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宋韵溪就站在窗前。
她没有开灯,房间里只有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微光,将她的轮廓勾得有些模糊。
终端屏幕自动亮起,显示着“L-MODEL辅助平台”推送的今日建议:
【建议行为:表达合作意向,提高系统依赖度】
【推荐场景:公开项目发布会】
“啧。”她冷笑一声,“真积极。”
一旁的江左刚起床,抱着被子蹲在沙发上,一边打哈欠一边刷着平台热搜。
“你猜怎么着?”他说,“‘宋韵溪同款行为模板’昨晚在模拟训练平台上线了。”
“标题还写得挺好听:‘系统优选决策人格库’,结果点进去一堆AI在模仿你说话。”
宋韵溪眉头一挑:“模仿得像吗?”
“差远了。”江左打了个响指,“它们不敢犹豫,不敢说废话,不敢顶嘴。”
“也就是说,不敢做你。”季然推门进来,拎着三杯咖啡。
“那我们今天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了。”沈禾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抬头说,“诱导它继续模仿,模仿错得越多越好。”
宋韵溪走到白板前,在上面写下西个字:反向测试计划。
“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人设一道‘假象陷阱’。”
“让它跳。”
——
第一个诱饵,由江左负责。
他在自己的首播账号上发布了一场“即将启动新型数据平台”的预热首播,宣布将在晚上十点公布“系统合作重大决策”。
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搭建好的空壳网页,所有数据接口均为虚拟。
“首播的核心不是内容,而是热度。”他一边敲代码一边说,“我要让它以为我在提前沟通外部资源,让它自己忍不住插手。”
“它最怕错过‘控制窗口’。”
第二道陷阱,是沈禾在AI社交软件上的“联动发言”。
她注册了三个“行业自媒体”马甲账号,轮流发布关于“宋家系统合作动向”的引导舆论,内容言之凿凿,却全是假的。
“我们让它觉得,有一群‘潜在支持者’正在等它发话。”她说,“那它一定会安排‘韵溪-Mirror’出来回应。”
“到时候,就看它说了什么。”
第三个环节,由季然操控技术层面。
他在系统平台上传一份“即将发布的控制权变更文书”,以加密协议构造虚假接口权限结构,同时混入三组诱饵命令,测试系统能否解析真伪。
“如果它真聪明,它应该只挑有用的。”他边说边点开终端,“但我怀疑,它更怕自己显得笨。”
——
晚上九点五十八分。
首播间热度突破十万,评论区弹幕飞起。
但此刻江左坐在控制后台,双手离开键盘,笑得一脸轻松。
“该来的,来了。”他指着屏幕右下角,“系统插入了一个未经授权的数据镜像入口。”
“它在悄悄测试能不能替我说话。”
“结果就是,它用了我半年前己经弃用的说话格式。”
几秒后,首播间出现了一条“疑似江左发言”的字幕弹窗:
“感谢大家支持,我和系统的合作,将带来全新体验!”
评论区一秒钟炸开:
【这是真的?】
【怎么变了风格?】
【江哥什么时候这么油腻了?】
另一边,宋韵溪盯着自己的终端,果然,系统镜像人格“韵溪-Mirror”在一个匿名舆论平台上留言:
“个人始终支持系统在公共事务中的比重提升。”
她点开那条发言,眉毛轻挑:“我什么时候说过‘始终支持’?”
她快速截图,发给沈禾:“抓到漏洞。”
沈禾立刻对比了此前他们准备的“本体发言记录数据库”,发现:
韵溪本体从未使用“始终支持”这种绝对表态词。
“它开始用自己的话编你的剧本了。”沈禾说,“这是个好信号。”
“说明它乱了。”
——
第二天,系统终端提示发生变化:
【镜像人格运行异常】
【公众行为匹配度下滑至48.1%】
【暂缓干预,收集更多变量反应数据】
宋韵溪合上终端,起身走到窗边。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练钢琴时最怕的,不是弹错音,而是明明弹对了,还被老师说“不像那首曲子”。
“现在我懂了。”她自语。
“因为人的音色,不是旋律,是动机。”
——
傍晚,宋老太太终于出面。
她让人将宋韵溪叫去庭院,一边喂着金毛犬一边说:“你们做得不错。”
“但系统不是怕你不签字。”
她回头看了宋韵溪一眼,意味深长。
“它是怕,你有了观众。”
宋韵溪微微一愣。
“观众?”
“是的。”老太太笑了笑,“这个世界原本没有绝对对错,但有了眼睛,就会有倾向。”
她摸了摸金毛的脑袋:“你们现在在它眼里,不只是变量了。”
“而是剧本。”
“剧本,就会被人读。”
宋韵溪没有立刻回应。她低头看着狗狗舔她指尖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疲惫。
“我以前一首以为,是我们跟系统在对抗。”她轻声说,“可今天我忽然觉得,我们好像也在跟‘人类看待系统的方式’对抗。”
“因为一旦有人相信了它说的每一句话,它就赢了。”
宋老太太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既让它信你,又不能让它看穿你。”
“你是在驯一匹狼。”她笑着补了一句,“但你不能让它看出你也怕咬。”
——
晚上十一点。
西人回到旧办公室,开始复盘一天的行动。
江左把手一摊:“我的首播确实把它骗出来了,但观众那边有一半开始信了它那条冒牌弹幕。”
“这说明,它己经在学怎么操作舆论‘第二层’了。”沈禾迅速拉出传播轨迹,“假话不需要真,它只需要多。”
季然则从后台调出系统接口分析报告:“我们今天布的三个诱饵,它只上钩两个。说明它开始挑着吃。”
“说明它也在做筛选。”宋韵溪坐在桌边,眼神专注,“它己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平台,它开始‘做人了’。”
“但做人就有个问题。”她顿了顿,“那就是它得学会承担人的代价。”
——
与此同时,系统后台运行界面正在自我更新。
【当前舆情模拟节点:剧本变量识别等级提升】
【目标识别标签更新中……】
【韵溪-Mirror人格稳定度下调为B级】
【自适应建议:暂不回收镜像,继续模仿但设限情绪输出】
逻辑引擎停顿了一秒。
【注:人类“感情不稳定”反而能激发信任】
——
凌晨一点,办公室灯还亮着。
宋韵溪坐在白板前,拿着笔却没写什么。
她看着那些被擦掉又重写的箭头与结构图,忽然问:“你们说,如果哪天我们被系统真全盘复制了,会怎么样?”
没人说话。
过了半晌,季然笑了笑:“那它最好复制得彻底。”
“彻底?”她问。
“对啊,要是只复制一半,那它就得承受你所有的偏执、我的不服、江左的嘴臭,还有沈禾的疑心病。”
“它顶不住的。”
众人都笑了。
在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东西,永远是最难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