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 第八十一章:古今对话

第八十一章:古今对话

加入书架
书名: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作者:
青丝红尘客
本章字数:
2154
更新时间:
2025-06-24

在油田参观中心的4D影院,雨晴戴上特制眼镜的瞬间,脚下突然传来震颤。座椅猛地后仰,眼前场景骤变——戈壁滩上,几顶灰白色的帐篷在狂风中摇晃,远处井架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1939年的老君庙油田在荧幕上复活了,铁锹、榔头与油桶碰撞的叮当声清晰可闻。雨晴下意识抓住扶手,发现身旁的老石油工程师张叔正凝视着屏幕,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座椅扶手。

"当年我们用顿钻打井,"张叔的声音混着4D影院的音效,仿佛从历史深处传来,"这根钢钎要三个人轮换着砸,一天最多能钻进半米。"他的目光落在影院角落摆放的实物展柜上,那里陈列着一根生锈的钢钎,锈迹斑斑的表面还留着当年工人手掌的汗渍印,"现在你们看这个——"他的手势转向银幕,画面切换至现代数字化钻井平台,机械臂在无人值守的井场精准作业,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地下三千米的油层数据。

影片镜头掠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干打垒宿舍,跳转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智能控制中心。雨晴看到虚拟操控台上跳动的数据流,像极了关城遗址里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古老诗行,只不过前者记录的是油层压力,后者铭刻着戍边将士的乡愁。

"我们现在用的‘数字油田’系统,"张叔指着监控屏上跳动的参数,屏幕蓝光映照着他眼角的皱纹,"每口井的数据实时传输,算法能预测设备故障——这和你们学的物联网技术差不多。"他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部老式对讲机,"当年我们靠这个联系井场,信号不好时得跑到高处喊话。现在年轻人用手机APP就能调取所有数据。"对讲机外壳磨损严重,磨砂塑料上还留着当年的划痕。

雨晴注意到张叔胸前别着一枚锈迹斑斑的纪念章,中心图案是齿轮与麦穗。"这是‘铁人’王进喜的纪念章吧?"她轻声问,想起历史课上讲过的大庆油田会战,"听说王进喜带领工人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

"1960年4月14日,‘老君庙二号井’钻到700米时发生井喷。"张叔的声音突然变得沉重,"水泥浆比重不够,眼看井毁人亡,王进喜就带着我们跳进泥浆池。"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纪念章边缘,"现在我们用‘智能泥浆系统’自动调节比重,但‘铁人’精神还在——"他指向窗外正在作业的修井机,"昨夜暴雨,三号井阀门渗漏,新来的小王师傅冒雨抢修了三个小时。"

最让雨晴震撼的是地质标本陈列室的"镇馆之宝"——一块包裹着恐龙化石的油页岩。红外灯下,化石上的恐龙骨骼清晰可见,而包裹它的黑色油页岩像一块温润的黑玉。"这证明玉门地区的石油形成于侏罗纪时期。"张叔用激光笔照亮岩石中的生物遗迹,"从恐龙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新能源时代,这片土地始终在书写传奇。"他的声音在展厅里回荡,像穿越时空的对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