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小妻,霍总的团宠日常
财迷小妻,霍总的团宠日常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财迷小妻,霍总的团宠日常 > 第135章 霍家媳妇,不靠施舍赢尊重!

第135章 霍家媳妇,不靠施舍赢尊重!

加入书架
书名:
财迷小妻,霍总的团宠日常
作者:
妤芊宝贝
本章字数:
8866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135章 霍家媳妇,不靠施舍赢尊重!

家族聚会当天,霍家老宅的会客厅里飘着新晒的樟木香。

苏挽扶着霍明砚的胳膊跨进门时,眼尾还带着点没褪尽的青,却被她用浅粉唇釉衬得气色倒好——这是霍老太太早上专门让女佣送来的,说是"咱们小挽要漂漂亮亮坐主位"。

"都到齐了?"霍老太太拄着雕花檀木杖从偏厅出来,银簪上的珍珠在水晶灯下泛着柔光。

她扫过围坐的霍家长辈们,最后落在苏挽隆起的小腹上,嘴角先弯了,"明砚媳妇坐我左手边。"

苏挽刚坐下,二伯公就咳了声:"老太太,您说要宣布的'重要事',该不会和前儿那什么监察机制有关吧?"他手指叩了叩茶几,"慈善基金的账册向来是财务总监盯着,突然要设第三方监察组......"

"二伯公说的是。"三姑奶奶接过话头,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我听底下人说,那机制要把每笔善款的流向都公示?

咱们霍家做公益是积德,不是做戏给外人看。"

苏挽摸了摸肚子,胎儿正用小脚丫顶她的掌心——这是最近新学会的"互动方式"。

她抬头时,正撞进霍明砚沉如深潭的目光,他无声地朝她点了下头。

"我要宣布的,正是苏挽提出的监察机制。"霍老太太把檀木杖往地上一磕,震得茶盏叮当响,"三个月内必须落地执行。"

会客厅霎时静得能听见壁钟的滴答声。

三姑奶奶的指甲掐进丝质椅套,二伯公的脸涨成猪肝色:"老太太,这不合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霍老太太抬手指向墙上挂的"积善"匾额,"当年老头子带着我在贫民窟发米粮,被抢得只剩最后半袋,有个小丫头蹲在墙根啃野菜,眼睛亮得像星星。"她声音突然软下来,转头看向苏挽,"后来那丫头成了我孙媳妇,她跟我说,现在有人质疑霍家的善意,不是质疑咱们捐了多少钱,是质疑这些钱有没有真到需要的人手里。"

苏挽喉头发紧。

她想起三天前在病房里,霍老太太握着她的手翻资料,老花镜滑到鼻尖:"小挽你说,这受助儿童名单里,怎么有三个住在同一栋别墅?"当时老人的手指在纸页上发抖,"我霍家的善款,不该喂饱蛀虫。"

"你们谁敢说霍家不需要改革?"霍老太太的声音陡然拔高,"是觉得霍家的名声,比那些等救命钱的孩子更金贵?"

二伯公张了张嘴,最终憋出句"都听老太太的"。

三姑奶奶低头整理袖口,银镯子碰出细碎的响。

霍明砚握住苏挽微凉的手,指腹轻轻她无名指的婚戒。

他能感觉到她掌心的薄汗——从昨夜起她就反复确认机制细节,说"不能让奶奶替我扛压力"。

此刻他俯身凑到她耳边,声音轻得只有两人听见:"我媳妇的主意,本来就该被重视。"

苏挽的耳尖泛红,正要说什么,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

是霍氏公关部发来的链接,标题刺目:《霍家新媳孕期搞作秀?

公益改革或成家族内斗导火索》。

她指尖刚要划开,另一条消息弹出来:"苏总监,《阳光公益》平台己通过您的发布申请,首播设备调试完毕。"

"我去接个电话。"她对霍明砚笑了笑,扶着腰站起来。

经过霍老太太身边时,老人拍了拍她手背:"去吧,咱们小挽要做的事,奶奶都看着呢。"

霍氏顶楼的首播间里,苏挽坐在铺着霍家纹章的背景板前。

她面前摆着一摞厚得压手的文件,封皮烫金的"霍家社会责任白皮书"在镜头下泛着光。

"这里有近十年霍家公益投入的详细数据。"她翻开第一页,孕期特有的沙哑嗓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去,"教育基金2.3亿,医疗援助1.8亿,灾后重建3.1亿......每一笔支出,都对应着具体的受助对象和项目进展。"

镜头外,陈特助举着平板给她看实时弹幕。

之前那些"靠怀孕博同情"的评论正被刷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原来霍家真的捐了这么多!""数据能查到具体学校和医院,这波信了!"

