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进展顺利,衣服完成了五十多套,衬衫也有三十件。但第五天早上,孙强急匆匆地找到正在清点材料的李强:“强哥!出问题了!“
李强心里“咯噔“一下:“什么问题?“
“那批的确良布料,下水后缩水严重!“孙强拿出一件洗过的衬衫样品,原本合身的尺寸现在小了一圈,“这样交货肯定不合格!“
李强额头冒出冷汗。七百件衣服,光布料成本就将近两千元,如果全部报废...
“立刻停用这批布!“李强当机立断,“己经做好的衣服全部拆开重做。张风呢?让他马上过来!“
张风闻讯赶来,听完情况后也傻了眼:“这...这批布是我从新联系的供应商那里进的,比市场价低15%,我没想到...“
“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李强打断他,“当务之急是找到合格的布料,而且要快!“
“我马上去市里!“张风转身就跑。
李强又叫住他:“等等!我跟你一起去。孙强,厂里交给你,继续生产其他不需要这批布的部分。雪儿,你负责安抚工人,告诉大家问题会解决,不要慌。“
当天下午,李强和张风赶到了市里的纺织品批发市场。时近春节,很多店铺己经关门,开门的几家要么价格奇高,要么存货不足。
“厂长,怎么办?“张风急得首搓手,“要不我们去找周志明?国营厂肯定有存货...“
“不行!“李强断然拒绝,“去找他等于自取其辱。再找找,这么大个市场,总有解决办法。“
就在两人几乎绝望时,李强注意到市场角落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还开着门,门口堆着一些布匹。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正在整理货物。
“大爷,您这儿有白色的确良吗?“李强上前询问。
老者抬头看了看他:“要多少?“
“至少八百米,急用。“
老者眯起眼睛:“做什么用?“
“做衬衫,订单很急...“李强实话实说。
老者转身进了里屋,片刻后拿出一卷布样:“看看这个,进口的,比国产的贵三成,但绝不缩水。“
李强接过布样,手感确实比之前那批好很多。他咬了咬牙:“好,就要这个!但我们现在就要提货,今天必须赶回去。“
老者点点头:“仓库有货,但要现款。“
当李强付完钱,看着卡车上装载的布料时,厂里大半的流动资金己经用光了。但如果能按时完成这笔订单,不仅能挽回损失,还能赚上一笔。
“走吧,“他对张风说,“回去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回厂的路上,李强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思绪万千。去年这时候,他还在为是否创业而犹豫不决;如今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改革开放的春风己经吹遍大地,像他这样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卡车驶入厂区时,天己经黑了。但让李强惊讶的是,整个厂房灯火通明,所有工人都在岗位上忙碌。孙强迎上来:“强哥,听说布料解决了?大家自发加班,想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李强喉头一哽,重重拍了拍孙强的肩膀:“好!告诉大家,新布料明早就到,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
远处,刘雪正带着几个女工分发夜宵。看到丈夫回来,她远远地挥了挥手,脸上是疲惫却坚定的笑容。李强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二天一早,昨晚从市里拉回来的进口布料整齐地堆放在角落,工人们己经忙碌起来,裁剪的“咔嚓“声和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
“强哥,按照新布料重新打样了,您看看。“孙强拿着一件刚做好的衬衫走过来,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又是一夜没睡。
李强接过衬衫,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领口、袖口、接缝,特别是经过水洗测试后的缩水情况。这件衬衫在水洗后尺寸完全符合标准,针脚细密均匀,比之前的样品还要好。
“好!就按这个标准做。“李强拍了拍孙强的肩膀,“你去休息会儿,下午再过来。“
孙强摇摇头:“不用,我撑得住。倒是厂长您该歇歇了,这两天跑市里都没合眼吧?“
李强笑了笑没回答,转而问道:“有多少工人决定留下加班?“
“二十二个里有十六个留下,大多是附近的人或家里没老人要照顾的。“孙强压低声音,“不过王婶和李姐她们几个技术最好的还是要回家照顾老人,说是生病身体不好...“
李强点点头表示理解。能留下这么多工人己经很不容易了。他走向办公室,路上看到刘雪正和几个女工一起清点布料。她比几个月前又胖了一圈,肚子也越来越大圆润的脸颊现在显出了颧骨的轮廓,但眼神依然明亮坚定。
“媳妇,过来一下。“李强轻声唤道。
刘雪交代了几句,快步走过来:“怎么了?布料有问题?“
“不是,“李强拉着她进了办公室,关上门,“我在想,等咱们完成订单后得好好犒劳留下的工人。你觉得怎么样了?“
刘雪擦了擦额头的汗:“放心吧,我托人从乡下买了半头猪,还有两只鸡,鱼也订好了肯定让工人加班期间能吃好。“
“多花点钱没关系,“李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两百块钱,你看着安排。另外,给每个加班工人发十块钱红包。“
刘雪接过钱,眉头微蹙:“咱们资金己经这么紧张了...“
“值得。“李坚定地说,“工人是咱们的根基。这批订单按时完成,利润足够弥补。“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张风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带进一股冷风:“强哥,不好了!我刚从百货公司得到消息,周志明那王八蛋又使坏了!“
李强心头一紧:“怎么回事?“
“他不知怎么说服了刘主任,说咱们这批衬衫交货后要抽检二十件,不合格率超过两成就要全部退货!“张风气喘吁吁地说,“还说什么'个体户质量不稳定'之类的屁话!“
李强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周志明这是铁了心要整垮他们。七百件订单中,衬衫占两百件,如果被退货,不仅经济损失惨重,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誉也会毁于一旦。
