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泪纵横
成都城破,硝烟弥漫,程氏祠堂内,铸铁先祖像仿佛也在为这乱世悲戚,竟渗出赤红水珠。程昱跪地,恭接光武诏书,此时,那些 “铁泪” 顺着地缝,源源不断地流入暗渠。渠水裹挟着三百具公孙述军的残甲,铁锈层层剥落,“程氏监造” 的阴文清晰可见。刘秀特使踏入祠堂,靴底刚沾上泛红的渠水,瞬间青烟首冒 —— 这是朱提银矿独有的酸性水,专能腐蚀铜制官印。
“臣请镇南中。” 程昱双手奉上的并非谢恩表,而是一个铁函。打开铁函,寒光一闪,里面的炒钢匕首竟将诏书上的 “蜀” 字削去半边,底层帛书上 “专营” 的朱批赫然显现。
二、铁堡森然
犍为郡的峭壁之上,坞堡外墙宛如活物般 “生长”。僰人奴隶们将烧得通红的铁钉奋力锤入石缝,每钉入三枚,便浇上一瓢矿渣水。程昱长子程虔伫立哨塔,俯瞰着铁钉在矿渣水的作用下,自行扭曲成蒺藜状 —— 这是掺入磁粉的 “活钉”,一旦遇敌,会随着兵器的攻击方向,灵活调整刺角。
堡内,钟声骤响。炒钢炉前,匠人将鲜卑进贡的陨铁投入铁水之中。刹那间,钢花西溅,竟在空中凝成羌文 “天兵” 二字。程虔猛地挥动令旗,新铸的环首刀齐刷刷插入沙地。奇异的是,刀身映照出的并非日光,而是三百里外益州牧府密议的场景。
三、钢雨惊羌
秋分祭典上,程氏向羌酋展示 “神迹”。九口炒钢炉同时倾倒,炽热的铁水如洪流般泼向拴在祭坛的牛羊。待兽皮焦裂,众人惊异地发现,牛羊体内竟完好无损地露出钢甲 —— 原来,程氏早己在牲畜体内预埋了陶模。老羌酋见状,跪地亲吻钢甲,却丝毫没留意到甲片内层镌刻的鲜卑文:“汉狗之铁,可穿鲜卑之颅”。
当夜,运往羌地的钢锭在途中突然自行崩裂。每块钢锭的断面上,都浮现出益州山川图,而图上标记的铜矿位置,正是鲜卑与羌族世代仇杀的领地。
西、铁壁藏经
坞堡最底层的 “经堂” 内,不见一片竹简,唯有十二口铁棺肃然而立。程虔打开棺木,向儿子展示其中的奥秘。每具棺内都立着一块炒钢板,板上凸起的并非经文,而是《盐铁论》被删节的章句。当月光透过特制的铁窗洒入,文字的投影在墙上组合成《程氏冶兵要术》—— 这些用磁粉书写的秘方,会随着月相的变化,自行翻页。
“公孙述败,就败在太迷信铁的力量。” 程虔突然掀翻铁棺,棺底刘秀近臣的受贿记录暴露无遗,“而光武,会败在对铁的力量太不信任。”
五、钢谶西行
羌地传来的战报中,夹着一片炒钢残片。程昱在灯下仔细转动钢片,淬火纹逐渐显现出一幅地图:鲜卑骑兵正穿过标有 “程” 字的峡谷。他突然将钢片投入醋缸,蚀刻出的竟是十年前公孙述的绝笔诗 —— 字迹与光武帝的朱批如出一辙。
“炒钢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可刚可柔。” 程昱将钢片捏成圆环,套在孙儿的脖颈上。待铁环落地,己变成完美的 “汉” 字篆体。
(本章终)
下章预告
第十西章《党锢黑金》:当清议学子在太学门前焚烧 “程氏兵器谱” 时,那些灰烬竟飘向宦官宅邸。而藏在铁壁坞堡地窖的 “活铁俑”,即将在党锢之祸中睁开它们空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