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俑诵表
成都武侯祠的深夜,诸葛亮手中的羽扇突然指向西北。
程氏祖陵的三百铁俑同时震颤,锈蚀的唇齿间传出《出师表》的诵念声。程霸掀开祭坛石板,露出下面正在组装的元戎弩原型——弩机核心竟是一枚放大百倍的"程五铢",钱孔中延伸出的铁线正操纵着所有铁俑的关节。
"丞相可知何谓'通货殖'?"程霸叩击弩身,铁俑的诵经声立刻转为《隆中对》的段落,"商道即兵道。"
二、连船遗计
长江水寨的沙盘前,程霸洒下一把铁砂。
砂粒在磁石板上自行排列,组成铁索连船的阵型。诸葛亮刚拈起一粒细看,砂芯突然爆开,露出里面刻着"东风"二字的铁片。"曹军水师不过如此。"程霸转动沙盘机关,铁砂船阵突然全部沉底,"但若在赤壁用此计..."
羽扇突然停滞。沙盘边缘,几粒漏网的铁砂正拼出"程氏锦"三字——这正是诸葛亮急需的北伐军资来源。
三、钢衣卫现
蜀郡太守府的点兵场上,寒光刺痛了使者的眼睛。
程霸的"铁衣卫"正在演武,百炼钢刀劈开十层铁甲后,刀身浮现出《八阵图》的纹路。更骇人的是,当卫队变阵时,铠甲缝隙间喷出银粉,在空中凝成荆州地形图。
"此刀用朱提银矿淬火。"程霸将佩刀递给诸葛亮,刀柄暗格弹出一卷蜀锦,"正如蜀锦,刚柔并济。"
锦缎展开时,上面的纹样竟与元戎弩设计图完美吻合——那些看似装饰的菱格,实则是弩机零件的尺寸标注。
西、弩藏金铢
北伐军械库中,一名校尉发现了诡异现象。
新造的元戎弩在月圆之夜会自行上弦。当他拆开弩机,发现齿轮间卡着枚"程五铢"。更可怕的是,这枚钱币正在缓慢变形——钱文"五铢"渐渐凸起为"克复"二字。
消息传到成都时,程霸正在铸新钱。他随手将校尉送来的"异钱"投入熔炉,铁水顿时显出洛阳皇宫的轮廓。"丞相要的是中原。"程霸对长子低语,"而程氏要的,是掌控这场战争的'货殖之道'。"
五、锦囊铁契
诸葛亮出师前夕,程霸献上七只铁铸锦囊。
"临阵开启,可抵十万兵。"他轻叩第一个锦囊,囊缝渗出银线,在空中组成曹魏粮道图。当丞相手指触及第二个锦囊时,囊内突然传出铁俑诵《后出师表》的声音——正是当年程氏祖陵里的腔调。
最后一个锦囊始终未开。首到五丈原秋风吹散将星,亲兵才发现锦囊内层刻着小字:"若遇不测,熔此囊可得三千铁骑"。而囊芯,正是当年沙盘上那几粒预示赤壁的铁砂。
(本章终)
下章预告
第十八章《江州铁锁》:当东吴水师逼近白帝城时,程霸埋在长江底的"铁龙"突然苏醒。而那些用蜀锦包裹的元戎弩箭,每一支都藏着足以颠覆三国格局的商业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