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守望
秀兰走后的那个清晨,阳光斜斜地照进堂屋,却驱不散满室的寒意。老二抱着刚满月的闺女,坐在炕沿上,眼神空洞而迷茫。怀里的小生命皱着小脸,发出微弱的啼哭,那声音像一根细针,一下下扎在他心上。
他笨拙地伸手去摸放在一旁的尿布,手指颤抖得厉害。好不容易展开尿布,却不知道该怎么把孩子的小屁股包好。孩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慌乱,哭声愈发响亮。老二急得额头首冒冷汗,嘴里不停地念叨:“别急,别急啊……”可越是这样,他的动作就越僵硬。
到了喂奶的时候,老二望着空荡荡的奶瓶,突然想起秀兰在时,总是把冲奶粉的水温控制得恰到好处。而他,连水是该热些还是凉些都拿不准。滚烫的热水冲进奶瓶,又被他慌忙兑上冷水,最后试温时,不是太烫就是太凉。孩子饿得首哭,他却只能干着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那些日子,老二的世界仿佛只剩下了孩子的哭声和自己的手足无措。每当孩子哭起来,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里团团转,一会儿摸摸孩子的小脸,一会儿又翻翻柜子找东西,却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安抚。
妹妹得知秀兰离世的消息后,匆匆赶来。看到二哥狼狈的模样和哇哇大哭的小侄女,她心疼不己。“哥,把孩子交给我吧,你一个大男人,实在是顾不过来。”妹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老二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看着妹妹温柔的眼神,再看看怀里哭得小脸通红的孩子,最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孩子被妹妹抱走的那天,老二站在村口,望着妹妹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风卷起地上的枯叶,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世界好像一下子空了一大块。但他也知道,妹妹能给孩子更好的照顾。
从那以后,老二常常会在农闲时,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驮着奶粉和孩子的用品,去妹妹家看孩子。看着小闺女在妹妹的照顾下一天天长大,小脸变得圆润,会笑会闹,他心里既欣慰又酸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老二在村里种着自家的地,养着几头牛和一群羊。春种秋收,寒来暑往,他的生活变得简单而规律。清晨,他早早地起床,去牛棚喂牛,看着牛羊在院子里悠闲地吃草;白天,他在地里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傍晚,他坐在院子里,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想着孩子又长大了一些。
七周年过去嘞,老二依旧一个人生活。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染上了白霜。但每当说起孩子,他的眼里就会闪烁着光芒。他看着孩子从蹒跚学步到背着书包上学,看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能和他聊学校里的趣事。虽然孩子不在身边长大,但他对孩子的爱从未减少半分。
有时候,夜深人静,老二会想起秀兰,想起那些和秀兰一起憧憬过的未来。如今,物是人非,但他知道,自己还有孩子,还有一份牵挂。他默默地守护着这份牵挂,在岁月里,守望着孩子的成长,守望着那一份永不褪色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