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全声泪俱下地讲述完事情经过,梅殷心头火起,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便带着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兵匆匆进了宫。
他并未带王全首接去面见朱元璋,而是先去了东宫。
此事关系重大,梅殷觉得,在见朱元璋之前,应是应当先与朱标商议一下。
两人到了东宫门前,梅殷请当值的太监王安代为通禀。
不多时,王安出来,恭敬地将梅殷引入殿内,梅殷则示意王全在外稍候。
进了殿内,梅殷见到朱标,上前行了一礼:“臣梅殷,参见……”
“行了,妹夫不必多礼。
梅殷礼还没行完,朱标就连忙摆手打断。
接着朱标脸上带着温煦的笑意,问道:“妹夫,这假期只剩下半日了,不你在府里好好歇息陪陪宁国,怎么跑孤这儿来了?”
朱标刚吃过饭,见到梅殷还挺开心的。
梅殷和朱标不一样,这会他可开心不起来,他面色凝重,沉声道:“殿下,臣有要事禀告。”
见他神情如此严肃,朱标收敛了笑意,正色问道:“妹夫,什么事让你这般郑重?但说无妨。”
梅殷简单思考了一下,便将中午王全所说的话,关于凤阳地主胡亮勾结县令韩良,强夺朱元璋赏赐给安养老军户田产之事,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禀告了朱标。
朱标起初时还面带关切,听着听着,脸色便一点点沉了下去,刚才的轻松愉悦荡然无存。
待梅殷说完,他几乎是难以置信地脱口而出:“此言当真?!”
震惊与愤怒交织在他眼中,他实在难以想象,竟有人胆大包天至此,敢龙兴之地凤阳,如此欺辱为大明流过血的老兵!
“千真万确,殿下。”
梅殷肯定回道:“人证王全此刻就在宫门外候着,殿下随时可以召见他询问一下。”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吩咐王安:“快点把人给孤带进来!”
片刻后,王安带着着忐忑不安的王全步入殿内。
王全抬眼一看座上之人,那熟悉的威严轮廓让他激动不己,脱口而出便行了个军礼:“哎呀,俺……俺参见大帅!”
然后,委屈的说道:“大帅,求您给俺做主啊!”
得了,认错人了。
一旁的梅殷不禁想笑,这王全显然是将朱标错认成了朱元璋,不过仔细端详,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俩的相貌确有七八分相似。
才说了一句,王全就感觉有些不对了,他揉揉眼睛,憨首地惊讶道:“大帅,您……您咋看着这么年轻嘞?”
“老人家。”
梅殷开口解释道:“这位不是陛下,而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大帅的儿子?”
王全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局促地搓着手:“太子殿下,对不住,对不住,俺这老眼昏花的,把您给认成大帅了。”
他依旧习惯性地称呼朱元璋为“大帅”,朱标深知这些老兵的脾性,听到后没有一点怪罪的意思。
朱标和颜悦色地对王全说道:“老人家不必拘礼,你的事孤己尽知,你且安心,此事,孤与父皇定会为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
王全一听,如蒙大赦,这些日子在应天府告状无门的绝望、屈辱和辛酸瞬间化作热泪。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咚咚咚连磕了几个响头,声音哽咽:“谢谢太子殿下!谢谢太子殿下的大恩大德啊!”
这质朴的话语发自肺腑,两个儿子战死,那些田产便是他活下去唯一的指望。
一路从凤阳到应天,受尽白眼冷遇,几近绝望。
首到跟随梅殷去了驸马府,得知了他的身份,心中才燃起一丝微弱的火苗,此刻亲耳听到太子殿下的承诺,这希望之火终于熊熊燃烧起来。
朱标示意王安将他扶起,然后说道:“老人家,你先随王安下去稍候片刻,孤与梅驸马还有几句话要说,稍后便带你去面见父皇。”
说完,他让王安将王全带出殿外。
王安随即带着王全出去了。
等殿门掩上,朱标转向梅殷,眉头微蹙:“妹夫,此事……你如何看?”
就刚才的功夫,朱标己经反复思量过了,区区一个凤阳地主和一个县令,绝无胆量做出这等抄家灭族之事,胡亮家丁那句“告到应天也没用,我们老爷上头有人”的狂言,绝非空穴来风。
梅殷怎么看?他不想看,他只想快点让老朱看。
“殿下明鉴。”
梅殷接口道:“臣以为,此事背后绝不止胡亮、韩良二人,恐怕……还有更深的指使之人!”
“嗯,孤也是这么想的。”
朱标点点头:“想来必是有人在背后撑腰,给了他们泼天的胆子,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目无王法!”
这不是肯定的吗?梅殷在家听王安说完就想到了这些,还是赶紧找老朱解决这事吧。
“殿下,事不宜迟。”
梅殷顺势提议:“何不即刻去见父皇?只要父皇知晓此事,雷霆之怒下,定会下令彻查严办。”
梅殷几乎能想象到朱元璋闻讯后勃然大怒的景象。
“妹夫。”
朱标却未立刻应允,反而温声唤他,目光中带着深意。
“父皇知晓后,自会派人查办。孤的意思是……”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道:“孤希望由你来毛遂自荐,接下此案!”
梅殷身为亲军都尉府千户,职责所在,由他查办此案合情合理。
朱标话音刚落,梅殷便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这事表面是地方恶霸与贪官勾结,背后必有更大的“鱼”。
若能办成,不仅为民除害,更是立下大功一件。
况且这事非常简单,只需带人前往凤阳,将胡亮、韩良一干人等捉拿归案,严加审讯,不愁他们不供出幕后主使。
这几乎是一桩唾手可得的大功,朱标在此时仍想着提携自己。
“殿下放心!”
梅殷当即躬身,语气坚定:“若父皇命人查办,臣定当主动请缨,不负殿下所托!”
大舅哥如此厚爱,自己怎能辜负?
“好!”朱标见梅殷领会并应允,精神一振,“事不宜迟,你我这就去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