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 第2章 舌战群儒:弱冠论政震长安

第2章 舌战群儒:弱冠论政震长安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4306
更新时间:
2025-04-30

1,太学舌战群儒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 180 年)冬,长安太学的青铜编钟在雪雾中嗡鸣。22 岁的贾谊抱着一卷渗着墨香的《天下困局图》,青衿下摆还沾着未央宫前殿的积雪。他踏过结冰的甬道,腰间断玉与竹简相撞,发出清越而破碎的声响 —— 那是洛阳城墙上摔碎的楚式玉佩,如今用麻线勉强系在腰间,像极了这个新旧交替时代的隐喻。

“砰!”

太学讲堂的木门被推开,寒气裹挟着一位衣袂飘飞的少年。老博士公孙臣正在讲授《周礼》,抬头时惊见贾谊臂弯里的羊皮地图,朱砂圈点的关东诸侯封地如鲜血般刺目。

“竖子无礼!” 公孙臣的拐杖重重敲击地面,“太学乃圣贤之地,岂容你携邪图惑众?”

贾谊置若罔闻,将地图在楠木案上展开。图中,代地、齐地、淮南国的疆域用粗线勾勒,占去帝国版图的三分之二,而长安所在的关中不过弹丸之地。“诸位请看,” 他的指尖划过代地标记,“匈奴骑兵从代地南下,旬日可至长安;齐王刘襄屯兵二十万,粮草足以支撑三年混战。这便是我大汉的‘天下困局’!”

胶东儒生王恢拍案而起:“我朝以孝治天下,诸侯皆陛下宗亲,焉能比作暴秦列国?”

“宗亲?” 贾谊冷笑,从袖中抽出竹简,“淮南王刘长私铸铜钱、豢养死士,上月竟在封地用天子车驾!这不是暴秦列国,是什么?” 他忽然提高声调,“周室分封八百诸侯,结果如何?平王东迁时,勤王的只有秦国一匹瘦马!”

公孙臣剧烈咳嗽,须眉颤动:“住口!你竟敢将我汉家宗室比作周室衰微?”

“非我敢比,乃形势比之!” 贾谊抓起案头的黍米,“诸侯封地内,农人辛苦一年,七成粟米要缴给封君,三成还要用来换劣币缴税。请问公孙博士,这样的‘宗亲’,与虎狼何异?” 他松开手指,黍米如泪滴般坠落,“臣请‘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非为削弱宗室,乃为保全宗室!”

讲堂死寂。年轻儒生们盯着地图上的诸侯疆域,有人悄悄在袖口记下 “裂土分疆” 西字。公孙臣忽然抓起竹简砸向贾谊,苍老的声音里带着恐慌:“商鞅酷法亡秦,你欲重蹈覆辙乎?”

“商鞅亡秦?” 贾谊接住竹简,“亡秦者,非商鞅之法,乃秦二世不行仁政!今陛下若行‘法’于权贵,施‘仁’于百姓,便是‘王霸之道’!” 他展开另一卷竹简,“使诸侯王各以次受其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如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方能‘亲亲而不相危’!”

忽然,一阵狂风卷开窗纸,雪粒扑在地图上的淮南国标记。贾谊望着窗外凋零的柏树,想起洛阳东门的饿殍,声音陡然低沉:“若再因循守旧,恐怕下一个‘田横五百士’,就会出现在长安城外!”

2,宣室对策惊帝王

夜漏三更,宣室殿的龙涎香混着药味。汉文帝刘恒斜倚在熊皮毯上,案头摆着贾谊的《治安策》,“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八字被朱砂圈了又圈。殿外,宦者提着灯笼走过,光影在贾谊脸上切割出棱角分明的剪影。

“贾生以为,朕该先做耕夫,还是先做天子?” 文帝放下竹简,目光落在贾谊补丁摞补丁的袖口上。

贾谊叩首在地,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陛下可知,尧帝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故能得天下之心;桀纣坐拥酒池肉林,却失天下之望。” 他抬头,烛火在瞳孔里跳动,“今关中粟米贵如珠玉,洛阳流民枕藉于路,陛下若不做‘耕夫’,便做不得‘天子’。”

文帝沉默,手指着案头的劣币。那是太中大夫邓通进献的 “五铢钱”,用指甲轻刮便露出铅芯。“列侯们说,‘重农抑商’是与民争利。” 他忽然笑了,笑容里带着疲惫,“他们口中的‘民’,怕是只包括南阳程郑、蜀郡卓氏吧?”

“正是!” 贾谊膝行向前,“臣暗访洛阳粮市,程郑用劣币以一石粟米换农人五石新粮,再以官价售予朝廷,一转手便获暴利。陛下请看 ——” 他呈上《粟米轻重论》,竹简上画着粮价波动曲线,“若推行‘贵粟政策’,百姓纳粟可拜爵,商人囤积无利可图,方能‘使天下人皆归于农’。”

殿外传来更夫打西更的梆子声。文帝起身,在殿内踱步,金冠上的旒穗扫过贾谊的《权贵法制疏》:“薄昭前日送来黄金千两,说要为朕修宗庙。你说,这宗庙该修,还是不该修?”

“该修。” 贾谊首视文帝,“但该用商人的黄金修粮仓,用列侯的铜山铸官钱。” 他摸出腰间断玉,“当年楚国贵族佩玉击鼓,却亡于秦的耕战之法。今陛下若让列侯子弟入太学读《商君书》,而非沉溺于钟鸣鼎食,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文帝忽然停步,目光落在贾谊腰间的断玉上:“这玉佩......”

“乃祖父遗物,楚国覆亡时碎于战乱。” 贾谊解下断玉,放在《治安策》上,“玉碎尚可补,国裂不可复。陛下若怕得罪权贵,这‘众建诸侯’之策,便永远只是竹简上的空文!”

烛花突然爆响。文帝抓起案头的皇冠,猛地扣在《权贵法制疏》上:“明日朝会,朕要你随侍左右。列侯们不是爱说‘亲亲之道’吗?你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讲讲‘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贾谊叩首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战鼓。他知道,这顶皇冠下的抉择,不仅关乎他一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大汉帝国的未来。腰间的断玉在暗影里泛着幽光,仿佛在诉说着旧时代的覆亡与新时代的胎动 —— 而他,正是那个在新旧之间缝补裂痕的人。

宣室殿的晨光里,贾谊拾起《天下困局图》,看见雪粒正落在淮南国的标记上,渐渐模糊了边界。他忽然想起太学讲堂外的柏树,历经寒冬仍倔强地抽出新芽。或许,这就是他的使命:在冰雪中埋下种子,等待春天的阳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