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江城一中体育馆的顶灯在薄雾中泛着冷光。林羽握着锈迹斑斑的钥匙打开铁门,潮湿的霉味混着橡胶地板的气味扑面而来。他将昨晚充满气的篮球挨个码进球车,指腹擦过球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其中三颗球的表面还粘着陈浩昨天踩上的鞋钉印。
七点整,主力队员陆续到场。陈浩晃着膀子走进来,新球鞋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他瞥见林羽正在整理球车,突然一脚踹在车身上:“动作快点,等会儿老子的热身球都没得用。”二十多个篮球顿时滚落在地,林羽蹲下身捡拾,余光看见陈浩对着队友挤眉弄眼,周围爆发出一阵窃笑。
“今天先练单打!”王强教练的哨声划破空气。林羽退到边线外,目光随着陈浩的身影移动。对方持球推进时,左膝总会不自然地向内扣,这个细节被他昨晚写进了笔记本的《对手分析》栏。
第一次单打,陈浩在三分线外连续胯下运球,突然一个变向突破,却在急停时球脱手滚向底线。林羽小跑过去捡球,起身时撞在折返跑来的陈浩胸口。185cm的身躯像堵墙,他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背重重撞在记分牌支架上。
“矮子挡道!”陈浩甩了甩发麻的手腕,“连捡球都不会,趁早滚去乒乓球社。”周围传来哄笑,林羽弯腰捡起滚到脚边的篮球,指节因攥紧球皮而发白。他摸到球衣口袋里的手机,悄悄按下秒表计时。
三十分钟的训练里,陈浩持球单打22次,只成功突破7次,传球仅有5次。林羽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数据,笔尖划破纸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当陈浩又一次在罚球线附近强行出手打铁时,他下意识地摇头——这个出手点至少比标准位置低了15厘米。
“停!现在教牛角战术。”王强用战术板敲打着篮板支架。林羽踮脚张望,看见教练在白板上画出错误的2号位落位。他鬼使神差地开口:“教练,2号位应该提前落位45°角,不然弧顶持球人会被包夹。”
体育馆瞬间安静下来。陈浩第一个反应过来,夸张地大笑:“替补还想当教练?要不要下次让你站战术板上画战术?”其他队员跟着哄笑,几个主力甚至鼓起掌来。王强皱着眉瞪了林羽一眼:“不想捡球就滚出去!什么时候轮到替补指手画脚?”
林羽攥紧笔记本,指甲在封皮上留下月牙形的凹痕。他退回到球车旁,继续默默记录训练数据。余光里,二楼办公室的窗户突然闪过一道身影——戴金丝眼镜的教导主任李建国正拿着笔记本注视着球场,镜片后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几秒,又转向白板上错误的战术图。
午休时,林羽躲在器材室角落吃着母亲准备的饭团。饭团里夹着的煎蛋己经凉透,但他咬下去时,依然尝到了淡淡的酱油香。笔记本上的《陈浩进攻效率表》己经写满三页,他又翻到新的一页,写下:“建议用小个子球员贴身防守,利用其重心低的优势干扰急停动作。”
放学铃响后,林羽留到最后整理球具。夕阳透过气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光斑,他数着回收的篮球,突然发现少了一个。寻到角落时,看见陈浩正用球鞋碾着那颗球,鞋底的纹路深深嵌进球皮:“听说你给教练提战术了?”他抬脚将球踢向林羽,“记住,这里是强者的地盘,不是你这种矮子做梦的地方。”
林羽接住变形的篮球,指尖触到凹陷处粗糙的颗粒感。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再硬的鞋底,也磨不平真正的石头。”暮色中,他将破损的篮球塞进背包,转身走向器材室门口。身后传来陈浩的嗤笑,但他没有回头——在笔记本新的一页,他己经开始绘制针对牛角战术的改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