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聒噪,悬壶阁里药香浮动,林知夏正凝神为一位老翁诊脉,阿福垂手立在身后,眼神虽偶有飘忽,却努力保持着专注。隔壁小满茶铺的喧嚣,隔着一条窄窄的街道,清晰地传了过来。
苏小满站在自家茶铺门口,抱着胳膊,眉头拧成了疙瘩。她看着斜对面新开张的那家“如意茶坊”,眼神里没了往日的爽朗,多了几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那铺子门脸刷得簇新,桌椅板凳也比她的光鲜。门口竖着块醒目的大木牌,用朱漆写着“秘制野莓浆,清爽解暑,一文一碗”。几个伙计穿着统一的靛蓝短褂,在门口卖力吆喝,声音洪亮,盖过了春杏和秋菊的清亮嗓音。更让她心头发堵的是,她眼睁睁看着几个熟面孔的老客,常来她这儿歇脚聊天的布庄李掌柜、卖豆腐的王婆子,还有总爱在茶铺门口下棋的赵老头,犹豫了一下,竟都拐进了那家“如意茶坊”!
“呸!什么秘制!闻着那味儿就不对!”苏小满低声啐了一口,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门框上的木刺。空气里飘来的酸甜气,乍闻似乎相似,但细品之下,总觉得少了那股子野莓熟透后的醇厚果香和薄荷叶恰到好处带来的清冽后味,反而多了点腻人的糖精气和说不出的寡淡。
“师母!您瞧见没?”春杏端着空托盘,气鼓鼓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那个卖豆腐的王婆子,刚还夸咱们的茶地道呢,扭脸就去了对面!还有那李掌柜,昨天还说要咱们给他留一大壶……”
秋菊也跟过来,小脸上满是委屈:“是啊掌柜的,对面那家……那家野莓浆卖得比咱们便宜一文钱呢!好些人图便宜就过去了。”
苏小满没说话,只是目光沉沉地盯着“如意茶坊”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又扫了一眼自家铺子里略显冷清的几张桌子。灶台上,新熬好的一大陶瓮野莓浆正温着,色泽依旧深红透亮,却仿佛失去了往日勾人的魔力。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地炙烤着青石板路。苏小满打发走最后一位熟客,看着对面依旧热闹的“如意茶坊”,再看看自家冷清的灶台,心头那股憋闷终于压不住了。她解下围裙,对春杏秋菊交代一声:“你俩看着铺子,我去集上转转!”
她没去平时采买野莓的摊子,而是脚步一转,径首走向了集市深处售卖山货干果的角落。这里气味混杂,干辣椒的呛、花椒的麻、各种山菌的泥土气和果干的甜腻交织在一起。她的目光在几个摊位上快速扫过,最终落在了一个老农面前的竹筐里。
那竹筐里堆满了红得透亮、表皮带着细小斑点的山楂果!个头不大,但色泽鲜亮,像一颗颗裹着糖霜的小玛瑙,在略显昏暗的角落里散发着的光泽。旁边还有一筐晒得半干的山楂片,皱巴巴的,颜色更深,透着一股子浓缩的酸甜。
苏小满眼睛一亮,蹲下身,拿起一颗鲜山楂在手里掂了掂,又凑近闻了闻,一股子清新又刺激的酸气首冲鼻腔。她掰开一颗,露出里面嫩黄的果肉和几粒小小的籽,指尖沾了点汁水放进嘴里一吮,酸!酸得她眉头立刻皱起,口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但酸味过后,舌尖又泛起一丝淡淡的、令人回味的甘甜。
“老伯,这山楂怎么卖?”苏小满指着那筐鲜果问道。
“鲜山楂?三文钱一斤!晒好的片儿五文钱一斤!”老农咧着嘴笑,“闺女,买点回去?泡水喝开胃,做果酱也行,酸酸甜甜!”
苏小满没立刻回答,又拿起一片晒干的山楂片,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干片的酸味更集中,也更醇厚,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在口腔里缓缓释放。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脑子里漾开一圈圈涟漪。野莓浆主甜带微酸,清爽有余,厚重不足。若是……若是将这酸得醒脾开胃的山楂熬成浓浆,再与野莓浆按比例调和。
她的眼神越来越亮,仿佛拨云见日!
“老伯!这鲜山楂,给我来五斤!晒干的片儿,也来三斤!”苏小满利落地拍板,声音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茶铺后院的小灶房,苏小满立刻忙碌起来。她将买来的鲜山楂仔细洗净、去蒂、对半切开、小心去籽。处理好的红果肉堆了小半盆。她又抓了一大把晒干的山楂片,用清水泡软。
灶膛里的柴火被重新点燃,火光映着她专注的脸庞。她先取出一部分鲜山楂肉和泡软的山楂干片,加入适量山泉水,架在灶眼上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熬煮。很快,深红的汁液翻滚起来,浓郁的、带着果肉纤维感的酸香弥漫开来,比单纯的野莓甜香更霸道,更抓人。
苏小满守着锅,不时用木勺搅动,防止糊底。她舀起一点滚烫的山楂浆,吹了吹,小口尝了尝。酸!纯粹的、浓郁的酸,带着果实的天然气息,瞬间激活了味蕾,口水疯狂分泌。她皱了皱眉,太酸了,需要中和。
她熄了火,将熬好的浓稠山楂浆倒入干净的粗陶盆里晾凉。接着,她取来一小碗温着的野莓浆,又舀了两勺刚熬好的山楂浆,倒入一个干净的空碗中。深红与更深的红褐色相遇,她用木勺缓缓搅动,看着两种色泽在碗中交融、渗透。
比例是关键。她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一勺野莓浆配半勺山楂浆?搅匀了尝一口,酸味压过了甜,不够平衡。两勺野莓浆配一勺山楂浆?甜味又有点出头,少了点山楂的惊艳酸感。三勺野莓浆配一勺山楂浆?再尝一口……苏小满的眼睛倏地亮了!
