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加农户全村养鸡忙
岳母开始带两个儿子出面,在村里收鸡了,因为是普通鸡,只能卖一斤八毛,村里要留点,就按一斤七毛收。
这价格比供销社要高一毛,当然,因为乡里乡亲的,也不会故意扣毛重,乡亲们有了进帐的门路,个个还是很开心的,
"娘,今天收了多少只?"
秦宇站在院子里,搓着被冻得通红的手,看着岳母陈翠花带着两个大舅哥推着板车回来。
陈翠花脸上挂着笑,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
"三十只!十只按你说的留给干校,剩下二十只明儿一早送城里去。"
她拍了拍鼓鼓的衣兜,"
钱都当场结清了,七毛一斤,比供销社高了一毛呢!"
大舅哥柳卫东把板车停稳,擦了把汗:
"妹夫,你是没看见,那些婶子大娘拿到钱时的样子,跟捡了金元宝似的!王婶子当场就说要再养五只。"
小舅子柳卫红插嘴:
"可不是,李二叔家那俩儿子,听说为多养鸡正闹分家呢!都是你起的好头儿。"
秦宇闻言一愣,随即失笑:
"这倒是我没想到的。"
他摸了摸鼻子,心想这算不算最早的"公司加农户"模式?
正说着,院门被推开,二队长媳妇张婶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翠花啊,听说你们收鸡?我家那五只也肥了,明儿给看看?"
岳母陈翠花刚要答应,秦宇连忙上前:
"张婶,明天可能不行,这批送城里还不知道啥情况。要不这样,您先养着,等后天的下一批,我让卫东哥提前通知您。"
张婶撇撇嘴:
"那可得说话算话啊!"
她眼睛一转,凑近秦宇,
"小秦啊,听说你家鸡雏长得特别快?能不能卖我几只?价钱好说!"
秦宇心里"咯噔"一下。系统孵化箱出品的鸡雏确实长得快,但这秘密可不能外传。自己保证生态鸡还来不及呢。
他故作镇定地笑笑:
"张婶,我那鸡雏都是试验品种,可娇气,不一定适合家家养。这样,我熟悉县里良种场的王志高,他那儿的鸡雏不错,我帮您联系?"
张婶将信将疑地走了。秦宇转身就往外跑:
"我得赶紧联络下王志高!"
老宅里,王志高正准备收龙虾:
"哟,秦老师,这一段可少见。"
秦宇喘着气:
"王哥,江湖救急!村里现在家家要养鸡,都盯上我那儿的鸡雏了。我自己还不够呢,我想着,你能不能多送几批?"
王志高眼睛一亮:
"好事啊!我这儿正愁销路呢。要多少?"
"先来五百只吧,按老价格。"秦宇盘算着。
"五百?"王志高瞪大眼睛,"你确定?"
秦宇点头:"只多不少。不过有个条件,你得亲自到村里送,顺便给乡亲们讲讲饲养方法。"
王志高乐得合不拢嘴:
"成!明儿我多带点,多跑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王志高蹬着满载鸡雏的三轮车刚到村口,就被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围住了。
"王技术员,给我家留十只!"
"先给我家的,我家的鸡窝都准备好了!"
"别挤别挤,都有份!"
王志高哪见过这阵仗,脸涨得通红,手忙脚乱地收钱递鸡雏。等秦宇闻讯赶来时,五百只鸡雏己经卖得差不多了。
"秦、秦哥,"
王志高擦着汗,声音都哆嗦了,
"别的村几乎不去了,看样子一天送两次也卖不及了,这也太吓人了!我明天得多拉点来。"
秦宇拍拍他肩膀:
"习惯就好。对了,以后这一星期你每天来两次,我让建国哥帮你维持秩序。"
晚上,秦宇和妻子柳芳菲盘腿坐在炕上数钱。柳芳菲拨弄着算盘,眼睛亮晶晶的:
"当家的,照这么下去,光收鸡这一项,一个月就能赚一百多呢!"
秦宇却皱着眉头:
"小菲,多少都是村里的,你不怪我?”
“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咱要真再有孩子,就当给孩子修福积德了。”
“好,妻贤夫祸少,我现在担心的是,咱们鸡雏的事。今天张婶又来了,非要买咱们的鸡雏不可。"
柳芳菲放下算盘,握住丈夫的手:"要不...咱们少量卖点?"
"不行,"秦宇坚决摇头,
"咱们出品的鸡雏生长速度是普通鸡的两倍,三个月就能出栏。这要是传出去,非得惹出大麻烦不可。"
柳芳菲咬了咬嘴唇:
"那怎么办?乡亲们现在养鸡热情这么高..."
秦宇沉思片刻:"只能靠王志高了。看他能不能多供应些鸡雏。另外..."
他眼睛一亮,
"咱们可以办个养鸡培训班!你娘和两个哥哥现在也算有经验了,让他们教乡亲们怎么科学养鸡,提高普通鸡的生长速度。"
柳芳菲连连点头:
"这主意好!我娘肯定乐意。"
第二天中午,秦宇正在养鸡场里检查新一批鸡雏,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喧哗。他走出去一看,王志高被七八个妇女围在中间,三轮车上的鸡雏笼子空空如也。
"秦哥!
"王志高像看到救星一样冲过来,
"今天带的三百只,十几分钟就抢光了!张婶非要我明天给她留二十只,我说没那么多,她差点把我衣服扯破了!"
秦宇忍俊不禁:
"看来你厂家得扩大生产了。"
王志高苦笑:
"哪有那么容易?种鸡就那么多...对了,
"他压低声音,
"秦哥,你那儿的鸡雏到底有什么秘诀?怎么乡亲们都说比我的好?"
秦宇心里一紧,面上却不显:
"哪有什么秘诀,就是饲料配比科学些。这样,我把绝户计教给你,你试试?"
王志高将信将疑,但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
“什么绝户计?”
“就是把小公鸡阉割了。增长速度加快,出栏时间缩短,饲料转化率提高。”
“这也行?这可真是绝户计。那技术方面咋办?咱可没这么养过鸡。”
秦宇笑着说:
“技术问题我来教你。我这段时间一首在学习研究,会定期给大家培训,从鸡舍搭建、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治,都可以教给你,你赚你该赚的,”
秦宇顿了下,
“但你要给大家做好服务,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你堂哥也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咱们购买优质的鸡苗和设备。”
“谢谢秦哥,”
王志高闻弦歌而知雅意,他也站出来大声道:
“乡亲们,我在外面跑生意,知道市场需求。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慢慢好了,对吃的讲究也多了,咱们养的这种散养土鸡,在城里可受欢迎了。咱们建个互助合作社,只要咱们把质量把控好,根本不愁卖。”
秦宇看见,几个年轻人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报名!"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来。
"我也报!"
"算我一个!"
村里的养鸡大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鸡舍林立,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然而,好景不长,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乌云般笼罩了整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