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 第34章 说干就干

第34章 说干就干

加入书架
书名: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作者:
雷雨升平
本章字数:
4490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临山县衙大堂,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

陈家、李家、刘家等几个大户主事人,个个脸色灰败,唉声叹气,如同霜打的茄子。

“吴大人,您把我们叫来,可是…州府那边有转机了?” 陈掌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心翼翼地问。

吴庸端坐堂上,官帽戴得一丝不苟,脸上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的惶急?只有一种打了鸡血般的亢奋。

他猛地一拍惊堂木!

“啪!”

巨响震得众人一哆嗦。

“转机?坐等转机,等着喝风吗?” 吴庸声如洪钟,目光锐利地扫过堂下,“王家用下作手段断我商路,就想看我临山百姓饿死?做梦!”

“本官己有破局良策!”

他站起身,走到大堂中央,气势如虹:

“其一,山货!陈掌柜,你家的皮子先放放!组织人手,进山!蘑菇、木耳、榛子、山核桃…只要是山里长的,能晒干保存的,全给本官收上来!晒干!打包!李家,你家的药材路子熟,山货这块你也牵头!品质给本官把好关!”

“其二,河鲜!刘掌柜,你的船队别闲着!临水河里的鱼虾蟹贝,给本官捞!可劲儿捞!县衙出钱,在各处河滩建晾晒场、腌渍坊!晒成鱼干,腌成咸鱼虾酱!本官就不信,这咸香扑鼻的硬货,运不出去还没人要!”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陈掌柜忍不住小声嘀咕:

“大人…这…这山货河鲜,小打小闹行,量大了…卖给谁啊?州府那边…”

“州府堵死了,我们就不会走别的门?”

吴庸大手一挥,斩钉截铁:

“本官亲自写信,派人去邻州!去更远的郡!路是人走出来的!货好还怕没销路?咸鱼晒干了也是钱!懂不懂?!”

“其三!”

吴庸的声音拔得更高,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路!陆路官道被卡,我们就自己开!水路不畅,我们就疏浚河道!县库出大头!本官再舍下这张老脸,请诸位也凑一份子!征发民夫,整修通往西边平阳、北边固城的小路!拓宽河道,清理暗礁!这是千秋万代的事!路通了,财才能通!”

他环视众人,眼神灼热:“诸位!林相公点醒了本官!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实干兴邦’,就在今日!就在你我手上!跟着本官干!把咱临山自己的山珍河味,打出名头!把咱临山的路,踩宽踏平!让那起子背后使坏的魑魅魍魉,干瞪眼去!干不干?!”

“干!” 李掌柜第一个被这狂热的气氛感染,红着眼吼了出来。山货,他家真有路子!

“干他娘的!” 刘掌柜也豁出去了,河鲜?总比粮食烂在手里强!

“拼了!跟着县尊大人和林相公!干!” 陈掌柜一咬牙,皮子暂时指望不上,山货也能回点血!

一股被逼到绝境又看到生路的狠劲,在大堂里弥漫开来。

临山县衙那通“咸鱼也是钱”的鸡血打下去没两天,整个临山县就像被捅了的马蜂窝,彻底炸了营。

消息长了腿,顺着风就刮到了州府和邻县的耳朵里。

州府衙门的签押房里,几个穿着绸缎常服、喝着香片茶的师爷凑在一块儿,拿着份临山县报上来的“整修道路、疏浚河道、兴办山货河鲜”的条陈,笑得前仰后合。

“哎哟我的亲娘诶!看看!快看看!”

一个山羊胡师爷指着条陈,笑得首拍大腿。

“这临山县的吴庸是穷疯了吧?还是被那九字秀才灌了迷魂汤?放着好好的皮子药材生意不做,要去山里捡蘑菇晒木耳?还要腌咸鱼?哈哈哈哈!”

“可不是嘛!”

另一个胖师爷捻着手里两颗油光水滑的核桃,一脸鄙夷。

“还说什么‘整修通往平阳、固城的小路’?那是路吗?那叫羊肠子!鸟都嫌窄!征发民夫?他吴庸征发鬼去吧!那破路,靠锄头挖?猴年马月能通!我看他是想政绩想疯了,病急乱投医!”

“就是!咸鱼?那玩意儿一股子腥臭味,能卖几个大钱?还打出名头?笑死个人!”

山羊胡师爷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

“等着瞧吧,折腾半天,银子花了,力气费了,最后弄一堆发霉的山货臭咸鱼烂在手里,看那吴庸怎么收场!还有那个林闲,‘实干兴邦’?我看是‘瞎干败家’!哈哈哈!”

邻县固城,最热闹的悦来茶馆。

几个穿着体面、一看就是本地富商的胖子,正唾沫横飞地议论着。

“听说了没?临山那边,嗨哟,可热闹了!”

一个穿宝蓝绸衫的胖子,拍着桌子,声音洪亮。

“那姓吴的县令,不知道抽了哪门子疯,放着正经营生不做,满山遍野抓人去采蘑菇!晒!晒干了当宝贝!还有那河里的小鱼小虾,捞上来腌!腌成咸疙瘩!说是要当山珍海味卖呢!哈哈哈!”

“噗——”

旁边一个喝茶的富商首接喷了出来,呛得首咳嗽。

“咳咳…卖咸鱼?还是临水河里那指头长的白条儿腌的?我的老天爷!那玩意儿喂猫猫都嫌刺多!能卖得动?鬼才信!”

“可不是嘛!”

宝蓝绸衫胖子一脸幸灾乐祸:

“最绝的是,他们还要修路!修那条鸟不拉屎、八百年没人走的破山道!通咱们固城和平阳!征发民夫?哈!听说临山那帮穷鬼,为了几文工钱,还真有人扛着锄头去了!”

“傻!真他娘的傻!那路是那么好修的?悬崖峭壁!乱石嶙峋!靠锄头刨?呸!我看是去给山神爷送人头的!”

另一个瘦高个商人接口,满脸不屑:

“还说什么‘实干兴邦’?我看是‘蛮干送死’!瞎折腾!纯粹是那吴庸被州府王家逼急了,狗急跳墙!还有那个什么林秀才,点子是他出的吧?我看就是个纸上谈兵、祸害地方的酸丁!等着看笑话吧!等他们银子耗光了,路修不通,咸鱼卖不出去,我看吴庸怎么跟临山那群饿红眼的苦哈哈交代!”

嘲笑声、讥讽声、幸灾乐祸的议论,如同瘟疫般在州府和邻县蔓延。

所有人都觉得临山县疯了,吴庸蠢透了。

然而,在临山县那莽莽苍苍的群山脚下,在奔腾不息的临水河畔,被外人嘲笑的“傻子”们,都在认真埋头苦干。

临山县的老百姓可都亲眼见了林趙浪子回头,一路中了童生又被破格录取秀才的。

他们信林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