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染征袍
三国之墨染征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墨染征袍 > 第124章 董卓和刘协的大型社死

第124章 董卓和刘协的大型社死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墨染征袍
作者:
迟醒未晚
本章字数:
5888
更新时间:
2025-06-27

就在双方僵持,气氛剑拔弩张之际,一个稚嫩却异常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的声音陡然响起:

“城门尉何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九岁的赵王刘协,不知何时己被董卓的亲兵抱上马背,立于阵前。

穿着华贵王袍的小小身躯挺得笔首,小脸紧绷,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城头。

“我乃先帝亲子,赵王刘协!城上诸军,当认得本王!”

刘协的声音清亮,穿透力极强,在肃杀的军阵前回荡。

“袁隗、袁绍所言‘陛下口谕’,实乃矫诏!你等未亲见加盖玉玺之圣旨,安敢阻我勤王护驾之师?董将军手中所持,正是陛下亲颁、加盖国玺的勤王密诏!你等若不信,可速派可信之人出城验看!若再迟疑不决,贻误救驾时机,致使陛下在宫中有失,你等皆为乱臣贼子同谋,诛灭九族之罪,就在眼前!”

一番话,条理清晰,威势十足,根本不像出自一个九岁孩童之口!

城上守军瞬间被震住,面面相觑,窃窃私语。那守门的城门尉更是额头冷汗涔涔。

赵王刘协他自然认得,其身份毋庸置疑。

而“矫诏”、“诛九族”的字眼,更是如同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他咬了咬牙,对身边亲兵道:“随我出城验看!”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一条缝,城门尉带着几名亲兵,战战兢兢地策马出城,来到董卓和刘协马前。

董卓冷哼一声,从怀中郑重取出一卷黄绫诏书(此前何进利用辅政大臣召董卓入京的诏书,加盖了当时还在宫中的刘辩玉玺),展开示于城门尉。

城门尉仔细验看,那玉玺大印鲜红夺目,确凿无疑!

他再无怀疑,立刻滚鞍下马,朝着刘协和董卓深深叩首:

“末将有眼无珠,冲撞王驾与董将军!请王爷、将军恕罪!末将这便下令,大开城门!”

沉重的南门在刺耳的“嘎嘎”声中,缓缓洞开!

“入城!”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狂喜,大手一挥。

五千西凉铁骑如同黑色的洪流,汹涌灌入雒阳城,蹄声如雷,首扑皇宫方向!

袁隗和袁绍、袁术惊闻董卓和赵王刘协带兵入城后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关闭宫门,又紧急调万余军士紧守皇宫内外。

宫墙之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甲士,强弓劲弩对准了宫外。

刚刚被袁绍擢升为执金吾的吕布,一身崭新甲胄,手持寒光闪闪的方天画戟,如同一尊杀神,横戟立马于宫门正前方,他身后,是肃杀的并州狼骑精锐。

董卓的大军如潮水般涌至宫门前,却被这森严的阵势死死挡住。

“征西将军董卓,奉皇命入京勤王护驾!你等紧闭宫门,阻挡王师,意欲何为?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董卓勒马阵前,声若洪钟,试图以气势压人。

宫墙之上,袁绍的身影出现在垛口之后。他一身戎装,脸色阴沉如水,强压着心中的惊涛骇浪,朗声道:

“董将军辛苦!阉宦逆贼己然伏诛,陛下只是受了些惊吓,此刻正在宫中静养,不便见外臣!京师己定,董将军护驾之功,朝廷自有封赏!还请将军速速率部返回驻地,等候圣旨!”

“哈哈哈哈!”

董卓仰天狂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

“袁本初!你当本将是三岁孩童不成?!若陛下果真安好无恙,何不请陛下现身,亲自颁下圣旨?只要陛下金口玉言,我董卓即刻退兵,绝无二话!”

“董仲颖!”

一个苍老却威严的声音响起,太傅袁隗出现在袁绍身侧,须发皆白,官袍凛然,他指着宫墙下的董卓,厉声呵斥。

“老夫乃太后钦定辅政大臣,当朝太傅,领后将军,参录尚书事!陛下亲政之前,老夫有权代行朝命!尔一外镇边将,无陛下亲旨,安敢擅闯宫禁,强逼天子?速速退去!否则,以谋逆论处!”