“强哥,咱们怎么办?“张风焦急地问。
李强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首先,确保每一件衬衫都达到样品标准。孙强,你负责组织质检小组,每件衣服必须经过三道检查才能包装。“
孙强点点头:“我亲自把关。“
“其次,“李强转向张风,“你去打听一下,周志明为什么这么针对我们?背后有没有其他原因?“
张风眼睛一亮:“您怀疑有人指使他?“
“国营厂一向看不起我们这些小厂,但这么处心积虑地打压,肯定不只是面子问题。“李强沉思道,“我听说百货公司今年要选'优质供应商',获奖单位能拿到全年工作服订单...“
“我明白了!“张风一拍大腿,“我这就去打听!“
张风离开后,李强对刘雪说:“咱们得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保证衬衫质量。其它服装可以稍微放慢进度,但衬衫必须万无一失。“
刘雪担忧地说:“可工人们对工作服更熟悉,做衬衫还是第一次...“
“那就加强培训。“李强果断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下班后组织一小时技术培训,重点讲解衬衫制作要点。你负责记录出勤,参加培训的每天多发五毛钱补助。“
就这样,在最后几天,强盛服装厂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车间里灯火通明到深夜,工人们轮班休息,机器几乎不停运转。李强和孙强亲自上阵,手把手教工人们掌握衬衫领口和袖口的制作技巧;周燕姐弟则带着几个女工成立了质检小组,每件成品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刀疤白天在外面跑业务,晚上回来帮忙包装。
李强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穿梭在各个工序之间,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刘雪则负责后勤保障,确保工人们吃得好、休息足。
第一批两百件衬衫提前完成。李强亲自带着样品去百货公司交验。刘主任叫来了周志明和其他几个干部,当着所有人的面随机抽取了二十件衬衫,一件件仔细检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李强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虽然他对产品质量有信心,但周志明肯定会鸡蛋里挑骨头。
“这件领口有0.3厘米的偏差。“周志明拿起第五件衬衫,冷冷地说。
刘主任接过看了看:“行业标准允许0.5厘米以内的误差,这没问题。“
周志明脸色一沉,又拿起另一件:“这件袖口缝线有轻微跳线。“
这次不等刘主任说话,百货公司的质检员就开口了:“在放大镜下才能发现的跳线,不影响穿着和使用。“
一件接一件,周志明的挑刺都被专业解释驳回。最后统计,二十件衬衫全部合格,甚至远超行业标准。
刘主任满意地拍拍李强的肩膀:“李厂长,没想到你们小厂能做出这么精细的产品。不错,真的不错!“
周志明脸色铁青,临走时狠狠瞪了李强一眼:“别得意,个体户终究是个体户,成不了气候!“
李强不卑不亢地回应:“周厂长,市场竞争靠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是企业性质。“
回到工厂,李强立刻召集全厂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工人们欢呼雀跃,几个年轻女工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过去二十天的日夜奋战,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只是开始!“李强高声说,“百货公司己经承诺,夏季订单也给我们。只要大家继续保持这种质量意识,咱们厂的未来不可限量!“
当晚,李强和刘雪在办公室里核算这批订单的利润。扣除高价布料、加班费和各项开支,净赚了三千八百多元——利润也是相当不错的收入。
“雪儿,咱们成了!“李强兴奋地抱住妻子,“这才刚开始,明年我要把厂房扩大一倍,再买十台新缝纫机!“
刘雪却没有想象中开心,她忧心忡忡地说:“强子,别太乐观。这次是侥幸过关,咱们的技术和管理都还很落后。周志明说得难听,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李强冷静下来,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得想办法提高技术水平。孙强说他表哥在上海服装厂,我打算请来当技术顾问。“
“还有,“刘雪翻开账本,“咱们现在只有百货公司一个稳定客户,太危险了。万一刘主任调走,或者周志明又使坏...“
“我明白。“李强沉思片刻,“等这批订单全部交付后,我让张风和刀疤去市里和省城跑跑,开拓新客户。对了,纺织厂张主席说下个月市里有个轻工业展销会,咱们也报名参加!“
强盛服装厂圆满完成了全部七百件订单的交付。当天晚上,李强给全厂放了假,带着媳妇和刚接回来的女儿去县城看灯会。
五彩斑斓的灯笼下,宝儿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兴奋地蹦蹦跳跳。刘雪看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眼中满是慈爱。李强则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绪万千——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客户;街上五颜六色的服装,预示着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爸爸,那个灯笼好漂亮!“宝儿指着一个巨大的飞机造型灯笼喊道。
李强蹲下身,把女儿扛在肩上:“喜欢吗?以后爸爸给你买个更大的!不,等咱们厂更好了,爸爸带你坐真飞机去北京玩!“
刘雪笑着摇摇头:“别给孩子乱许诺。“
“不是乱许诺。“李强认真地说,“媳妇,你感觉到了吗?时代在变,机会越来越多。只要敢想敢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回家的路上,李强的脑海里己经开始规划工厂的未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神州大地,而他,己经准备好了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