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郊文伯那隐秘的工作室里,一场与时间赛跑、挑战技艺极限的仿制工作悄然展开。秦亦臻动用了他所有的人脉和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新疆、俄罗斯等地搜罗了数块质地、色泽、油润度都极为接近的顶级和田玉料,供文伯挑选。文伯则如同进入了创作的禅定状态,对着照片和数据反复揣摩,每一个线条,每一处弧度,都力求与原物分毫不差。尤其是那断裂处的处理和整体的做旧包浆,更是耗费了他无数心血。灯光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仿佛将自己一生的功力,都倾注到了这枚小小的玉佩之上。
而在姑苏锦绣阁的书房里,苏锦瑟依旧在与《天工绣谱》的最后一页进行着艰难的“对话”。她尝试着秦亦臻的建议,将感悟融入实践。她绣制了一幅又一幅的小品: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一只停留在枝头鸣唱的翠鸟,一条在水中自在游弋的金鱼……
她不再刻意去追求那种“气随意动”的玄妙境界,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所绣之物的观察和理解中。她去荷塘边静坐,感受清风拂过荷叶的韵律,观察露珠在花瓣上滚动的姿态;她去园中聆听鸟鸣,分辨不同鸟儿鸣叫时的神态和情绪;她去池边看鱼,体会它们摆尾游弋时的轻盈与自在……
她将这些观察和感悟,一点一滴地融入到自己的针线之中。她的针法依旧是那些传统的针法,但下针却越来越有“感觉”。有时,她会觉得手中的丝线仿佛有了生命,能够随着她的心意流淌出最恰当的色泽和光泽;有时,她会觉得绣布上的形象不再是平面的,而是充满了呼之欲出的动感和神韵。
虽然距离完全领悟最后一页的“载道”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地接近那个核心。她的心境,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宁静、专注和纯粹。
与此同时,在繁华的都市写字楼里,赵雅正扮演着一个关键的“传声筒”和“缓冲带”的角色。
按照秦亦臻的指示,她不卑不亢地与“磐石国际”那位神秘的代表保持着联系。每一次通话或邮件往来,她都表现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对天价的“心动”,又流露出对家族信物难以割舍的“犹豫”;既询问了对方购买的“诚意”和对玉佩未来用途的“关切”,又以需要时间与“家族长辈商议”(一个虚构的理由)和咨询“法律顾问”为由,巧妙地拖延着时间。
对方似乎很有耐心,或者说,他们对得到玉佩志在必得,愿意等待。他们派出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安德鲁·史密斯”的英国人,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滴水不漏,始终强调他们是出于对东方艺术品的“热爱”和“收藏”目的。对于赵雅提出的关于公司背景和具体用途的问题,他总是用一些模糊的外交辞令或商业套话搪塞过去,比如“磐石国际是一家致力于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和艺术品投资的多元化集团”,“玉佩将被珍藏在我们的私人博物馆中,并得到最专业的养护”等等。
虽然没有得到太多实质性的信息,但从对方急于达成交易、却又刻意保持低调的态度中,秦亦臻和赵雅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这枚玉佩背后隐藏的秘密,对他们而言极其重要,甚至可能……涉及到某些不能公开的层面。
秦亦臻一边通过自己的渠道加紧调查“磐石国际”的底细,一边指示赵雅继续与安德鲁周旋。他甚至授意赵雅,可以适当地透露出“似乎有其他买家也对玉佩表示了兴趣”(当然也是虚构的),以此来试探对方的反应,并增加谈判的筹码和拖延的理由。
果然,这个消息让一首表现得从容不迫的安德鲁·史密斯稍微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在随后的联系中,开始暗示可以“进一步提升报价”,并希望能尽快安排一次“初步的鉴定”,以确认玉佩的“真实性”和“保存状况”。
这正中秦亦臻下怀!对方提出要鉴定,说明他们内部可能也有懂行的人,或者说,他们需要一个确认的环节。这也意味着,那枚正在文伯手中日夜赶工的赝品,即将迎来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时间,在京郊工作室的精雕细琢中,在姑苏锦绣阁的潜心修行中,在跨国通讯的虚与委蛇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秦亦臻再次秘密前往京城。当他从文伯手中接过那枚新鲜出炉的“半璧古玉”时,即便是他,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灯光下,这枚赝品无论是玉质的温润感、色泽的均匀度、缠枝莲纹路的流畅性,还是断裂处的自然过渡,甚至连背面那个小篆“婉”字的风格和磨损感,都与真品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相似!尤其是文伯用独门秘技处理过的包浆,散发出一种淡淡的、仿佛历经了数十年的温润光泽,若非将真假两块并排仔细对比,或者动用专业的仪器检测内部结构,单凭肉眼和手感,几乎无法分辨!
“文伯,大才!”秦亦臻由衷地赞叹道,心中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文伯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份完成挑战后的释然:“尽力而为了。能否瞒天过海,还要看天意,看造化。记住,此物终究是赝品,切不可让对方长时间、近距离地反复把玩鉴定,否则……终有露馅的可能。”
“晚辈谨记!”秦亦臻郑重地将玉佩收好,再次向文伯深施一礼。
带着这枚承载着希望和风险的赝品,秦亦臻连夜返回了姑苏。
现在,棋盘上的第一步己经落下。他们有了一个可以暂时摆在明面上的“筹码”。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筹码,与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强大对手,进行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博弈了。
而真正的关键,依旧系于锦绣阁书房内,那最后一页闪烁的光华,和那个正沉浸在针线世界中,苦苦追寻“道”之真谛的女子身上。只有当她真正勘破迷雾,掌握那份传承的力量,他们才能拥有最终对抗一切风雨的底气。
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