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做仙人
我在大秦做仙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秦做仙人 > 第70章 利益驱动生嫌隙,格物体系现裂痕?

第70章 利益驱动生嫌隙,格物体系现裂痕?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秦做仙人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5208
更新时间:
2025-05-14

清玄精心构建的“格物”体系,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和外部的政治风波后,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但暗流涌动的平台期。

各项技术研发在稳步推进,人才培养也初见成效。

然而,随着“格物学”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权力变迁,也开始在体系内部,引发一些微妙的嫌隙和潜在的裂痕。

这种嫌隙,首先体现在“格物司”内部不同署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利益冲突上。

工造署无疑是目前最“财大气粗”的部门。

改良钢铁、水泥、玻璃这三大“支柱产业”都归其管辖,不仅是国家重点工程(如驰道、军械)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尤其是玻璃器皿)甚至开始产生可观的利润(主要来自皇家采购和少量官方贸易)。

署令公输墨和副署令石齐虽然一个偏重机械,一个偏重材料,但配合默契,将工造署打理得井井有条,权力也随之膨胀。

军器署则因为神臂弩和异火的成功而地位显赫,首接与军方高层对接,经费充足,保密级别也最高。

但他们对工造署提供的改良钢铁质量和数量时有抱怨,也希望能获得独立研发和生产关键材料的权力。

农桑署虽然掌握着关乎国本的“仙粮”推广和农业技术,但相比之下,油水最少,权力也相对较小。

大壮虽然勤恳踏实,但在与其他署争夺资源和话语权时,往往处于下风。

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支持,用于良种选育、水利设施改造(需要工造署配合)等。

新成立的医工署,在芸娘的带领下虽然声望日隆,但在经费和人员编制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环。

她们研发改良的药物和器械,往往因为成本或认知问题难以大规模推广。

芸娘希望能获得更多独立的研发经费和官方认可,将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真正建立起来。

同样新成立的丹鼎格物所,则最为神秘,也最受争议。

它由清玄亲自监督,进行着最前沿(也可能是最危险)的化学和材料学研究。

虽然偶有成果(比如提炼出更纯的酒精、发现了某些矿物的催化作用等),但尚未产生能与钢铁、水泥媲美的巨大效益,因此也常常被质疑“耗费巨大,不务正业”。

这种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倾斜和发展不平衡,自然会引发一些内部矛盾。

公输墨的机械组希望能优先获得最好的钢铁用于制造精密构件,而石齐的材料组则希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合金或耐火材料的研发上;

农桑署需要水泥修水渠,但工造署可能优先供应给驰道工程;医工署想要推广卫生观念,却可能因为触犯了某些祭祀传统或药商利益而受阻……

虽然有赵文居中协调,清玄也会时常出面平衡,但利益驱动下的小摩擦和小团体意识,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滋生。

更让清玄感到忧虑的是,这种嫌隙不仅存在于部门之间,甚至开始蔓延到他最核心的几个弟子身上。

公输墨才华横溢,年轻气盛,在机械和军工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自信心极度膨胀。

他有时会觉得石齐过于保守,芸娘的研究“不着边际”,甚至对清玄的某些“玄学包装”也开始产生一丝不以为然(他更相信自己推导出的力学和结构原理)。

他渴望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快的研发速度,有时会为了项目进度而“不拘小节”,甚至绕过赵文首接向军方或李斯汇报。

石齐则为人稳重,经验丰富,但也相对保守。

他对公输墨有时过于激进的试验和对材料性能的极致要求感到担忧,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他对芸娘的“化学炼丹”也持保留态度,更相信传统的矿物冶炼经验。

他虽然对清玄极为敬重,但有时也会固守自己熟悉的领域,不太愿意接受跨界的合作。

芸娘心思细腻,善良聪慧,在医药和生化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

但她毕竟是女子,在男性主导的官场和技术圈子里,常常感到无形的压力和掣肘。

她希望能获得更多资源和认可,将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真正发展起来,但她的研究周期长,见效慢,常常难以获得像工造署、军器署那样立竿见影的政绩,这让她有时感到沮丧。

大壮忠诚憨厚,是清玄最信任的人,但也因此常常被卷入各种纷争。

他既要努力完成农桑署的任务,又要帮清玄处理一些府内外的杂务(甚至包括安保),还要在其他几位师兄弟(师姐妹)之间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他虽然毫无怨言,但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和委屈。

这些核心弟子之间的性格差异、专业壁垒、以及因地位和资源分配而产生的微妙竞争,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公开冲突的地步,但己经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暗礁,给“格物”体系的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

清玄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

他知道,任何一个团队在发展壮大后,都难免会出现内部矛盾。

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管理。

他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

比如,定期组织各署负责人和核心学员召开“格物研讨会”,交流进展,分享经验,协调资源,共同解决跨领域的技术难题。

他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组成联合项目组,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比如让材料组和机械组合作开发更轻便坚固的弩臂材料,让生化组和农桑署合作研究生物农药)。

他还更加注重“思想建设”,在“太傅讲堂”上,不仅传授知识,也开始强调“格物者”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以及服务帝国、造福万民的共同目标。

他试图用一种更高的理想和使命感,来淡化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纷争。

同时,他也开始培养备用人才梯队。

在核心弟子之外,他有意识地发掘和培养更多有潜力、品行端正的年轻学员,让他们参与到更重要的项目中,给予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备份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

他甚至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建立一套更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体系,来规范各部门的运作和人员的行为,赏罚分明,以制度来约束人性?但这又可能扼杀创新活力,并且会触及更敏感的管理权限问题……

清玄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园丁,不仅要辛勤地播种、浇水、施肥,还要时刻留意修剪枝丫、防治虫害、疏通根系,才能保证这棵名为“格物”的大树能够健康、茁壮、平衡地成长下去。

这其中的难度和心力消耗,丝毫不亚于应对外部的政治风雨。

就在他为此费心劳神之际,一个来自宫廷的消息,让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内部的事务,将注意力再次转向了那位高深莫测的帝王。

始皇帝下旨,要在骊山,为自己修建一座规模空前、极尽奢华、并且要融入“格物奇术”的……陵寝!

并明确要求,由“护国仙师”清玄,亲自参与规划设计!

骊山陵!

这座历史上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充满了神秘和争议的超级工程,终于还是……要来了吗?

而这一次,有了“格物学”的加持,它又将变成怎样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存在?清玄,又该如何应对这道避无可避的圣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