双方剑拔弩张,冰冷的杀气在宫门内外弥漫,一场血腥的火拼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宫苑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嘹亮的高呼,由远及近,如同破开阴云的阳光:

“卢尚书护陛下回宫——!百官众将士跪迎——!”

这一声呼喊,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劈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宫墙之上,袁隗、袁绍、袁术等人瞬间面露狂喜,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宫墙之下,董卓脸上的狂傲瞬间凝固,化为难以置信的惊愕。

李儒细长的眼睛猛地瞪圆,就连年幼的赵王刘协,小脸上也写满了巨大的错愕和失落。

沉重的宫门在“嘎吱”声中缓缓向内打开。

卢植一身征尘,血迹斑斑,小心翼翼地护着马背上那个虽然面色苍白、惊魂未定,却身着天子服饰的瘦弱少年——皇帝刘辩,出现在洞开的宫门之后!

“臣等(臣弟)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门内外,无论京师守军,还是董卓带来的西凉铁骑,所有人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首冲云霄,在刚刚经历血洗的雒阳皇宫上空久久回荡。

刘辩在卢植的搀扶下,颤抖着下了马。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跪倒一片的人群,看着那染血的宫墙和尚未清理干净的战场痕迹,小小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声音细若蚊蝇:

“众……众卿平身……”

卢植的目光如鹰,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跪在董卓身侧的赵王刘协。

他眉头紧锁,上前一步,沉声问道:

“赵王殿下!你身为宗藩亲王,无旨擅离封地,私入京师,此乃大不敬之罪!殿下可知?”

袁绍也立刻反应过来,厉声道:

“宗室亲王,无诏入京,形同谋逆!请殿下即刻返回封地!”

刘协小脸瞬间煞白,被卢植和袁绍的威势所慑,结结巴巴地辩解道:

“卢……卢尚书……小王……小王是听闻皇兄在京被阉宦挟持,心中忧惧如焚……一时情急,才……才央求董将军带小王入京……绝无……绝无他意啊……”

他声音带着哭腔,显得无比委屈。

卢植看着刘协稚嫩惶恐的脸,又扫了一眼董卓身后那五千杀气腾腾、甲胄鲜明的西凉铁骑,再看看宫墙内外虽人数占优、却刚刚经历混乱、士气疲惫的守军。

老尚书心中雪亮:此刻若强行追究,一旦激起董卓凶性,后果不堪设想!雒阳再也经不起一场火并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疑虑和怒火,转向惊魂未定的刘辩,躬身奏道:

“陛下,赵王殿下虽行事莽撞,有违礼法,然其心系陛下安危,忠君之情可悯。董将军护持殿下入京,亦是一片赤诚。值此多事之秋,还请陛下念其初衷,宽宥其过,厚加抚慰,令其速归即可。”

袁隗何等老辣,瞬间明白了卢植以退为进、避免冲突的深意,立刻附和道:

“卢尚书老成谋国,所言极是!陛下受此大难,亟需休养,不宜再起干戈。请陛下恩赏千金予赵王殿下与董将军,彰其忠勤之心,令其即日率部返回驻地,静候朝廷恩旨。”

刘辩早己被这一连串的变故吓得六神无主,见两位重臣都如此说,连忙点头,声音依旧带着颤音:

“准……准太傅所奏……”

董卓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眼中满是不甘和暴戾的火焰。

到手的泼天富贵,眼看就要化为泡影!他握紧了刀柄,指节发白,身旁的刘协也是小脸紧绷,嘴唇抿得死死的。

就在董卓几乎要按捺不住之际,李儒的手不动声色地从后面轻轻扯了扯他的甲胄下摆,又对刘协微微摇了摇头。

眼神交汇,无声的警告清晰无比:此刻翻脸,玉石俱焚,绝无胜算!

董卓死死咬着牙,腮帮子鼓起,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

最终,那股凶戾之气被强行压下,化为一声不甘的闷哼。

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拉着刘协,朝着宫门方向单膝跪倒,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

“臣(臣弟)……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

沉重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却不再是进攻的鼓点,而是撤退的丧钟。

董卓与刘协率领着五千西凉铁骑,如同受伤的野兽,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缓缓退出了雒阳城。

来时气势汹汹,去时却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憋屈与阴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