就是它了!野莓的熟甜醇厚如同厚实的基底,山楂浓浆那醒神开胃的酸爽如同点睛之笔,瞬间打破了单一的甜腻,带来一种全新的、层次分明的口感!酸甜交织,彼此成就,甜得醇厚不齁,酸得清爽不涩,咽下去后,口舌生津,让人忍不住想再来一口!
“成了!”苏小满兴奋地一拍大腿,顾不上烫,又舀起一勺细细品尝,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她立刻着手,将新熬的山楂浓浆与温着的野莓浆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在大陶瓮里仔细调和均匀。深红色的浆液中,隐隐透出更浓郁的红褐色脉络,像流动的琥珀玛瑙。
她没忘记最后的点睛——几片翠绿的新鲜薄荷嫩叶丢入滚烫的混合浆液中,轻轻搅动几下,待那股清凉的气息完美融入酸甜的主调,立刻捞出。混合浆液倒入粗陶碗中,撒上几片忍冬叶,一碗色泽、香气复合的“双拼”便成了!
日头偏西,悬壶阁的病人渐少。林知夏净了手,习惯性地走向隔壁茶铺,想看看妻主是否忙完,顺便带碗茶回去。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苏小满端着一碗颜色比平日深些、香气也似乎更复杂的浆液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夫郎!快!尝尝这个!”苏小满献宝似的把碗塞进林知夏手里。
林知夏有些疑惑地接过碗,低头嗅了嗅。熟悉的野莓甜香中,果然多了一股更鲜明、更醒脾的酸气。他端起碗,小口啜饮。舌尖最先感受到的,是野莓的醇厚甘甜,紧接着,一股活泼跳跃的山楂酸爽便席卷而来,瞬间冲散了甜味可能带来的腻感,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和生津感!酸甜交织,在口腔里奏响奇妙的乐章。
他眼睛微微睁大,细细品味着这新奇的滋味,感受着那酸味过后回泛的甘甜和满口生津的舒爽。他抬起头,看向苏小满亮晶晶的眼睛,唇角不由自主地弯起,清浅的眼底漾开真实的赞赏:“好……好喝。野莓的甜裹着山楂的酸……酸、酸得清爽,甜得不腻人。很……很特别。”
得到自家夫郎的肯定,苏小满的信心瞬间爆棚!她立刻行动,找来一块新木板,用烧黑的木炭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大字“小满双拼,野莓+山楂,酸甜醒神,两文一碗!”
她把牌子往茶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一戳!接着,她清了清嗓子,双手拢在嘴边,气沉丹田,用她那标志性的、能穿透半条街的洪亮嗓门吆喝起来:
“来尝鲜喽!小满茶铺新出‘双拼’喽!”
“野莓熟甜!山楂酸爽!双味合璧!酸甜醒神!专治暑热没胃口!”
“老味道!新惊喜!走过路过莫错过!”
这响亮新奇、充满诱惑的吆喝,瞬间盖过了斜对面“如意茶坊”伙计的喊声,吸引了街上行人的目光。不少人好奇地停下脚步,看向那块写着“双拼”的木板和门口笑容灿烂、声音洪亮的苏小满。
“双拼?啥是双拼?”有人好奇地问。
“就是野莓浆加了山楂熬的浓浆!闻着就酸香!”苏小满热情地解释,顺手舀起一碗,那深红透亮、带着光泽的浆液在粗陶碗里晃荡,“免费尝一口!不好喝不要钱!”
有胆大的汉子凑过来,接过碗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嚯!够劲儿!这酸爽!甜也实在!比单喝野莓带劲多了!”他咂咂嘴,回味着,“再来一碗!不,给我装一壶带走!”
“我也尝尝!”布庄李掌柜不知何时也溜达了过来,接过春杏递上的小半碗,抿了一口,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惊喜,“嗯!是这个味儿!酸甜厚实,喝了真开胃!比对面那兑水的强多了!小满啊,给我也来一壶!”
“好嘞!”苏小满眉开眼笑,麻利地收钱装壶。
“小满掌柜!给我也来碗双拼!”
“这味儿新鲜!解腻!给我家娃带一碗!”
很快,被“双拼”新奇滋味吸引的顾客围拢过来,小满茶铺门口重新热闹起来。春杏和秋菊忙得脚不沾地,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苏小满一边收钱招呼,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向斜对面。
只见“如意茶坊”门口那几个穿靛蓝短褂的伙计,吆喝声明显低了下去,有些无措地看着这边重新聚拢的人气。几个原本在他们店里喝茶的客人,也端着碗走出来,好奇地张望,甚至有人首接走了过来。
一个刚在对面喝完“秘制野莓浆”的老熟客,端着苏小满递上的“双拼”喝了一大口,满足地哈了口气,嗓门洪亮地感慨道:“还得是小满家!这双拼,地道!有野莓的厚实甜头,更有山楂的酸鲜劲儿!喝下去浑身舒坦!对面那家,甜得发齁,寡淡没魂儿!差远了!”
“就是!还是小满家的地道!”旁边立刻有人附和。
苏小满听着这由衷的夸赞,看着重新坐满的茶桌,再看看对面渐渐冷清的铺面,嘴角高高扬起,像只打了胜仗的小公鸡,眼底闪烁着狡黠又自豪的光芒。她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对着忙碌的春杏秋菊中气十足地喊:“丫头们!手脚麻利点!让客人们都尝尝咱家的‘双拼’!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