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九年的初春,幽州城外的积雪刚刚开始融化。赵子林蹲在"百吨王"的引擎盖上,正用扳手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徐庶站在一旁,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姜汤,目光却落在远处正在操练的南中士兵身上。
"老徐,发什么呆呢?"赵子林跳下车,接过姜汤一饮而尽,"烫!"
徐庶没有回答,反而问了个突兀的问题:"子林,你为何不成婚?"
赵子林的手一抖,差点摔了碗:"啥?"
"你如今贵为'车王',却连个侍妾都没有。"徐庶的目光如炬,"是不愿,还是...不能?"
春风拂过两人的衣袍,带着未消的寒意。赵子林突然笑了,笑声里却带着几分苦涩:"老徐啊,你听说过'蝴蝶效应'吗?"
徐庶皱眉:"何意?"
"就是..."赵子林挠挠头,"如果我在这边留下血脉,可能会改变太多事情。"他望向南方,"有些人的命运,不该被扰乱。"
徐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里是赵云正在指导士兵们练习枪法的身影。
"报!"传令兵急匆匆跑来,"魏国张辽率五万大军来袭!"
赵子林猛地站起身:"五万?情报不是说只有五千吗?"
徐庶沉下脸:"必是司马懿的疑兵之计。"
当夜,军帐内的油灯摇曳不定。诸葛亮指着地图上的河谷:"张辽善用骑兵,必从此处突袭。"
赵子林却盯着地图另一侧的山路出神。他记得史书上记载的逍遥津之战——张辽八百破十万,威震江东。
"孔明,"他突然开口,"给我五百精锐。"
诸葛亮羽扇一顿:"子林要作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子林咧嘴一笑,"张辽不是喜欢以少胜多吗?"
黎明时分,幽州城外的山谷里弥漫着薄雾。赵子林的五百"车骑军"埋伏在两侧山崖上,每人都配备了改良过的连弩和燃烧瓶。徐庶站在他身旁,眉头紧锁:"太冒险了。"
"老徐,你知道张辽最后怎么死的吗?"赵子林突然问。
徐庶摇头。
"被孙权射中腰部,伤口溃烂而亡。"赵子林的声音很轻,"就在今年。"
远处传来马蹄声,张辽的先锋部队果然选择了这条山路。为首的将领银甲白袍,正是威震逍遥津的张辽本人。
"放!"赵子林一声令下,数百支火箭呼啸而出。
张辽临危不乱,立即组织盾阵。但就在这时,"百吨王"的轰鸣声从山谷另一端传来,车顶的探照灯将魏军照得睁不开眼。
"张文远!"赵子林站在车顶大喊,"可敢与我一战!"
张辽眯起眼睛,突然拍马冲来:"来得好!"
两军交锋之际,赵子林却突然调转车头,引着张辽追入山谷深处。待魏军主力全部进入谷中,埋伏的蜀军立即封住退路。
"赵子林!"张辽怒喝,"使诈算什么英雄!"
赵子林停下车,转身面对这位传奇名将:"文远将军,逍遥津一役,您不也是用计取胜?"
张辽一怔,随即大笑:"好!今日便与你分个高下!"
两人交手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张辽因旧伤发作,被赵子林生擒。魏军见主将被俘,顿时溃不成军。
营帐内,赵子林亲自为张辽斟酒:"将军武艺,子林佩服。"
张辽冷笑:"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我敬重将军是条汉子。"赵子林放下酒壶,"只要将军答应不再与蜀汉为敌..."
"绝无可能!"张辽斩钉截铁。
赵子林叹了口气,突然压低声音:"将军可知,孙权正在集结水军,准备偷袭合肥?"
张辽猛地抬头:"你如何得知?"
"我还知道,"赵子林的声音更低了,"将军若回魏国,必被曹叡猜忌。"
张辽的瞳孔骤然收缩。新帝曹叡确实对老将多有防备,这点连他这个外人都看得出来。
三日后,张辽带着赵子林赠送的金疮药独自离去,既没有回魏国,也没有投蜀汉。有人说看见他往江东去了,也有人说他隐居山林。只有赵子林知道,这位名将的命运己经被彻底改变。
与此同时,洛阳城中,年轻的曹叡正在举行登基大典。他接过传国玉玺时,目光却不时瞟向殿外——那里站着面无表情的司马懿。
"陛下。"司马懿上前一步,"孙权己出兵江夏。"
曹叡冷笑:"东吴鼠辈,不足为虑。"
司马懿低头掩饰眼中的精光:"然蜀汉己得雍州,若与东吴联手..."
"那就让他们联手!"曹叡猛地站起,"传旨,调集十万大军,朕要亲征!"
江夏城外,孙权的战船铺满江面。这位东吴大帝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久攻不下的城池,眉头紧锁。
"报!"吕蒙急匆匆走来,"上游发现蜀汉水军!"
孙权大惊:"诸葛亮要与朕为敌?"
"不..."吕蒙面色古怪,"只有一艘怪船,上面站着...赵子林。"
当夜,江面上突然亮起刺目的光芒。赵子林的"百吨王"被改装成水陆两栖战船,车顶的探照灯将东吴水寨照得如同白昼。
"孙仲谋!"赵子林用扩音器大喊,"可敢与我一战!"
孙权气得胡子首翘:"放箭!给朕射死这个狂徒!"
箭雨落在钢铁车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赵子林不慌不忙地按下按钮,车尾突然喷出浓烈的黑烟,顺风飘向东吴战船。吴军被呛得涕泪横流,阵型大乱。
就在这时,江夏城门大开,守将率军杀出。东吴水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孙权在亲兵保护下仓皇撤退,连御用的金盔都掉进了江里。
战后,赵子林站在江边,看着士兵们打捞战利品。徐庶走到他身旁,突然问道:"子林,你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却不肯留下自己的血脉,到底在怕什么?"
赵子林望着江水中破碎的月光,轻声道:"老徐,你相信轮回吗?"
"何意?"
"如果我在这里留下后代,"赵子林的声音飘忽,"千年之后,可能就不会有那个在卡车里听三国演义的赵子林了。"
徐庶沉默良久,突然笑了:"所以你是在担心...自己会消失?"
"我更担心,"赵子林转头看向徐庶,"会忘记为什么要来这个时代。"
江风吹乱了两人的衣袍,也吹散了未尽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