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午没时间弄饭了,就吃面条和鸡蛋吧,隔壁还有桃酥,等下馋了自己去吃哈!”
张薇听着表姐说得这么轻松,心中暗暗羡慕城里人的生活,要知道在农村,一家子人午饭就是粗粮馒头或者窝窝头,鸡蛋都是要拿去卖的。
平时晚饭一家子就啃馒头配咸菜,一家子人围在一起吃一小盆菜,更别说肉了,那是逢年过节才能吃一点点的。。。
以前她不懂母亲为什么一定要让她考上大学留在城里,现在她体会到了。
如果考不上,她就只有回老家帮忙种地,她不想回去。。。
章晓婷此时忽然凑过来,对张薇小声道:“表姨,我的面条给你吃好不好?我就吃鸡蛋就行!”
张薇愣了会反应过来,连忙开口道:“你喜欢吃鸡蛋啊?那表姨的鸡蛋给你吃!”
刘美君瞥了眼章晓婷,对张薇阻止道:“你别惯着她,这丫头就是想吃桃酥不想吃面条。
这鸡蛋我有数的,一人一个,你不用给她!”
宋良默默夹起一块煎蛋放在张薇碗中,心中想着下午能不能旷班不回厂里。
章晓婷弱弱道:“我吃不下了。。。”
刘美君:“谁让你回来的时候吃冰棒了!现在好了吧!肚子吃不下了吧!”
章晓婷‘狡辩’道:“是宋玉给我买的!”
宋玉点头顶杠:“对,是我给晓婷买的。”
刘美君:“宋玉就不喜欢吃那些零食!平时家里放着他都不吃!肯定是你这小丫头缠着宋玉给你买的!”
。。。
听着表姐一家子人的对话,张薇默默端起碗吃面条,鸡蛋她要留在最后慢慢吃。
午休的时候,章晓婷在床上熟睡,张薇轻手轻脚拿出错题本走出房间去找宋玉。
当她看见宋玉正在客厅床上躺着看杂志之时,不知为何,她心中有股莫名的‘害怕’,宋玉给张薇的感觉仿佛就像是大人一般。
“宋玉,我有几道题不会。”
宋玉放下杂志下床,接过错题本看了一会,开始耐心教导起来。
过了半小时,张薇得到解答后忍不住询问道:
“宋玉,你才二年级,为什么会懂高中的题目?”
宋玉想也不想便开始胡诌:“我爸教我的。”
张薇惊愕:“你才这么小,就全记住了?你几岁开始学的?”
宋玉:“一年级。”
张薇:“你一年级就能看懂了?”
宋玉能说什么,只能表示自己死记硬背呗。
张薇:“那为什么晓婷说你成绩一般,每次考试都只有80分?”
宋玉继续推锅:“我爸说小学的内容学了也没用,以后长大自然而然就会了,考得再差也能上初中,让我首接从高中起步。
所以小学的很多知识我都没学。”
这理由说出来宋玉自己都心虚,这借口也只能骗一下没有受过系统学习的张薇了。。。
日子不知不觉就这么过去,时间来到了1978年的七月份,宋玉与章晓婷开始放暑假,到了九月份就上三年级了。
暑假期间二人每天下午都要去少年宫上课,唱歌、画画、下棋的课程让章晓婷很是喜欢,而宋玉则只想在家躺着。
无聊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要化妆,因为二人要上台表演节目,能在电视上播出。
宋良一如既往,每天不是在棉纺厂打酱油,就是回家与宋玉商量怎么赚钱。
棉纺厂技术科经过上会讨论后决定成立,厂里专门找了宋良询问意见,宋良先是委婉拒绝,然后在厂领导坚决的态度下,最终顺利上任。
而刘美君上半年的考核获优,被提拔为生产科一车间的组长,工资也升了几块钱。
二十岁的组长,刘美君做梦都不敢相信。
在这段期间里,宋玉收到了齐爷爷的来信,信中写着齐爷爷的住址,还有询问祖宅情况,还嘱咐宋玉与章晓婷好好学习。
宋玉回信说了许多苏州的趣事,表示章晓婷期末考试语文96分,数学100分。
离开家乡的老一辈最乐意看这些家长里短的家乡内容。
至于对方的居住地址,与宋玉猜测的一样,南方小渔村。。。
深圳。
生活的一切都平平淡淡有条不紊得进行,除了张薇之外。
高考时间己经发出公告,时间定在了七月二十号至七月二十三号,全国首次实行统一命题、分省录取。
还有十几天时间便要参加高考,张薇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饶是章晓婷也能够感受到表姨的紧张。
每天晚上刘美君都出言安慰,但说来说去都是一些没有说服力的话。
而张薇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都猫在房间内复习,写的草稿纸拿出去卖,估计都能卖个几毛钱。
宋良感受到张薇的情绪波动之后,有一次偷偷对宋玉询问过,当年高考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大压力?
宋玉摇头,正常高考都有压力,但张薇不知道为什么,她太紧张了。
其实宋良、宋玉、刘美君都知道,张薇其实是怕考不上要回老家。
为此,刘美君近段时间几乎转性,煮饭的时候不再‘畏首畏尾’,每天的饭菜都变着花样得下‘猛料’,为的就是让张薇吃饱肚子。
刘芳这段时间频频给刘美君寄信,信中都是询问张薇的情况,而刘美君依然只能回些安慰的话。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宋良感慨的事。
付秋民被抓了,原因是参与斗殴和倒买倒卖。
自从宋良不提供货品之后,付秋民的收入一落千丈,再次穿街走巷开始倒卖小物件。
或许是以前赚到钱的时候太过嚣张或者得罪过人,现在落魄了之后,许多同行都为难付秋民。
原本憋着火气的付秋民与对方打了起来,最终失手把对方打成重伤。
在这时候,聚众斗殴也算是流氓罪,再加上倒买倒卖的罪行,判了多久不知道,但应该不会轻。
付秋民的母亲刘婶有一次来家里求过宋良,但宋良不可能沾身这种事。
原本宋良己经做好被供出来的应对说辞,结果付秋民没有说出这件事,这让宋玉与宋良对他的感观有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