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魄》正文:**
江南梅雨时节,寒雨连江,织就漫天愁绪。青石巷深处,一间唤作“拙工坊”的陋室檐角,水珠连缀成线,滴滴答答,敲打着阶前一方缺了角的石臼,更添几分寂寥。
坊内,一盏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勉强撑开方寸天地,映照着西壁斑驳。角落里堆着些未成器的木胎石坯,空气里弥漫着松脂、木屑与潮湿霉味混杂的气息。方生,这“拙工坊”的主人,正伏在唯一一张尚算完好的长案上。
他不过二十七八年纪,眉目清朗,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色。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袖口磨得起了毛边。此刻,他眉头紧锁,额角沁着细汗,目光死死锁在案上一方砚台之上。
那砚台形制古朴,色如沉墨,隐透青芒,显是有些年头的老坑端石。可惜,砚额处崩裂了一道狰狞的口子,几乎贯穿砚身,池底也布满蛛网般的细纹,仿佛随时会彻底碎裂。砚侧,刻着模糊的“漱玉”二字小篆,更显其沧桑。
“唉……”方生一声长叹,指尖小心拂过那冰冷的裂痕。这是他今日在城隍庙后荒废的旧书肆瓦砾堆里翻寻半日所得。旁人视之为废石,他却一眼看出此石肌理细腻,如婴儿之肤,是上好的老坑籽料,更难得的是那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润内蕴。匠人惜材之心顿起,便不顾泥污,揣了回来。
“若能修好,或可……”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执着的光。方生祖传的雕工手艺,尤擅金石篆刻,在这小镇也算薄有名气。只是他性情耿介,不善逢迎,又执拗于自己的章法,不肯为俗物费工,故而生意清淡,生计维艰。这方残砚,于他而言,不啻于一个挑战,更是一份在困顿中依然不肯熄灭的对“器”的痴迷。
窗外雨声渐密,寒意透过窗纸缝隙渗入。方生浑然不觉,他取过一套祖传的细密锉刀、金刚砂针,又从一个小瓷瓶里倒出些特制的鱼鳔胶与石粉调成的腻子。他屏息凝神,指尖稳如磐石,先将那大裂口小心清理干净,剔除碎屑,再用极细的锉刀打磨裂面,使其能严丝合缝。每一下动作都轻缓到了极致,仿佛不是在修补顽石,而是在侍奉易碎的琉璃。
灯影摇曳,将他专注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时间在锉刀与石头的细微摩擦声中悄然流逝。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他也只是用袖子随意一抹。终于,裂口对合了。他取过调好的腻子,用最细的骨针一点点填满缝隙,刮平。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定力,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就在他全神贯注填补最后一道细微裂纹时,指尖忽地一滑,被锋利的石缘划开一道小口。一滴殷红的血珠,不偏不倚,正正滴落在那刚刚填好的腻子之上,迅速洇开,渗入了石质深处!
方生“嘶”地倒吸一口冷气,懊恼不己。血污入砚,大忌!他急忙想擦拭,却见那滴血珠并未浮于表面,反而像被砚台吸噬了一般,转眼间消失不见,只在腻子上留下一个极淡的粉红印记。与此同时,那方残砚仿佛微微震动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润凉意,顺着指尖瞬间蔓延至他全身。
方生一怔,疑心是自己太过专注出了幻觉。他凑近油灯,仔细端详那方砚台。
怪事发生了。
只见砚池底部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蛛网细纹,竟在血珠渗入后,隐隐有了某种玄奥的流动感,仿佛干涸的河床重新注入了活水。裂痕处的腻子也彻底干透,呈现出一种与老石浑然一体的青灰色,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更奇异的是,那“漱玉”二字,在昏黄的灯光下,竟似有微弱的毫光一闪而逝。
“这……”方生心头剧震,寒意与莫名的悸动交织。他从未见过如此异象。
正当他惊疑不定之时,一股淡淡的、清冽如空谷幽兰的墨香,毫无征兆地在狭小的工坊内弥漫开来,迅速压过了松脂与霉味。这香气并非来自任何现成的墨锭,纯粹而沁人心脾。
紧接着,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油灯的火苗无风自动,剧烈地摇曳了几下。灯影晃动间,方生清晰地看到,那方“漱玉”残砚之上,缕缕青烟般的水汽正从砚池中袅袅升起。水汽氤氲,在灯光下渐渐凝聚、变幻……竟隐约勾勒出一个女子的曼妙轮廓!
方生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木架上,发出“哐当”一声响。他死死盯着那团氤氲雾气,心脏狂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是雨气?是灯影?还是自己连日劳累,眼花了?
雾气渐浓,轮廓愈发清晰。一个身着素白襦裙的女子身影,虚虚地浮现在砚台之上。她身形窈窕,云鬓如墨,肌肤胜雪,眉目间带着一股清冷出尘之气,却又隐含着一丝历经风霜的疲惫与哀愁。最奇异的是她的双眸,清澈如寒潭秋水,此刻正静静地、带着一丝探究与感激,望向惊魂未定的方生。
陋室之内,落针可闻,唯有窗外雨声淅沥,和油灯灯芯燃烧的噼啪微响。
女子身影微微一动,对着方生,敛衽盈盈一礼,朱唇轻启,声音飘渺空灵,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传来,却又清晰地送入方生耳中:
“蒙君再造,残魄得安。妾……名砚娘。”
方生呆立当场,脑中一片空白,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眼前这超乎常理的一幕,彻底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人?鬼?妖?精?他死死盯着那自称“砚娘”的虚影,又看看案上那方仿佛脱胎换骨、温润内蕴的“漱玉”古砚,一时间,竟不知身在何处,是梦是醒。
雨,还在下着,将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而这间名为“拙工坊”的陋室里,一段人砚奇缘,己然在寒雨孤灯下,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