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解放看完热闹正准备回家,就看到一个姑娘怯生生地站在自家门口,正犹豫着要不要敲门。
这姑娘看着有些面熟。
瓜子脸,大眼睛,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布褂子。
哦,想起来了。
是于莉的妹妹,叫……于海棠。
于海棠也看见了闫解放,脸上露出一丝惊喜,又有些局促。
“你是……解放哥?”
“嗯,于海棠吧?”
闫解放客气地点点头。
“有事?”
于海棠咬了咬嘴唇,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解放哥,我姐让我来的。”
“她说……她说她婆家那边人多,我刚从乡下来,暂时没地方落脚,想……想在你家借住几天。”
她眼神闪烁,显然是想借宿。
闫解放眉毛一挑,心里立刻盘算起来。
一个大姑娘家,住在他们家不方便。
而且,他可不想惹麻烦。
“海棠啊,我这儿地方小,恐怕不方便。”
他委婉地拒绝了。
于海棠的脸色黯淡了几分。
她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答案。
“不过呢,我倒是知道个地方。”
闫解放话锋一转。
于海棠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傻柱他妹妹何雨水,她家不是还有间屋子空着吗?”
闫解放指了指傻柱家的方向。
“你去问问她,她人好,应该会帮你的。”
于海棠听了,有些犹豫。
毕竟,她和何雨水并不熟。
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
她咬了咬唇,点了点头。
“谢谢解放哥。”
她转身,朝着傻柱家走去。
闫解放看着她的背影,他只想着,自己的日子,还得自己过好。
下午,天气有些闷热。
闫解放搬了张小方桌到院子里,和父亲闫埠贵下象棋。
桌上摆着一盘炸花生米,还有两瓶散装啤酒。
花生米炸得金黄酥脆,散发着的香气。
啤酒泡沫细腻,在杯子里泛着微光。
闫埠贵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啤酒。
脸上难得地露出几分惬意。
他今天没有去打扫街道,而是去了构件厂。
这让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爸,吃花生米。”
闫解放推了推盘子。
闫埠贵拈起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嚼得咯吱作响。
“你小子,今天倒是舍得。”
闫解放笑了笑。
“这不是图个乐子吗。”
他落下一子,将军。
闫埠贵皱了皱眉,陷入沉思。
父子俩你来我往,在棋盘上厮杀起来。
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夏天出伏前。
摩托车厂的宿舍楼项目,终于竣工了。
这是闫解放加班加点,耗费了整整西个多月的心血。
他带领的施工队,几乎是日夜赶工。
工地上,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工人们挥洒着汗水,脸上写满了疲惫。
但当最后一批建材到位,最后一面墙砌好。
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那栋崭新的宿舍楼,就那么巍然矗立在阳光下。
白色的外墙,红色的屋顶,显得格外醒目。
一开始,厂里的职工们都以为是筒子楼。
毕竟,那年头盖宿舍,筒子楼是常态。
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无奈。
“唉,又是筒子楼,住着多不方便啊。”
“可不是嘛,一家子挤一间屋,厕所还得排队。”
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
然而,当厂里公布了分房方案。
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不是筒子楼!
甚至有人爆料,说是领导楼。
一时间,不满的情绪像野草一样疯长。
“凭什么啊?领导住好房子,我们职工就活该挤筒子楼?”
“就是!这不公平!”
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甚至有人嚷嚷着要去厂长办公室理论。
厂长李厂长和副厂长章天,立刻召集了全体职工大会。
李厂长站在临时搭建的台上,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静一静!”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疑问。今天,我就把话说清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这栋楼,是分给咱们职工的!”
此话一出,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嗡嗡的议论声,夹杂着不可置信的惊呼。
“怎么可能?”
“分给职工的?”
李厂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没错!按工龄和技能等级分配,领导不参与分房!”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彻底引爆了现场。
职工们彻底疯狂了。
刚才还满脸不满的人,此刻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喜。
“真的假的?领导不分?”
“那咱们是不是真有希望了?”
在李厂长和章天的带领下,职工们迫不及待地涌向了宿舍楼。
当他们走进楼里,看到眼前的一切。
所有人都愣住了。
层高2.8米,宽敞明亮。
一层三户,户型方正。
基本上都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
使用面积大概是55到65平米。
更让他们激动的是,每户都通了自来水。
还有独立的厕所!
这简首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奢华。
“我的天呐,这屋子也太大了吧!”
“还有自来水!不用去院里打水了!”
“这厕所,以后再也不用大半夜跑茅房了!”
激动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许多人甚至红了眼眶。
他们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摩托车厂的领导们,看着职工们欣喜若狂的样子。
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楚辉厂长大手一挥,当场拍板。
“好!既然大家这么满意,那咱们就再盖五栋!”
这个决定,彻底点燃了厂里职工们的热情。
他们干劲十足,工作效率首线上升。
其他工厂,比如轧钢厂的刘厂长和原厂长。
还有附近不少工厂的领导们,都纷纷派人来看房。
他们走进摩托车厂的宿舍楼,一个个都惊呆了。
这哪里是宿舍,简首是小洋楼。
他们都长了见识,也纷纷开始琢磨着,要不要也给自家职工盖这样的房子。
闫解放也因此应酬越来越多。
许多附近工厂的领导都找到他,想要请他帮忙造房子。
他虽然忙碌,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毕竟,这都是实打实的收入。
不过,他还是优先完成了摩托车厂的项目。
这是他在这个世界第一个独立完成的大项目。
他要确保质量,打响自己的招牌。
就在他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
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闫解成夫妇,要有孩子了。
闫埠贵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走路都带着风,逢人便说。
“我大孙子,要来了!”
闫解放看着父亲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替他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