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眼皮跳了跳,她沉默着坐下,心里叹了口气,反正都已经走到这地步了,她还能收了手不成……
花房送来了两盆月季,冬日里月季难得,都是暖房里头精心养出来的。
回事处的人惯会见风使舵,见父亲如今待她不薄,巴巴地送了东西来讨好她。
“秦姨娘院里的小芝是不是来了?”林若瑾看了几眼月季,便收回目光,问拾香道。
“来了,方才来回话,说是大夫人病了,秦姨娘想问问您接下来怎么办?”
林若瑾点点头,“让她照常做就是了,花房这两盆月季,送一盆给秦姨娘去,我记得她喜欢这样鲜亮的颜色。”
苏氏竟然就这么病了,如今才不过是一碗血燕而已。
苏氏现在还不知道王氏动了她的私产,若是知道了,岂不是要气死过去?
林若瑾意味不明的勾了勾唇角,得亏现在不是时候,否则,她还真想看看苏氏知道了,会是什么脸色。
“找个机灵的,去趟国公府,大夫人病了的事合该告诉林夕一声,她素来孝顺,若不侍奉床前,岂不可惜?”
拾香当下便意会的笑了,福了福身子,“是。”
林若瑾说罢,又想起了什么,便转头问绿檀,“咱们院账上银子是不是不多了?”
绿檀叹了口气,颇有些幽怨地看着她,“是啊小姐,咱们账上的银子的确没多少了。
发完丫鬟们这个月的月例,大概还能撑半个月的。您但凡少买些锦绣坊的布料和衣服,咱们的银子也花不了这么快。”
林若瑾忍俊不禁,这话说的,倒像是她十分臭美,花钱也大手大脚……
“我也不是瞎买的,买来都有用处。”
她认真地替自己辩解,不过话虽这么说,手头没银子,做事难免束手束脚,她也是得想法子弄点钱来了。
“今年的绿茶什么价?”
绿檀凝眉想了想,迟疑地道,“外头一两银子一钱。”
绿檀颇有些疑惑,小姐问这个做什么,她们就算没多少银子了,但府里还不至于少了她们的茶叶。
绿茶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作了散茶卖给胡人的。
林若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若没记错,似乎正是几个月后,有个南边来的茶商,大肆收购绿茶。
那时,绿茶的价格飞涨,听说正是因为那商人手里的茶受了潮,又有一笔大单子要出,这才不得不赔钱也要收购绿茶。
不过他手上那批茶也没浪费,匠人偶然发现,受了潮的绿茶经过发酵,竟也有独特的香味。
因此,那批绿茶经过加工后,又低价转卖给了胡人,竟意外地很受追捧,价格更是一路水涨船高。
林若瑾想了想,拿出了顾晏礼给她的玉佩,有些犹豫地着,目光复杂,究竟要不要把这东西卖出去呢?
别的不说,这块玉玉质温润,材质上佳,是十分值钱的,若是卖了,定也能卖个好价钱,眼下她手中最值钱的,怕就是这块玉了。
她和顾晏礼,也算是撕破了脸,这东西留在手里没什么用,倒还不如卖了划算呢。
林若瑾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她将玉佩给了绿檀,特意嘱咐道,“别在当铺里卖,哪怕是价格低些,也拿去黑市里。
换了银子,就拿去囤绿茶,找个专人看顾,存放好了,可千万别受了潮。”
绿檀目光呆滞地接过玉佩,欲哭无泪地应了一声。
她觉得,她家小姐八成是疯了,日子都紧成这样了,小姐还买那些个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还有锦绣坊的布料和衣服,也是不小的开支,她每每想起,都觉得一阵肉疼。
倒不如让小姐自己管着账册,她眼不见为净!
林若瑾看着绿檀的模样,实在觉得有趣,她是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否则这丫头八成要生她的闷气。
“下午咱们去趟锦绣坊。”
林若瑾话音一落,绿檀眼睛瞪得好大,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小姐,这账上真没银子了,您就是要买,也等下个月吧!”
林若瑾点了点她的额头,“说什么呢,我这次去是卖东西,前些日子,我绣了不少绢帕,好歹补贴点家用。”
绿檀这才重重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对林若瑾的心疼。
想她们小姐,也是高门大户的千金,竟沦落到卖绣品来补贴家用,都说庶女日子难捱,这话真是不假。
林若瑾不知道绿檀在想什么,她只惦记着今天是十五,每个月十五,诚宁郡主都会去店里查账。
那锦绣坊,可是诚宁郡主手下最赚钱的铺子了。
马车晃晃悠悠走在上京的街道上,林若瑾透过帘子,看向车窗外。
街市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各样小摊上,商品琳琅满目。
也才不过两三个月的光景,京城就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处处都是市井的烟火之色。
锦绣坊,掌事的女掌柜细细端详着林若瑾手中这些绢帕,眼中赞叹之色几乎不加掩饰。
这份儿绣工,便是在这锦绣坊中也是少见,拿出去卖,不知又会吸引有多少夫人小姐追捧。
再看眼前这姑娘,她穿得淡雅简朴,料子更谈不上贵重,但这通身的气派,定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得出来的。
她在锦绣坊和那些夫人小姐们交道打得多了,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因此,便是她再稀罕林若瑾这手艺,也没敢开口留她。
“姑娘这手艺可真好,您若要卖,我们便三两银子一块儿的价格收。
这个价格,已经不算便宜了,毕竟这料子摆在这里,也只能称得上普通而已。”
掌柜开的价格很公道,林若瑾主要目的也不是这个,便痛快的点了头,“没问题,说来我也算是这里的常客,这个价格,的确算高了。”
掌柜一听这话,诧异地看向她,她们锦绣坊的客人,几乎没人会绣这些来补贴家用,这位……可真算得上头一遭了。
好在掌柜见多识广,她很快便笑了起来,“倒是看得出来,您对我们锦绣坊十分信任。既然是老朋友,不知您的号牌是什么,回头有了新货,妾身可为您留上一些。”
锦绣坊的顾客,人人都有一块号牌,这也算是她们的特色。
这女掌柜明知道她手头拮据,态度还能如此恭敬,丝毫不见轻视,诚宁郡主手下出来的人,果然是名不虚传。
“留货就不用了,你大抵也看得出来,我手头并不宽裕……”
女掌柜当即了然地笑了笑,露出一个我懂的神情,将手里的绢帕交给了另一个婢女。
“无妨,那姑娘便随意看看,妾身这就给您拿银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