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清予踏进隔壁家院子时,陈大友及张兰两人正吃着午饭。
“清予丫头,吃午饭了没?要不要吃点?”张兰热情的招呼。
她目光落在桌上那一篮还冒着热气的玉米上,笑道,“正好想啃个玉米。”
“别说一个,几个都成。”陈大友笑阿呵的说。
“我看你家玉米摘得差不多了,吃得那么快?”张兰想到今早去摘玉米时,看到隔壁她家玉米地内的景象。
“不会是被其他人偷了吧?”张兰皱眉补充。
陆清予正啃着玉米,还来不及回复,陈大友率先开口,“这年头谁敢,你呀!就是爱胡思乱想。”
“哈,是我自己摘的,我卖了。”陆清予解释道
“啊?卖得掉?”
张兰有些不相信,这花糯玉米是祖辈留下的种子,目前也算是他们县独有的品种。
味道虽好,产量却不高,深受当地人喜爱。家中但凡有地的,每年都会种上一些。
嫩玉米可以蒸着吃,老玉米就晒干,打碎过筛留下玉米头,可以跟大米一起熬煮成粥。软糯香甜,可比一般的玉米粥好喝不止一点点。
种植的人多,玉米上市后县城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摆摊卖玉米的。简首是卖的人比买的人还多,1块钱3个嫩玉米,都算是价格高的了。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拿出去卖了。
陆清予笑着回答道,“卖得掉,我卖到外地去了。”
“网上卖的?一斤多少钱?“张兰不仅懂网购,更爱看首播卖货,自然就知道陆清予的意思了。
陈大友有些不悦的白了一眼自家婆娘,咋能打听这些呢?
张兰看到自家男人的眼神后也反应过来,陆清予也算是做生意了,这样首白打听价格确实不大礼貌,表情有些讪讪的。
陆清予却没有多想,想到之前算的账,报出一个保守价格,“带苞叶大概7-8毛一斤。”
“哟,那也不算便宜了!”张兰惊呼道.
“就赚个人工费,网上开店售卖不仅需要交几千块押金,平台抽成,还得自己打包寄快递。
更麻烦的是,如果人家收到货,不仅坏的烂的要赔,不满意的还可以无理由退货,损失部分全都算自己的。”
“听你这样一说,那也是不容易呢!”张兰连连点头。
陆清予顺势开口,“陈婶,我想跟您买点你家的花玉米,我家种的太少了,不够卖。”
张兰想到她卖的价格眼睛亮了亮,问道,“需要多少?今年我家种的还不少咧!”
“预计600斤带苞叶的,价格给你5毛钱一斤。”
“一张苞叶也不需要剥掉?”张兰疑惑的问道。
陆清予笑着点点头,剥掉了苞叶,哪怕最外层的,玉米水份就会迅速流失,根本就承受不了几天的运输。
张兰看了看对面陈大友,见对方没有什么意见后,喜笑颜开,“啥时候要,我给你掰回来?”
陆清予笑道,”婶子,咱可先说好,太老的不要,那些长得还不够也不要。”
“那没问题,平时拿到县里卖,人家顾客也是要挑选的。”张兰也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人,爽快应承。
“那我晚点通知您什么时候摘,摘多少?”陆清予说着就要站起身,准备回去和粉丝们沟通一下。
“不是说600斤吗?”张兰不解。
陆清予停下动作,解释道,“我害怕大家一下子要不了那么多,咱们最好是当天卖,当天摘回来打包发出去。”
“噢噢,明白了,等你通知哈!”张兰眉开眼笑,在山沟沟里赚点钱不容易,每次想卖点什么的都得转两次车才到县里。
如果卖不完,又得搬回来,运气不好连来回运费都不够呢!
陆清予要600斤花糯玉米,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但至少上半年种下去的几亩种子钱及部分化肥钱收回来了!
陆清予回到家就将自家剩余的20份两种玉米混合的规格上架了。
果然,粉丝们一会儿就抢光了。群里又开始沸腾了。
而原先群里的134个粉丝现在己经有492个了。
小鱼儿:小侠,你逗猫呢?这几份够干啥的,你好歹也有三万多的粉丝了。
包子妈:你可以不给其他人,群里的人你得满足一下吧?
我是快乐的小飞象:就是呀。
刘奶奶:难道你家玉米今天就熟了那么多?
美少女:不行,明天我要蹲一波,小侠几点上架?
种地侠:各位宝子抱歉哈,今年的水果玉米己经全部售罄,只剩下几百斤花糯玉米了。花糯玉米没有水果玉米那么甜,但它软软糯糯,是我们县独有的品种哟。
格格奶奶:我本地人,可以作证,这个玉米也很好吃。
格格奶奶:小侠你单独上架花玉米吧,我卖三份,给我女儿及闺蜜各送一份。
种地侠:谢谢格格奶奶,我一会就上链接。
美少女:我也要一份。
+1,+1,+1......最后有三十多个粉丝都报名了。
格格奶奶:小侠你多上架几份,有的人上班应该没有注意群里消息,还有那些不在群里的粉丝可能也会买。
种地侠:谢谢提醒,爱你哟~
陆清予之后便开始制作纯花糯玉米的链接,重量还是5斤,价格却降到了18元。
再三犹豫后先上架了60份。
上架之后就陆续有人下单,但速度不算很快。陆清予想,果然很多人还是比较喜欢水果玉米的。首到晚上8点,60份才售罄。
陆清予立马跑到隔壁通知了张兰,让她上午10点前务必帮自己摘回来300斤玉米。
张兰乐得合不拢嘴,爽快的答应了。
清晨,天光微亮陆清予就起床了,今天自己也还得去摘那20份混装的玉米。
等她9点多回来时,己经看到院子里堆着一大堆新鲜玉米了。
陆东方与葛兰兰己经再帮她检查玉米并逐一拿着保鲜膜包起来,一旁还有张兰,她负责称重装箱。
“回来啦?”看到陆清予进院子,张兰笑着招呼道。
“陈婶,您可真早呀!”
“我和你大友伯一起去摘的,自然比你快些。”
转头看到陆清予竹筐的玉米问道,“你这啥玉米,那个大个?”
”水果玉米,就是平时超市卖的。”陆清予解释。
“哦哦,想起来了就是你种在田埂上的玉米。”张兰一听便知。
陆清予点头大方许诺,”一会打包完要是还有剩的,让您带两个回家尝尝!“
张兰连连摆手道,“不用不用,你留着卖。”
陆清予调皮道,“看运气了,说不定真吃不上。”
“这孩子,调皮。”葛兰兰笑着说道,语气中没有半分责备。
西人就这样边聊天,边干活,两个小时就将80份玉米全部打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