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百年风云录
中东百年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中东百年风云录 > 第33章 基尔库克的黑色怒吼

第33章 基尔库克的黑色怒吼

加入书架
书名:
中东百年风云录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4194
更新时间:
2025-07-07

1952年盛夏,基尔库克油田的井架在烈日下泛着白光,钻探机的轰鸣震落了井架上的油垢,砸在下方工人的安全帽上。石油工人阿里·穆罕默德跪在滚烫的水泥地上,用扳手拧紧输油管道的法兰,汗水滴在管道上瞬间蒸发,留下盐渍的白痕。他的工装上缝着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徽章,却遮不住背后被监工皮鞭抽打的旧伤疤。

"阿里,看看这个。"老工人哈米德·法迪勒递来一份皱巴巴的工资单,油渍浸透了纸页,"这个月又扣了三成,说是'设备损耗费'。"

阿里接过单据,上面的数字让他眼前发黑——扣除各种名目的费用后,他的工资只够买半袋面粉。远处的储油罐区,英国工程师们正坐着空调卡车巡视,车顶的探照灯扫过工人住的铁皮棚屋,那里的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哈米德大叔,"阿里的声音被压缩机的轰鸣吞没,"上周穆斯塔法被掉落的油管砸断了腿,公司只给了五枚银币,连棺材钱都不够。"

当晚,油田边缘的椰枣林里,三十余名工人秘密集会。工会组织者阿卜杜勒·卡里姆展开一张手绘的油田地图,煤油灯的光映着他脸上的烧伤疤痕——那是三年前井喷事故留下的。"英国人说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技术,"他用匕首指着地图上的炼油厂,"但这些管道哪一寸不是我们的血汗铺就?"

突然,远处传来枪声。英国殖民军的巡逻队用探照灯扫过椰枣林,阿拉伯语的呵斥声夹杂着警犬的狂吠。"散开!"卡里姆吹灭油灯,工人们如惊鸟般潜入黑暗,他自己却被探照灯锁定,子弹擦着耳边飞过,打落了头顶的椰枣。

1952年7月,基尔库克爆发首次大罢工。阿里带领两千名工人堵塞了通往海法港的输油管道,他们用身体组墙,任凭英国装甲车的履带在不远处碾轧。一位瞎了眼的老工人突然冲出人群,将盛满浑浊饮水的陶罐砸在装甲车前:"这是我们喝的水,被你们的油田污染了!"

英国驻伊拉克大使史蒂文·朗西曼在巴格达的官邸内砸碎了波斯花瓶,瓷片溅落在刚收到的伦敦密电上:"必须立刻恢复生产,中东石油供应占英国能源的42%。"他拨通了伊拉克石油公司总经理的电话,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告诉那些暴民,再不停工就断水断电!"

电话另一端,公司总经理塞西尔·威尔逊正在查看卫星照片。幼发拉底河沿岸的输油管道被红色标记覆盖,罢工区域如同黑色血管上的栓塞。"大使先生,"他点燃雪茄,"我们己经通知了伊拉克政府,再不镇压就撤回所有技术人员。"

罢工持续两周后,伊拉克政府派出军队镇压。坦克开进基尔库克时,阿里正在炼油厂顶升起红色的罢工旗帜,子弹打穿了旗帜,布料碎片落在他脚下的原油池里,泛起诡异的涟漪。"他们说我们是暴徒,"他对身边的哈米德说,"可我们只是想要回自己应得的。"

老工人哈米德突然咳嗽起来,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那是长期吸入苯蒸汽留下的病根。"我儿子在阿巴丹炼油厂也是这样,"他擦去嘴角的血,"伊朗工人己经把英国人赶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

1953年1月,罢工浪潮蔓延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巴士拉的码头工人拒绝装卸英国油轮,纳杰夫的学生们在清真寺前绝食,德黑兰的报纸用整版篇幅声援伊拉克工人。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议会咆哮:"不能让中东的石油落入暴民之手!"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开进波斯湾,却遭到沿岸渔村的小船包围——渔民们将写满抗议标语的渔网撒向军舰螺旋桨。

在基尔库克的油田医院,阿里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哈米德,老人的手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在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中的留影。"告诉摩萨台先生,"哈米德的声音细若游丝,"伊拉克工人也想要自己的石油公司。"

阿里点点头,替老人合上了眼睛。窗外,英国飞机正在低空盘旋,投下的传单雪花般飘落,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罢工者将被解雇"。他捡起一张传单,在背面用鲜血写下:"石油是伊拉克的,不是英国的。"

1953年3月,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伊拉克政府被迫与工人代表谈判。阿里作为工人代表走进总理府,水晶吊灯的光刺得他睁不开眼,脚下的波斯地毯吸走了他沾满油污的脚印。总理府秘书长将一份协议推到他面前,钢笔在"提高5%工资"的条款上画了圈:"这是我们能做的极限。"

"极限?"阿里将协议撕成两半,碎纸落在秘书长锃亮的皮鞋上,"穆斯塔法的棺材钱呢?哈米德的医药费呢?还有那些死在井架下的兄弟,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谈判破裂的消息传出后,基尔库克再次爆发暴动。工人占领了炼油厂,将英国工程师的肖像挂在绞刑架上,炼油塔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夜空。英国石油公司的股票在伦敦交易所狂跌,丘吉尔紧急召见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必须阻止伊拉克步伊朗的后尘,必要时...可以考虑政权更迭。"

阿里站在炼油厂顶,看着远处驶来的伊拉克政府军坦克,炮口正对准他身后的罢工旗帜。他想起哈米德临终前的话,从怀中掏出用原油和血混合绘制的伊拉克地图,上面每个油田都被染成红色。"来吧!"他对着坦克怒吼,"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也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基尔库克的黑色怒吼,如同惊雷般响彻中东。这场罢工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它点燃的怒火从未熄灭。十年后,伊拉克政府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国有化,而阿里·穆罕默德的名字,被刻在巴格达石油工人纪念碑的第一行——他用鲜血书写的抗争,成为了民族觉醒的序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