"从今天起,霍家所有公益项目将开放社会监督。"苏挽摸着肚子,胎动突然变得很轻,像在认真听她说话,"我以霍家媳妇的身份承诺,每一分善款,都会变成孩子们的课本、病人的药单、受灾群众的帐篷。"

首播结束时,窗外的晚霞把玻璃染成蜜色。

霍明砚靠在门框上,手里提着保温桶——老太太特意让厨房炖的乌鸡汤。"刚才有个记者问,"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某新闻客户端的推送,标题是《霍家新媳用数据说话:公益不是慈善秀,是良心账》,"说你怀孕还亲自上阵,是不是太拼了。"

苏挽接过保温桶,勺尖搅起浮油时,突然想起下午在家族聚会时,二伯公的私生女林婉如发来的短信:"苏总监好手段,就是不知道你那些漂亮数据,有没有掺水?"她喝了口汤,暖意从喉咙漫到胃里:"我是霍家媳妇,霍家的良心,我得护着。"

与此同时,霍氏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灯下,陈特助把一沓照片放在霍明砚面前。

最上面那张是林婉如在巴黎专柜刷黑卡的监控截图,时间显示在"山区小学重建项目"拨款后的第三天。

"调查员跟进了她之前管理的三个慈善项目。"陈特助推了推眼镜,"受助儿童名单里有七个是她远房亲戚,还有两个根本不存在。

善款被转到离岸账户,部分用于购买奢侈品,部分......"他顿了顿,"用于资助她竞选市慈善总会理事。"

霍明砚的指节抵着太阳穴,眼底淬着冰碴。

他抽出钢笔在资料上画了道粗线:"整理成证据链,明天交给法务部。"

"是。"陈特助刚要退下,又补了句,"苏总监的首播,林婉如在社交平台转发了,配文是'数据再漂亮,也遮不住上位手段'。"

霍明砚的钢笔尖"咔"地折断在纸页上。

他摸出手机给苏挽发消息:"晚上想吃什么?

我让厨房做。"等了两秒,又加了句:"别回,看屏幕。"

苏挽正翻着网友留言,手机突然亮起来。

霍明砚的消息框里,是张小猫炸毛的表情包,配字:"我媳妇最棒,谁骂你我咬谁。"她笑着回复了个摸头杀的表情包,屏幕却在这时弹出条新消息。

发件人是《都市观察》的记者徐悦——正是之前写过《霍家新媳:慈善婚姻里的算盘精》的那位。

消息只有一行字:"苏总监,能约个时间聊聊吗?

我想听听您说的'霍家媳妇的良心'。"

苏挽望着手机屏幕,窗外的晚风掀起她额前的碎发。

她轻轻抚过还不明显的孕肚,嘴角慢慢弯起来。

"明砚。"她捧着手机走出首播间,正撞进霍明砚张开的臂弯里,"我明天想见个人。"

"谁?"他低头吻她发顶,乌鸡汤的香气混着她发间的茉莉香,像团暖融融的云。

"一个......需要重新认识霍家媳妇的人。"晨光透过咖啡馆的百叶窗,在原木桌面上投下细碎金斑。

苏挽提前十分钟到了约定的位置,指尖无意识着咖啡杯沿——这是她第一次主动约见曾公开质疑自己的记者。

徐悦推门进来时,风掀起她米色风衣的下摆。

这位以“毒舌犀利”著称的记者今天没带录音笔,只抱了个皮质笔记本,目光扫过苏挽隆起的小腹时,停顿了半秒。

“苏总监。”她拉开椅子坐下,声音里带着惯常的疏离,“我以为你会选霍氏顶楼的会客室,毕竟那更符合‘霍家媳妇’的派头。”

苏挽把温热的蜂蜜柚子茶推过去:“我弟弟手术前,总说医院楼下的咖啡馆有阳光味。”她低头看了眼自己微凸的肚子,“现在我闻到咖啡香就想吐,可还是选了这里——想让你知道,我不是从霍家纹章里突然冒出来的。”

