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ESPN的访谈首播间里,冷白色灯光在科比·布莱恩特的眉骨上投下锋利的阴影。他盯着镜头,手指无意识地着球衣袖口的总冠军刺绣——那是2002年夺冠时的纪念款,如今却被媒体称为“王朝最后的遮羞布”。
“科比,湖人己经遭遇八连败,球迷们都在问——这支球队到底怎么了?”主持人的问题像一把钝刀,切开了表面的平静。
科比的 jawline 绷紧,喉结滚动着咽下即将出口的脏话。他想起三小时前陈霄的叮嘱:“盯着镜头三秒,然后看向地板——像极了被现实击垮的样子。”
“我们在重建。”他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沙哑,“但重建不该是放弃胜利的借口。”
“有消息称,管理层限制了你的出场时间和战术地位,这是真的吗?”主持人递上一份数据单,“你的场均出手数比上赛季减少4.7次,末节使用率暴跌23%。”
科比的目光扫过数据单,陈霄提前准备的“错误数据”让他险些笑场——实际他的末节使用率是42%,比上赛季还高5%。“我只关心如何赢球,”他突然提高音量,“但当你的中锋在关键时刻‘拉伤’腹股沟,当你的控卫把球传给对手,胜利就像手中的沙——”他摊开手掌,“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首播间的空气凝固了。摄像机捕捉到科比无名指上的总冠军戒指在灯光下闪烁,却照不亮他眼底的阴云。“管理层说这是为了未来,”他冷笑一声,“但我的未来,是现在。”
三十公里外的湖人办公室,陈霄盯着实时转播画面,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当科比说出“管理层”三个字时,他按下遥控器,电视画面切换到乐透区概率实时监控——数字正在疯狂跳动:68%→72%→75%。
“经理,科比的发言己经登上推特热搜第一。”助理递来平板电脑,满屏都是“科比怒斥管理层”的标签,“ESPN预测我们获得前三顺位的概率提升至78%。”
陈霄点头,目光落在战术板上的“舆论引爆点”清单——“科比失控”的条目下,红色对勾格外醒目。他调出科比专访的逐字稿,在“中锋拉伤”的关键词上画圈——这是为明天姚明“再次受伤”的新闻埋下的伏笔。
访谈间内,科比突然起身,球衣带过面前的麦克风发出刺耳的电流声。“抱歉,”他扯了扯领口,“我现在只想去训练馆,投进1000个球。”
主持人抓住最后机会:“如果管理层坚持摆烂,你会申请交易吗?”
科比的脚步顿在门口,背对着镜头露出冷笑。他想起陈霄说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让乐透区概率突破80%。”
“我来湖人时,承诺要赢下至少五座总冠军。”他转身时,戒指在灯光下划出锐利的弧线,“现在,我只看到管理层在计算乐透区的概率——而我,是他们赌桌上的筹码。”
说完,他推门而出,黑色风衣在地面拖出沙沙的声响。走廊尽头,湖人跟队记者举着摄像机冲过来,恰好拍到他砸开自动贩卖机、抓起功能饮料的画面——易拉罐拉环崩飞的瞬间,他的表情像极了被激怒的困兽。
深夜的斯台普斯中心,陈霄站在球员通道,听着训练馆内传来的篮球撞击声。科比正在进行“愤怒训练”,每进一球就对着空旷的看台怒吼,回声在穹顶下久久不散。他摸出手机,给姚明发去短信:“明天对马刺,第三节你要在邓肯面前‘连续三次黄油手’——赛后接受采访时,记得说‘我还在适应NBA的对抗’。”
远处,科比的怒吼突然变成低哑的笑声。陈霄知道,那个在镜头前扮演“失控巨星”的科比,此刻正在用篮球与自己对话——每一次砸向地板的运球,都是对未来冠军的宣誓。
当天深夜,NBA官网更新乐透区概率:洛杉矶湖人以79.3%的概率稳居前三,其中获得状元签的概率达到28.7%——这是自1996年选中科比以来,湖人从未有过的“高顺位希望”。而在陈霄的备忘录里,下一条计划己经写下:“11月8日,泄露‘科比与巴斯家族秘密会议’的假消息,将舆论争议推向顶点。”
凌晨三点,陈霄路过荣誉室,玻璃柜里的五座总冠军奖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停住脚步,目光落在2002年奖杯底座的“SHAQ & KOBE”字样上——那个被科比用胶带覆盖的名字,此刻在阴影中若隐若现。
手机震动,是科比发来的训练视频。画面里,他正在练习底角三分,每进一球就对着镜头比出“1”的手势——那是在提醒陈霄,距离2005年选秀,还有268天。
陈霄关掉视频,嘴角扬起一丝弧度。当全联盟都在为湖人的内讧唏嘘时,没人知道,科比的每一声怒吼、姚明的每一次“失误”,都是陈霄手中的棋子,正在棋盘上摆出一个令对手胆寒的阵型。而那个被无数人嘲笑的“摆烂赛季”,终将在2005年6月28日的选秀夜,成为紫金王朝复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