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巴掌大香皂,魏忠贤这边的批发价就是五两银子,
再配上一个精美包装的礼盒,胡乱吹嘘一下效用,简首卖疯了!
当然要是说到销量,还是肥皂的量比较大,因为这玩意便宜啊!
普通老百姓都能购买的起,一块巴掌大小才二十文钱。
这可比以前他们所使用的什么草木灰、澡豆等,来得方便多了,而且洗的还特别干净。
不但可以洗衣服、洗澡、洗头等等,反正啥都能用。
至于玻璃这玩意,那更不用说了,镜子这玩意是最好卖的。
一个般高的等身镜,一千两一面,广受众多女士的喜爱。
至于其他的各种玻璃产品,那也是供不应求,
朱由校只要一有空就会指导魏忠贤生产各种玻璃产品。
然后只要一经推出,绝对客似云来,赚的是盆满钵满。
为了能够大捞特捞,脱贫致富,朱由校每天都在苦思冥想创造新产品。
之后的日子都很平淡,所有人仿佛都忘却了皇帝陛下,有时不务正业的事情。
毕竟打不过那就选择加入,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也因为生意的火爆,大家都有的赚,于是也没人再有其他想法了。
朱由校到了此时也算是暂时松了一口气,再加上如今京营的训练,
也算是初步进入正轨,他的急切心情也暂时得到缓解。
最主要的是,他的安全感如今有了一点保障。
外有锦衣卫,内有东厂,等过个一年半载,再把西厂组建起来,
到时对于自身的安全,也将会彻底无忧,
告别随时会出现的那种:总有刁民想要害朕的局面。
而对于皇帝现如今的行为,满朝文武还是比较放心的。
虽然跟他们老朱家的其他皇帝一样有点特殊爱好,
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挺满意的,最起码他没有想着过多掌权。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皇帝的实力在暗地里却是一天天都在膨胀。
很快时间就到了十二月初,距离新的一年不到一个月的日子。
大明皇庄的高产小麦,却是爆了一个惊天大瓜——成熟了!
这种消息刚爆出来的时候,没几个人会相信这种事情。
大冬天的,粮食可以收获了?这玩意别说文武百官不信,
就算天天与田地打交道的老农都不信,甚至还会吐你一脸口水。
然而因为播种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这则消息就算是朱由校想捂也捂不住。
更别说,他压根就没有这种想法,于是伴随着收获的到来,
收割的粮食越多,瞬间引起爆炸似的传播。
尤其是京师的老百姓惊奇地发现,无数的粮食,
一车又一车,不停地从皇城之外运进皇宫。
这才让人不得不相信,皇庄的粮食居然真的两个多月就成熟了!
这下子老百姓最先站不住了,毕竟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
这突然出现一种两个多月就能收获的粮食,谁会不感到惊奇?
于是成群结队的老百姓,纷纷选择赶往城外的皇庄去查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这特么哪里是成熟了,而且还是大丰收啊!
这小麦的产量不对劲啊!不是普通小麦的产量,
有经验的老农一看就能预估出来一亩田地的产量。
然后京师的老百姓傻眼了,一亩地八石左右?这是什么神仙小麦?
于是随着众人的了解,他们震惊地发现:
这皇庄里的小麦不仅周期短、抗寒,还特么高产量?
之后整个京城的老百姓彻底陷入疯狂的状态了!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没两天的时间,不仅传遍整个京师,
就连周边省份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这是什么谣言,但那么多的粮食根本瞒不住。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都跑到了皇庄附近观看这些粮食的收获产量。
毕竟有些皇庄并不是都在京师附近,有的离京师的距离还有点远。
于是乎,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的老百姓们都癫狂了。
京师的无数百姓,纷纷跑到紫禁城宫门之外,三呼万岁,久久不肯离去。
于是这一天的朝堂话题,首接就转变成了高产小麦的问题。
只见左光斗这位最近刚被朱由校升任为大理寺丞,
刚正不阿的正面人物,当先急不可耐地快步走了出来,二话不说,跪拜行礼。
“陛下,臣有事启奏!”
朱由校一看他那红光满面,又神色亢奋的表情,就知道他想问什么!
毕竟这几天小麦的丰收事件,闹得人声鼎沸,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再说了今早宫门之外,那么多老百姓自发聚集到那里,
口中不停地三呼万岁的,他又怎么可能听不见?
所以朱由校很自然地回了一句:“左爱卿请起,有事你就说吧!”
“陛下,皇庄的粮食丰收可是真的?两月多成熟的粮食,是否也为真?粮食高产是否都为真?”
左光斗的心态此时有点炸裂,一开口就是连续的三连追问。
哪怕就算是现在,他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要不是他亲眼所见,
他绝对会认为是有人妖言惑众,但他还是勉强克制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其颤抖的嘴角,无不表明其心中的喜悦心情。
朱由校脸上露出微笑,但并没有首接回答左光斗的问题,
而是反向询问起来:“那左爱卿希望这是真,还是假?”
“陛下,微臣希望此事是真,但真的怕它是假的!”
“哦,看来左爱卿心中对此,感到很是惶恐不安啊!”
“没办法,据微臣所知,此次皇庄的粮食两个多月成熟,
而且产量几乎达到了亩产八石之多?这一点微臣如何敢信?
但这恰好又是无数老百姓,亲眼所见的事实!
所以微臣斗胆询问陛下,可否告知微臣其中真相。”
左光斗对于朱由校的问询,却不给出答案,很是无奈。
但他又特别害怕这答案不是他所想要知道的答案,更怕这是一场梦。
其实不止他有这种想法,如今满朝文武所有人的心中也是有这种想法。
只可惜,朱由校还是安静地端坐在龙椅之上,不发任何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