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炉夜话
严道铜山的火光彻夜不熄。邓通蹲在冶炉旁,看着铜汁在陶范中缓缓流淌。老匠人用铁钳夹起一枚新铸的钱币,钱面“五铢”二字棱角分明,在火光中泛着赤金光泽。
“大人,这成色比少府官钱还要足三分。”老匠人的声音压得极低,“但每枚多耗铜一钱,一炉下来……”
“铸。”邓通将一袋金饼塞进匠人怀中,“我要这钱摔在地上,能听出金石之声。”他转身时,袖中滑落半枚吴国钱币——轻薄如纸,边缘还带着毛刺。这枚钱是今早从矿工饭钱中挑出来的,轻轻一掰就断成两截。
二、钱式之争
长安西市,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上演。
邓通派出的商贾们抬着木箱,在各大酒肆前当场演示:邓氏钱掷地有铮鸣,吴国钱落地无声;邓氏钱边缘光滑如镜,吴国钱能割破绢布。更有甚者,将两种钱币叠在一起,邓氏钱始终沉在下方。
“这才是真正的‘下币’!”商贩们高声吆喝,“吴钱轻浮如上币,是要造反吗?”话里藏着的刀锋,让围观者纷纷变色。“上币”二字,正是吴王刘濞去年祭天时用的僭越之词。
三、少府暗流
少府铸钱坊里,匠师公输午正在修改钱范。邓通送来的新钱范刻着隐晦的记号——“五铢”二字的钩笔处多一道细纹,这是他与邓通约定的防伪标记。
“大人真要这么做?”公输午的刻刀在发抖,“少府令若发现钱范被改……”
“你女儿在吴地做姬妾的事。”邓通抚摸着钱范,“陛下很感兴趣。”刻刀“当啷”落地,公输午的冷汗浸透了衣背。三日前吴国使者送来的密信,明明己经烧成了灰。
西、诸侯震怒
吴王宫的水钟滴到寅时,刘濞将一匣邓氏钱砸在地上。钱币弹起,在青玉砖上留下一道淡金色的划痕。
“好个邓通!”刘濞的指甲抠进漆案,“用本王的铜山铸钱,还敢在钱文中藏‘金’字部首!”他猛地掀翻案几,露出底下暗格里的密账——上面记载着用劣钱套购的关中粮食数量,足足少了两成。
角落里,楚国使者低声道:“长安传来消息,邓通在少府的钱范上做了手脚,我们的钱……”
“备马。”刘濞扯下墙上的《山河舆图》,“本王要亲自会会这个黄头郎!”
五、铸权易手
秋祭大典上,文帝当着诸侯的面,将一枚邓氏钱投入沧池。钱币旋转下沉,在池底的白玉盘上敲出清越的声响。
“诸卿可曾见过如此好钱?”文帝的笑声在沧池回荡。诸侯们俯首称是,只有刘濞注意到——池底的白玉盘上刻着“半两”二字,那是高祖时期的钱制。
邓通站在百官末位,手中紧攥着一枚特制的钱币。这钱比寻常邓氏钱重一倍,钱孔中穿着红线——另一头系在少府库房的钥匙上。昨夜,公输午用这把钥匙,换回了女儿的一缕头发。
(本章终)
下章预告
第六章《钱布天下》:当邓氏钱如潮水般涌向诸侯封国时,谁料想那些完美无缺的钱币会成为催命符?而吴王藏在贡金车中的三千死士,又将如何血洗未央宫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