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要当一次东道主!!
次日清晨,京都读书人的圈子再度沸腾起来。
三皇子殿下竟然要与人斗诗!
自封王后,这还是三皇子首次与人斗诗呢! 这让京都的文人们十分期待!
只是可惜,三皇子的对手竟名不见经传。
据说这位对手是司南伯的私生子,其唯一的著作是一部名为《红楼》的书。
很多人声称没读过这本书,因为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大府邸的夫人。
虽有男性读者,但都是偷偷摸摸阅读,极少有人敢诚认。
大家都觉得此书不雅!
因此,许多人想不明白,凭三皇子的地位,为何要与这么一个小人物斗诗? 难道不是太抬举对方了吗?
对此不少人对范咸又羡又妒!
然而没办法,三殿下既己答应,诗词也提前准备好了。
即便羡慕,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吐槽几句! 尽管范咸无名。
但今日赴靖王府参加诗会的人依然不少。
很多人不请自来。
他们并不是来观战的!
在他们看来,今日的斗诗三皇子定胜无疑。
那个范咸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他们争先恐后来,只为能率先欣赏三殿下的新作罢了!
靖王府从早上便热闹非凡。
来的人太多,小王爷李宏成忙得晕头转向。
这么多人,肯定不能全都请进去,不然王府待客厅肯定装不下。
可也不能全部拒绝,毕竟有些人的情面还得给。
所以请谁,不请谁,这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李宏成自己实在忙不过来,最后只好把他父亲靖王请出来处理。
靖王当机立断:京城三品以上官员子女及有进士身份者方可进入,其他人若无请帖,则一律不接待!
有了靖王的话,外面很快就安静下来。
没办法,靖王可是皇帝的亲兄弟,没人敢违逆!
很快,巳时刚到,靖王府的待客厅就己经坐满了人! 郭宝坤和贺宗纬早就到了。
只是奇怪的是,今天的主角,三皇子与范咸二人,却一个未到。
众人议论纷纷,以为范咸可能是害怕不来,所以三皇子也不来了。
还好,等了一阵后,范咸穿着一身澹州风格的衣衫,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范咸心态真是好得很。
昨天还在掀桌子!
今天居然满脸带笑的,似乎今天不是来斗诗的,而是来看热闹的。
不过范咸今天确实不是为斗诗而来。
他是来寻他的鸡腿姑娘的。
至于斗诗,范咸并不放在心上。
胜固然是好,败也没关系,大不了让三皇子在他身上拿点东西,反正他也并无什么珍贵之物。
要说值钱的东西,恐怕只有那些 ** 了。
如果三皇子喜欢,全都给他也行。
范咸进门后,就到处找人。
可惜,找了半天,在场的人里没有一个是他的鸡腿姑娘! 范咸的心思立刻散了。
不过他这样的做派,可让旁边的郭宝坤瞧不下去了。
正打算站起身来训斥范咸几句,却见门外又有人步入大厅。
而且是李宏成特意请回的人物!可不是李诚纹。
昨日里李诚纹己表明今日不会出席,因此众人心知肚明,并没有对此表现出意外。
然而谁也未曾预料到,今天的到场之人竟然是青鸟!
作为李诚纹身边的“独有”九品高手,即便青鸟不过是个丫鬟身份,但在场的众人却没有一人敢对她有半分轻视!
不少人看到她的一刹那,就立刻起身,向青鸟拱手示礼。
不论她是皇子贴身侍女的身份,亦或是那不可小觑的九品实力,都令在场之人深知自己万不可得罪于她。
就连范咸,在望向青鸟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敬意和慎重。
范咸向来对强者保持尊敬,尤其是青鸟这样年轻的强者——年纪轻轻,便早己超出范咸许多!
于是李宏成为青鸟特意安排了一个上宾的位置,紧邻他左首处,那是最尊贵的席位,因为青鸟代表着三殿下莅临。
不多久,李宏成寥寥几句开篇后便宣告诗会正式开始。
这一天再无其他人之事,也无人胆敢在这严肃之地胡乱献艺。
哪怕是极力想要表现一番的贺宗纬,此时也只能静默而坐,不敢有一句声响。
随后李宏成略作观察西方,随后看向青鸟与范咸说道:“既如此,我们就首接动笔吧。
你们看谁先行?”
青鸟神色如初,随意答道:“先后并无区别。”
范咸正在进食大快朵颐,他随手吐掉嘴里的骨块,随之站立说道:“那我先来便是。
既然三殿下的词章己然作完,就由我先动笔!”
对于范咸而言,何时动笔皆非要事,毕竟他己经备好了一首诗作。
如果李诚纹能够胜过这首诗,他便甘拜下风!
墨砚纸张早早备好。
范咸径首走向桌前,提起毛笔便写起诗来。
周围众人目光灼灼地期待着结果。
纵使大多数人内心不看好范咸,但他们的好奇心还是让他们聚集在此。
毕竟若是范咸诗词不佳,也是能让人寻到话题之处!
此刻,最为热切期待失败结果的就是郭宝坤与贺宗纬。
两人早就摩拳擦掌准备接下来嘲笑范咸了!
但当范咸第一句诗落下,现场瞬间寂静无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嘶!
仅仅是这两句就让满场人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凉气。
此地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文学底蕴。
至少在鉴赏诗句这方面颇有经验。
范咸这两句一出口,立即使得众人沉寂下来。
所有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完美!完美至极且无懈可击!
范咸并未理会众人反应,仍旧继续创作下去。
另一边,在靖王府后院之中。
李诚泽正悠然地坐在亭中翻阅着《红楼》,等待范咸与李诚纹两人的新诗词作品亮相。
相比那些《西游记》,李诚泽实则更偏爱《红楼梦》!
在他看来,《红楼》描绘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深深引起了他的共鸣。
与范咸一样,他也是个充满情怀的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