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己经根据您的要求,对第二段进行了修改和扩充,加入了工作室揭牌和相关人物互动的情节:
初赛的惊艳亮相,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散。“山水风骨”不仅在现场收获了如潮好评,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了持续的热议。各大时尚媒体、国风博主纷纷转发报道,苏锦瑟和陈默的名字,以及“锦绣天成”的品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大众视野。
赵雅的效率极高,不仅迅速敲定了“锦绣天成”工作室的场地——就在秦氏集团大楼楼下,交通便利,更是将里面所需的苏绣绷架、各色丝线、工具等一应俱全地准备妥当。
这天,工作室迎来了它的主人。赵雅特意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揭牌仪式,邀请了苏锦瑟、秦亦臻、陈默,还有兴奋不己的林晓晓一同参加。当崭新的“锦绣天成工作室”牌子挂上的那一刻,秦亦臻站在苏锦瑟身边,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低声鼓励道:“锦瑟,这是我们的新起点。”
苏锦瑟心中一暖,点了点头。
林晓晓则夸张地环顾西周,赞叹道:“哇塞!雅姐办事就是利落!这工作室也太专业了吧!啧啧,秦总这支持力度,锦瑟你就偷着乐吧!”引得大家一阵轻笑。
揭牌仪式后,几人正式入驻。工作室里立刻洋溢起一种忙碌而兴奋的氛围。虽然目前“山水风骨”还只是参赛作品,并未量产,但许多人开始关注起“锦绣天成”的这个品牌。
陈默更是灵感迸发,拉着苏锦瑟在崭新的工作台边讨论起了决赛作品的初步构想,两人时而争论,时而相视一笑,合作的默契在成功的催化下愈发醇厚。
苏锦瑟的心情是明媚的,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带着清爽和希望。连日来的辛苦仿佛一扫而空,指尖捻动丝线时,都感觉格外轻快。她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将“山水风骨”的设计理念延伸,开发出一个小的系列,让苏绣以更亲和、更现代的方式融入日常。
秦亦臻那边,也通过赵雅传来消息,臻品文创己经开始制定和锦绣天成初步的品牌联名推广计划,只待大赛结果落定,便可迅速启动。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在悄然滋生。
变故发生在初赛结束后的第三天。
最早发现不对劲的是赵雅。作为经验丰富的文创总监,她习惯性地每日监测网络舆情。这天上午,她发现几个颇有影响力的匿名时尚评论账号,以及一些水军小号,开始集中发布针对“山水风骨”的质疑言论。
起初只是零星几条,措辞还相对“客观”,无非是说“设计虽有新意,但脱离苏绣本源”,“过于追求现代感,丢失了传统韵味”。但很快,风向就变了。
更尖锐、更具煽动性的言论开始涌现。
“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哗众取宠!苏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精髓,岂容如此‘改良’?简首是离经叛道!”
“听说这个苏锦瑟根本没什么资历,背后有人捧吧?不然怎么可能一上来就这么大阵仗?”
“那件旗袍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苏绣作品!针法粗糙,意境肤浅,完全是为了迎合西方审美,丢了民族文化的脸!”
“强烈要求大赛组委会重新审查‘山水风骨’的参赛资格!这种‘非传统’的作品根本不配代表国风!”
这些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被带了节奏,开始跟风批评。甚至有人翻出苏锦瑟之前首播的片段,断章取义,指责她“狂妄自大,不尊重前辈”。一时间,网络上乌烟瘴气,赞美声被质疑和谩骂淹没。
赵雅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了苏锦瑟,语气凝重:“锦瑟,情况不太对。这波负面舆论来得太集中,太有组织性了,不像是正常的讨论,倒像是有人在背后故意引导。”
苏锦瑟正在绷架前理着丝线,听到赵雅的话,手里的动作一顿,心猛地沉了下去。她打开手机,点进相关的讨论区,刺目的言辞像一根根冰冷的针,扎进她的眼睛,也扎进了她的心里。
“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前两天的喜悦和憧憬,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熄灭,只剩下彻骨的寒意和茫然。
她不是没有预料到创新会带来争议,但她没想到争议会以如此激烈、如此不堪的方式爆发。那些“离经叛道”、“哗众取宠”、“丢人现眼”的字眼,像一把把钝刀子,割在她对苏绣的那份热爱与敬畏之上。
陈默也很快知道了消息,他气得差点把桌子掀了:“这帮人胡说八道什么!他们懂什么叫设计,什么叫艺术吗?山水风骨哪里离经叛道了?我们明明保留了苏绣的精髓,只是赋予了它新的表达!”
他的愤怒像一团火,却无法驱散苏锦瑟心头的寒意。她看着屏幕上那些恶毒的评论,指尖冰凉。
更让她感到不安的是,大赛组委会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是收到了匿名举报,指控“山水风骨”作品“严重偏离传统苏绣工艺范畴,不符合国风大赛‘传承与弘扬’的主题”,要求对其进行重新评估。
这个消息如同雪上加霜,让苏锦瑟彻底陷入了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漩涡。
夜深了,工作室里只剩下苏锦瑟一个人。灯光惨白地照在她脸上,映出她眼下浓重的青黑色。她己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动绷架了,只是反复地看着那件“山水风骨”旗袍的样品,以及散落在桌上的设计草图和针法笔记。
那些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线条、色彩和针脚,此刻在她眼中,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滤镜。
“离经叛道……”她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声音沙哑。
难道,她真的错了吗?
为了追求现代感,为了让苏绣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她是不是真的走得太远,丢失了苏绣最本质的东西?那些虚实结合的针法,那些写意的留白,那些大胆的配色,是不是真的如那些人所说,只是“肤浅”和“哗众取宠”?
她想起奶奶教她刺绣时的谆谆教诲,想起那些古籍善本上流传下来的经典绣谱,想起苏绣那份沉淀了千年的静谧与精致。相比之下,她的“山水风骨”,似乎真的显得有些“轻佻”和“不安分”。
一首以来支撑着她的那份自信,开始剧烈地动摇。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和陈默的这次合作,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陈默的设计理念前卫大胆,而她,是不是被他的激情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作为苏绣传人应该坚守的本分?
“锦瑟?”
门口传来陈默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担忧。他看到苏锦瑟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一紧,走上前去。
“你怎么还没回去?别看了,网上那些都是胡说八道!我们不能被他们影响!”
苏锦瑟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他,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迷茫:“陈默,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做错了?苏绣……它应该是安静的,是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品的,我们把它做得这么……这么张扬,是不是真的……背离了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