徐悦的手指顿在笔记本上。

她记得三个月前写那篇《慈善婚姻里的算盘精》时,翻遍苏挽的社交账号,只找到两条动态:一条是三年前转发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救助”链接,配文“再攒五万”;另一条是上周在幼儿园给受助儿童讲故事的视频,评论区有人问“霍少夫人亲自来?”她回“我弟弟也在这样的教室读过书”。

“我12岁开始打零工。”苏挽的声音轻得像穿过百叶窗的风,“给早餐店刷碗,给超市理货,后来白天上班晚上做兼职——不是为了买包,是为了凑300万手术费。”她抬头时,眼尾的淡青在晨光里显出来,“霍先生的联姻招募,对我来说是救命稻草。可搬进霍家那天,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以后这里就是家’,霍明砚把我的名字刻在书房的檀木桌上,我突然觉得......”她喉结动了动,“我想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徐悦的钢笔在纸上洇开个墨点。

她注意到苏挽说“霍先生”时语气疏离,说到“霍明砚”时尾音却软了些。

“所以你推动公益改革?”

“因为我知道每一笔善款意味着什么。”苏挽从包里取出个泛黄的笔记本,封皮写着“小远手术基金”,“这是我给弟弟攒钱时记的账,每一笔支出都标着‘买奶粉’‘交学费’‘买退烧药’。”她翻开内页,字迹从歪扭的铅笔字逐渐变成工整的钢笔字,“当我发现霍家的善款名单里有别墅住户,就像有人拿笔把我弟弟的名字从手术名单上划掉——我不能让需要钱的孩子,也经历这种绝望。”

徐悦的呼吸突然重了。

她想起自己上周暗访山区小学时,校长指着崭新的教学楼说“霍家捐的”,而墙根下堆着半箱没拆封的文具,包装上印着“林氏贸易”——林婉如的家族企业。

“我不是来当花瓶的。”苏挽的手覆在小腹上,“我是来做事的。如果你愿意,下午我带你去看霍家资助的康复中心,那里有个小女孩,和我弟弟一样有先天性心脏病......”

“我去。”徐悦打断她,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她合上笔记本时,瞥见苏挽无名指的婚戒在阳光下闪了闪——不是什么稀世珍宝,是霍明砚亲手设计的,内侧刻着“挽”和“砚”两个小字。

同一天下午,霍家老宅的会客厅里,霍老太太正对着摄像机微笑。

她银簪上的珍珠被灯光照得发亮:“有人说小挽是我们霍家的团宠,可真正的团宠不是靠哭诉争来的。”她指节敲了敲茶几上的《公益白皮书》,“是靠这份把每笔善款都写成故事的真心,靠这份敢把账本摊开给所有人看的底气。”

这段访谈当晚就上了热搜。

#霍老太太谈团宠#的话题下,有人翻出苏挽首播时的片段,有人晒出山区孩子给她画的画像,评论区被“原来好媳妇真的会被全家宠”刷了屏。

深夜十一点,霍氏顶楼的总裁办公室还亮着灯。

霍明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要关电脑,手机突然震了震。

匿名邮件的标题很简短:“林婉如,2013 - 2015,巴黎。”

他点开附件,第一张照片是林婉如在巴黎某银行VIP室的监控截图,时间显示2014年5月12日——正是霍家“孤儿医疗救助基金”拨款的第二天。

第二张是瑞士某账户的流水,汇款方备注着“霍氏慈善基金会”,收款方是“LW Iment”。

霍明砚的指节抵着桌面,指腹蹭过婚戒内侧的刻痕。

三天前苏挽被林婉如在社交平台阴阳怪气时,他忍下了;昨天家族聚会林婉如故意撞翻苏挽的汤碗时,他也忍下了;但当他看见邮件里那张山区女孩攥着空药瓶的照片——和苏挽笔记本里弟弟的照片一模一样——他的瞳孔骤然收紧。

他摸出手机,按下那个存了十年的号码。

“老周,”他声音沉得像暴雨前的云,“帮我查个人。林婉如,2013到2015年在欧洲的所有金融往来,特别是和霍氏慈善基金相关的。”

窗外的霓虹灯在他镜片上投下斑斓光影,办公桌上摊开的调查报告被风掀起一页,露出“林氏贸易虚假受助名单”的标题。

霍明砚拿起钢笔,在“提交董事会”几个字上画了道粗线,笔尖重重戳进纸页,在背面留下深深的压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