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街记事簿
青鸟街记事簿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青鸟街记事簿 > 第 51 章 虾皮与腌萝卜

第 51 章 虾皮与腌萝卜

加入书架
书名:
青鸟街记事簿
作者:
砚秋墨玉
本章字数:
2952
更新时间:
2025-03-29

第三锅粢饭糕下了油,金莲抓了把虾皮撒进米团。那小银鱼似的虾皮是昨儿码头老徐送的,晒得干酥透亮,混着冷饭的米香被热油一激,“滋啦啦”炸出股咸鲜气。顾芝端着青花碟子从里屋出来,碟子里堆着腌得脆生生的萝卜条,琥珀色的酱汁上浮着几粒红辣椒。

“阿姐,萝卜条用糖醋汁泡了一宿,你闻闻!”顾芝拈起一根晃了晃,萝卜条“咔嚓”断成两截,酸香味首窜人天灵盖。

金莲抽了抽鼻子:“醋放多了,得兑勺蜂蜜。”她舀起半勺槐花蜜淋在萝卜条上,琥珀色酱汁裹了层金亮,“码头工人爱咸口,租界太太们要酸甜口,得分开装。”

门外黄包车铃叮当响,穿阴丹士林旗袍的陈太太捏着帕子进来:“哎哟,香得我走不动道!”她抽了抽鼻子,“苏老板走后,倒叫你这小娘子练出好手艺。”

金莲麻利地铲起两块粢饭糕,金黄的脆壳上还粘着两片虾皮:“您尝尝新添的虾皮粢饭糕,配这糖醋萝卜条最解腻。”她特意把萝卜条摆成朵莲花状,“您上回说腰身紧,我给旗袍后襟放了半寸,用暗线收的,保准看不出来。”

陈太太咬了口粢饭糕,脆壳碎在唇齿间:“哟,这虾皮炸得酥,倒像小时候吃的炸银鱼!”她忽然压低嗓门,“今儿给工部局赵司长太太裁衣裳,劳烦在盘扣里缠根金线——要德国进口的那种。”

送走陈太太,姐妹俩蹲在后院煤炉旁啃粢饭糕。顾芝蘸着萝卜汁咬下一口糕,含混不清地问:“那德国金线……不是留着绣根据地的红旗么?”

金莲往炉膛里添了块煤球:“赵太太的衣裳三天后取,正好赶上老徐运药去南通。”她掰开粢饭糕,露出里头雪白的米芯,“苏老板教过,盘扣芯子掏空了能藏盘尼西林。”

晨雾散尽,阳光漏过梧桐叶,在青石板上洒下碎金。顾芝盯着阿姐的脚——那双曾溃烂流脓的小脚,如今套着青布鞋稳稳踩住风箱杆,脚背上还沾着片葱花。

“看什么看!”金莲笑骂一句,脚趾在鞋里动了动,“比不得你们女学生的大脚片子。”

“大脚能跑能跳,”顾芝忽然伸手戳她脚背,“你这脚能踩缝纫机、能炸粢饭糕,还能……”她眨眨眼,“往盘扣里塞革命的火种!”

“金莲!留三块粢饭糕!”对门茶楼伙计扒着墙头喊,“我们掌柜闻着香味,馋得算盘珠子都拨错了!”

金莲应了声,将最后半锅米团按成三角状:“三角的炸得透,掌柜的牙口好。”油锅里浮起细密油花,她忽然想起什么,扭头喊:“阿芝,瓦罐里还有半坛子酱黄瓜,捞些给茶楼送去!”

顾芝抱着粗陶坛子穿过青石板街,酱黄瓜的咸香混着粢饭糕的油香,勾得早起买菜的婆子们首咽口水。卖活鸡的朱婶子拦住她:“芝丫头,跟你姐说声,今晌午给我留碗葱油拌面!”

“知道啦!”顾芝脆生生应着,瞥见街角闪过戴礼帽的影子——是蓝衣社的探子,正盯着茶楼方向。她故意把坛子往怀里一搂,酱汁“不小心”泼在青石板上,黄澄澄的汁水蜿蜒流向阴沟,探子的皮鞋尖沾了酱色,骂骂咧咧去巷口擦鞋。

日头攀上屋脊时,最后一锅粢饭糕出了锅。金莲掀开灶台边的木匣子,摸出块油纸包的芝麻糖——这是码头工人老刘塞给她的谢礼,谢她日日给扛大包的汉子们留热乎吃食。

“张嘴。”她掰了半块糖塞进顾芝嘴里。

芝麻香混着麦芽甜在舌尖化开,顾芝眯起眼:“真甜……哪来的?”

“甜吧?”金莲把剩下半块糖藏回匣子,“这是老刘媳妇自家熬的,说是谢咱的粢饭糕让他每日多扛十袋米。”她忽然压低嗓子,“糖纸里裹着吴淞口货轮时刻表,你晌午给周大姐送去。”

顾芝咂摸着甜味,看阿姐弯腰收拾灶台。晨光里,金莲的影子投在斑驳砖墙上,那影子不再是从前瑟缩的裹脚小媳妇,而是个扎着蓝头巾、踩着解放脚,能在油锅与缝纫机间稳稳立住的女人。青石板街上,粢饭糕的香气久久不散,像极了这乱世里倔强生长的烟火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