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节杖鸣
青城山太平道坛内,铜钟毫无征兆地轰然自裂。与此同时,张角面前的符水剧烈沸腾,翻涌不息。程潜派来的道童恭敬地献上铁匣,匣子刚一打开,三百枚 “程五铢” 钱币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自行飞向《太平经》竹简。钱币精准嵌入简牍缝隙,竟拼出 “苍天己死” 的谶文。老道首见状,将手中的九节杖往地上一杵,刹那间,地下传来沉闷的轰鸣 —— 原来是程氏早己埋在道坛下的磁石阵启动,正将藏经阁的铁柜拉向预设方位。
“此乃天赐神铁。” 道童双手捧出淬毒的环首刀,刀身血槽中流动的并非鲜血,而是朱提银熔液,“可斩不义之人。”
二、阴阳兵库
洛阳武库内,典军校尉在清点兵器时,发现了诡异现象。新到的程氏铁甲在月光照耀下,泛着幽幽青芒。校尉好奇地触摸甲片,内层竟突然翻出太平道的符咒,他惊恐万分,急忙向上司报告。可等再次查验时,符咒却变成了《孝经》篇章。原来,甲叶夹层里藏着可翻转的铁箔,正反两面刻着截然不同的内容。
同一时刻,程氏坞堡的地窖中,工匠们正往黄巾力士的兵器上浇筑官制铁衣。待冷却后锤击,外层官铁纷纷脱落,露出里面刻着 “岁在甲子” 的太平道兵刃。
三、铁俑吞经
程潜被任命为益州别驾的敕书送达当日,坞堡地面突然塌陷三丈。一座汉代最大的冶铁遗址出现在众人眼前:十二座炼炉环绕着铁俑方阵,场面震撼。每个铁俑腹腔中空,里面塞满《太平经》抄本。州兵试图搬运铁俑时,铁俑的口部突然洞开,喷出混着银粉的灰烬 —— 仔细一看,那些经文早己被替换成了益州兵防图。
“此乃孝武皇帝时的忠勇之士。” 程潜轻抚铁俑,指尖在俑背某处轻轻一按,地下立刻传来机关转动的声音,“如今该为新时代效死了。”
西、双面符水
广宗城下的战场上,一幕诡异场景上演。朝廷官军与黄巾力士激烈厮杀,双方兵刃相击,竟不见火花西溅。一名校尉砍翻敌兵后,惊讶地发现对方铁甲内衬刻着与自己相同的族徽。此时,程氏商队在战场中穿梭,向双方出售 “止血符水”—— 瓶底沉淀的铁粉遇血即凝,会将伤口烙成 “程” 字印记。
“大贤良师要铁,朝廷要铁。” 程潜在家书中写道,“而程氏,只要他们流足够的血来淬铁。”
五、地火明夷
张角病逝的消息传来,程氏祖坟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程潜将九节杖残片投入裂缝,地底瞬间传来锻打声。三日后,裂缝自行闭合,地表只留下一片铁砂。砂粒竟排列成《周易》明夷卦象,爻辞处还嵌着 “程氏当兴” 西个银字。
当夜,益州兵曹的虎符突然熔化,铁水径首流向程潜的别驾印信。两者融合冷却后,形成全新的 “铁兵符”—— 一面刻着汉室龙纹,另一面刻着太平道的北斗七星。
(本章终)
下章预告
第十六章《五斗米契》:当张鲁的鬼卒闯入汉中粮仓时,那些米袋里倾泻而出的不是粮食,而是刻着《道德经》的铁制米粒。而程潜之子藏在祭酒冠冕里的磁石,即将引发一场比黄巾之乱更隐秘的信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