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都,这座流淌着艺术与浪漫气息的城市,此刻正因为一场备受瞩目的时装秀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锦绣天成工作室的展位被安排在展馆的核心区域,简洁而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与其他或奢华或前卫的展位形成了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混合着期待、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距离“锦绣天成”专题发布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后台的临时准备间里,气氛紧张而有序。
苏锦瑟穿着一身由陈默特别设计的改良旗袍,素雅的月白色真丝面料上,只在领口和袖口处用极细的金线绣着几朵若隐若现的兰草,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简约。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子,仔细整理着一丝不苟的发髻。镜中的自己,面色因连日的辛劳略显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燃烧着一种沉静而坚定的火焰。
连日来的高强度准备,尤其是《千里江山图》苏绣长卷最后阶段的冲刺收尾,几乎耗尽了她和整个团队的心力。那幅长达十二米的巨作,此刻正静静地躺在特制的、覆盖着丝绒的展台上,等待着向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锦瑟,别紧张,你一定是最棒的!”林晓月握着她的手,掌心也有些汗湿,但脸上却努力挤出鼓励的笑容。她自己也换上了一身干练的裤装,准备在发布会时负责现场的协调。
陈默站在一旁,仔细检查着待会儿要播放的PPT,里面包含了苏绣的历史、技法演变以及《千里江山图》创作过程的珍贵记录。他的神情专注,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这不仅仅是苏锦瑟的战斗,也是他作为设计师,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融合的成果展示。
门被轻轻推开,秦亦臻走了进来。他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气场强大,但看向苏锦瑟的眼神却充满了无限的温柔和鼓励。
他径首走到苏锦瑟面前,旁若无人地伸出手,轻轻替她理了理旗袍的领口,动作自然而亲昵。
“很美。”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低沉的嗓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去吧,去告诉全世界,什么是真正的锦绣天成。”
苏锦瑟看着他深邃眼眸中清晰映出的自己,心中那份因为即将面对未知挑战而产生的紧张感,奇迹般地被抚平了。她点了点头,嘴角弯起一抹浅浅的、却充满信心的笑容:“嗯。”
秦亦臻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用那双蕴含着千言万语的眼睛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退到一旁,将舞台留给她。但他坚定的眼神,始终是她最强大的后盾。
赵雅也走了进来,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职业装,手中拿着最新的来宾名单和媒体反馈:“秦总,苏小姐,一切准备就绪。欧洲几大主流媒体,重要的艺术评论家,还有几家顶级博物馆的策展人都己经到场了。另外……”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F牌的杜邦先生和他们的首席设计师也来了,就坐在第三排。”
听到这个消息,苏锦瑟的心微微一凛,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来得正好。她就是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他们试图用谣言玷污的,究竟是怎样璀璨的珍宝。
“时间到了。”赵雅看了一眼腕表。
苏锦瑟最后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背脊,在陈默和林晓月的陪伴下,迈着从容而坚定的步伐,走向了那个万众瞩目的舞台。
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聚光灯下,苏锦瑟的身影显得有些纤细,但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地传遍了整个大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她首先流利的向来宾致意,由专业的同声传译将她的话语传递给在场的国际友人。
“我是苏锦瑟,来自龙国苏州,是锦绣天成工作室的创始人,也是一位苏绣匠人。”
“苏绣,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是华夏文明孕育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绫罗绸缎之上,描绘天地万物,寄托喜怒哀乐。它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东方审美的表达。”
她的开场白简洁而真诚,没有首接提及那些甚嚣尘上的谣言,而是将焦点引向了苏绣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台下,许多西方观众露出了专注倾听的神情。
“前段时间,有一些关于我和我的技艺的讨论,甚至质疑。”苏锦瑟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似乎不经意地掠过F牌代表所在的方向,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想,与其用苍白的语言去辩解,不如用作品本身来说话。因为我相信,真正的艺术,是跨越国界,能够被感知和理解的。”
她的目光转向身旁那个巨大的、被深红色丝绒覆盖着的展台。
“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件特别的作品。它耗费了我和我的团队近一年的心血,尝试用苏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去致敬一幅同样诞生于近千年前的华夏艺术瑰宝。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揭晓——《千里江山图》苏绣长卷。”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林晓月和另外两名助手走上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缓缓地,将覆盖在展台上的丝绒布揭开。
刹那间,整个大厅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幅徐徐展现在眼前的、长达十二米的壮丽画卷,牢牢吸引住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层层叠叠的青绿色彩!不同于原作纸本设色的沉稳,苏绣所使用的天然矿物染料染制的顶级蚕丝线,在展厅柔和而精准的灯光照射下,焕发出一种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华美光泽。那青,是雨后远山的空濛;那绿,是春日江水的澄澈。深浅不一,过渡自然,仿佛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岁月的沉淀。
紧接着,人们的视线开始追随那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山峦。苏锦瑟和她的团队,运用了多种针法组合:以细密的“平针”勾勒山体轮廓,针脚匀整得几乎看不出痕迹;用长短不一、方向灵活的“乱针”,表现山石的肌理和褶皱,于看似杂乱中蕴藏着章法,充满了力量感;而在描绘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时,则巧妙地运用了“虚实针”,以疏密有致的针脚营造出烟波浩渺、意境悠远的空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