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二爷和二妈,姜静看着堆的满床的布料想着。要不这些布就请人做上衣服?现在地里的活基本上己经没有了,很多村上的大婶儿大妈都闲的很。普通的没什么款式的衣服,都是会做的,要不把这些布都做上衣服?晚点再找爷爷和二爷他们沟通一下。
姜静进了空间,看到地上摆的之前买的衣服,哎,姜静一拍脑门,刚刚忘了把之前买的新衣服给爷爷奶奶,堂弟堂妹们了,都好几天了。算了,晚上吧。现在还是想去接着摆他的摊儿,他倒是挺喜欢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的。
看着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轻纺市场。姜静还是有点纳闷的,这时候都10月份了,按照道理来讲,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卖御寒物资多的时候吗?怎么就不见有卖棉花棉袄这些的呢?
于是姜静打算问问旁边布店的老板。是的,姜静又换地儿摆摊了,他现在摆在青纺市场的入口处,基本上走进来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小黑板。
“王老板呀,我搁这儿晃悠个把月了,怎么不见卖棉花,棉衣的店呀”天天搁着摆摊都混熟了“棉花主要集中在十六铺一带,我们这里主要都是布料和成衣比较多。不然能叫轻纺么”
“怎么,你想收点棉衣棉裤啊”
“是的啊,前几天收了一些汗衫和短裤,兄弟们都说出货太慢,估计要砸手里一段时间了,不过也没事,我们那边仓库大,也不值钱。况且现在这个时间段,整点棉衣棉裤回去,应该好卖吧?”
“十六铺那边,我有一个老乡,之前和大佬做生意的,后来大佬跑了,他积压了不少货,就是积压的时间有点久,你要不要去看看”
“那棉衣棉裤积压了那么长时间,还能穿吗?”
“又不是穿了这么长时间不能穿的,那积压在那儿也没人穿,拿出来晒晒不是一样的吗?”
“行吧,反正我俩都没什么生意,就去看看。市场啊,茶水费绝对少不了哥们儿你的。”王老板,起初听前半句还有点儿不太开心呢,什么叫没生意?我有的好吗?听到后半段你说有茶水费,那也行啊,对吧?至少要是个进项。
王老板进店打了个电话,出来就带着姜静去十六铺了。
王老板看着蒋静熟练的给自己系上了安全带,就调侃道,没想到你对车还挺熟悉的呀。
“那是,我车都会开,只是身高不够,没有怎么上路,之前家里人安排我学过,要不您让我试试?”看着和跃跃欲试的张静,王老板才不愿意呢,小屁孩,我新车。
“不过,王老板之前谦虚了啊?这年头有西个轮儿的小汽车的,那都是大老板呀。你这太地调,倒叫小弟,以后跟您说话都得注意着点儿了。”
“哈哈,你这个小孩真有意思,前面两笔生意赚不少吧”
“还行,手里兄弟们太多了,分分也没多少了”
“我怎么看你大多时候就一个人啊”
“收的生意好收啊,给钱就行,零售不好干啊,走街串巷的,去哪里都水路,也不太安全,大魔都他们做做搬搬运运的活可以的,其他的,没我不行”
“哈哈,你那是运气好”
“我的运气一向不错”
车子很快来到十六铺,刚到就看见一个50来岁的老头,留着山羊胡子,就和王老板寒暄起来,“贤侄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边来呀”
“我一个小兄弟,做尾货,我看你那批衣服,他有没有胆量收啊”
老头儿看就带了一个八九岁大的孩子过来,也觉得没什么戏,这不是耽误工夫么,但是人来都来了,他也不好不招待。“里面请,先喝茶”
“老人家好,我叫张静,做尾货生意,之前在轻纺城成交了两笔,都是现款现结的。”听到现款现结,老头还是看了姜静一眼的。
“来来来,先喝茶”
“嗯,这碧螺春不错,这口感应该是明前的吧,这不多得啊”
“喔,张小兄弟还懂碧螺春”
“懂谈不上,之前在我们秦总那边喝过,就是这个味,我们秦总苏州人,家里有茶园。”
苏州秦家,不知道是嫡系的还是旁支的,王老板和老头眼神对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