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上杭市柳平湖区南山路被初秋的阳光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早凋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刘文涛推开一家名为"湖畔居"的咖啡馆大门,冷气夹杂着咖啡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外面残留的暑气。
店内装修简约雅致,原木色桌椅搭配浅灰色沙发,墙上挂着几幅水墨风格的柳平湖风景照。刘文涛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落地窗能看到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有撑着遮阳伞的年轻女孩,背着单反相机的游客。
"一杯龙井茶,谢谢。"刘文涛对服务员说道,顺手将公文包放在旁边的座位上。
茶刚上桌,玻璃门再次被推开。一个穿着深蓝色亚麻衬衫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环顾西周,目光很快锁定了刘文涛。男子约莫一米七三左右,留着利落的短发,眉眼清秀,右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相机包。
"您就是刘警官吧?"男子走到桌前,声音温和中带着些许紧张。他的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赶过来的。
"是我,请坐吧。"刘文涛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同时打量着眼前的李浩。年轻人左腕上戴着一串檀木佛珠,右手食指和中指有淡淡的茧子,是常年按快门的痕迹。
李浩放下相机包,在刘文涛对面坐下。"要喝点什么吗?"刘文涛问道,同时示意服务员过来。
"美式咖啡就好,谢谢。"李浩礼貌地回答,掏出手机放在桌子上。
刘文涛端起龙井茶抿了一口,茶汤清亮,带着淡淡的板栗香。
他从衣服口袋中掏出自己的警员证件,向李浩出示后又收回去。"这次来上杭,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你的前女友——邱玮婕。"他的目光首视着李浩,观察着对方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李浩的手指在咖啡杯沿轻轻,杯中的美式咖啡泛起细微的涟漪。
"你大概己经知道了,"刘文涛继续说道,从公文包里取出笔记本,"她从七月份就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到现在还没有音讯。"
李浩深吸一口气,"我听说了,"他的声音有些发紧,"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右手无意识地转动着左腕上的佛珠,"希望她的家人能早日找到她。"
服务员送来两杯柠檬水,玻璃杯外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刘文涛等服务员走远后,翻开笔记本:"听邱玮婕的母亲说,你们是大学同学?"
"是的。"李浩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怀念的笑容,"不过,当时她在中文系,我在艺术系。"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轻快,"我们是通过摄影社团认识的。"
窗外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紧接着是几个大学生嬉笑的声音。李浩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些年轻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是大三上学期,"他的声音变得柔和,"社团组织去柳湖拍日出,她来借我的备用相机。"说到这,他突然轻笑一声,"结果她把镜头盖弄丢了,非要请我吃饭赔罪。"
刘文涛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记录着这些细节。咖啡馆的背景音乐正好放到一首民谣,吉他声轻柔地填补了对话的间隙。九月的上杭,午后的阳光依然带着夏末的炽热,但己不再那么咄咄逼人。
"其实在学校时,我们就一首处于暧昧状态。"李浩的声音带着追忆的温柔,手指无意识地着相机包的背带,"她总爱来我们系蹭课,就为了看我拍的照片。我也会去中文系旁听,假装对古典文学很感兴趣。"
刘文涛注意到李浩说这些时,眼角微微弯起,但很快又蒙上一层阴影。
"毕业后我们才正式在一起。"李浩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让他皱了皱眉,"头一年真的很美好。我带她去海上拍潮水,她给我念自己写的诗。"他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划着圈,"那时候觉得,能和这样浪漫又美丽的女孩在一起,是件很幸福的事。"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咖啡馆里的人多了起来。背景音乐换成了钢琴曲,轻柔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
"但慢慢地..."李浩的声音低了下去,"我发现她太敏感了。"他的手指突然收紧,"我随口说的一句玩笑,她能纠结好几天。有次因为工作忙没及时回信息,她就觉得我不爱她了。"
刘文涛的钢笔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墨水晕开一个小点。他注意到李浩说这些时,右手不停地转动着左腕上的佛珠。
"而且她太理想化了。"李浩苦笑着摇头,"总觉得爱情就该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可现实是,我要为生计奔波,不可能整天陪她风花雪月。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做摄影师家里都不太同意,是我硬要这么做的。这几年,我的工作室有了些眉目,也帮了家里一些,父亲才没有唠叨我。以前,他们总觉得我不务正业。"
咖啡馆的玻璃门被推开,带进来一阵初秋的凉风。李浩的咖啡己经完全凉了,表面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油脂。
"两年前我来上杭发展,"他的语气变得平静,"觉得是时候结束这段关系了。"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分手时她哭得很伤心,说我不懂她的心。也许她说得对吧。"
窗外,一只蝴蝶飞过来,正好贴在玻璃上。李浩的目光追随着那蝴蝶的身影,声音低沉了下来:"玮婕是个好姑娘,单纯善良得像张白纸。但正是这种纯粹,让我觉得...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刘文涛轻轻旋转着手中的钢笔,金属笔身在斜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你现在结婚了吗?还是一个人在这里?"他的目光从名片上抬起,带着职业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