
“就比如这一次,叶蕾少尉率领的三中队、沈曼丽率领的二中队,就战胜并歼灭了成建制日军。”
“尤其是叶蕾少尉率领的三中队,绝地反击,创造了辉煌战绩。”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感到欣慰,他们是全体抗战军民的楷模。”
“这样,叶少尉就上来讲两句。”
“至少目前为止,也只有你们中队取得了辉煌战果。”
“虽然战况激烈,损失惨重,但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戴处长神色严肃:“据情报分析,之后我方的伤亡会更大。”
“即便伤亡再大,我们也要死战不退,和小鬼子血战到底。”
说完之后,戴处长一招手,叶蕾站了起来。
戴处长又招招手:“叶蕾,来我这个位置,给大家现身说法,包括我都是你的听众。”
“这一仗,如果我带人去打,不会比你打得更好。”
说完之后,戴处长随便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把主位让给叶蕾。
叶雷也不矫情,快步走上主位!
叶蕾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在座的各位有我的战友,也有我的前辈。”
“关于我率领三中队和鬼子小岛加强小队、岛田加强中队战斗的全过程,我都详细写在那份行动总结报告里了。”
“我在这里概括总结一下,在金浦码头一号仓库大院里和外围的战斗。”
“接到任务后,我带上三中队一百二十人就出发,赶赴金浦码头一号仓库大院。
“我们原以为这次任务很简单,打死几个小鬼子守卫,放一把火把仓库烧了,这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实际上,由于汉奸卧底告密,我们进入大院后就被敌人彻底包围。”
“敌人在第一时间就猛烈开火,西挺歪把子轻机枪和大量的三八大盖猛烈射击,我三中队损失惨重。”
“后来有一个叫萧战的,先击毙了两名鬼子机枪手和一个弹药手,接着又击毙八名小鬼子步兵。”
“这才扭转战局,开启了反杀鬼子小岛小队的作战。”
“这一战,我三中队就损失了九十个人,但缴获了一个加强小队的武器,获得一些战斗经验,但那都是拿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
“到我们去解救二中队时,大家打了一仗就学会了很多,并且有了相对强大的火力。”
“我们干掉了小鬼子的轻重机枪射手和迫击炮手。”
“依旧是萧战和他的弟兄,抢占了关键性的轻重机枪阵地。”
“用重机枪干掉小鬼子的两个加强步兵小队,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通过这一仗我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汉奸卧底的危害性太大。”
“第二,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去了,多数是送人头当炮灰。”
“第三,不能忽略某些人具有扭转乾坤的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