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穿越成死囚逆风翻盘当皇帝
特警穿越成死囚逆风翻盘当皇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特警穿越成死囚逆风翻盘当皇帝 > 第88章 一纸盟约

第88章 一纸盟约

加入书架
书名:
特警穿越成死囚逆风翻盘当皇帝
作者:
陈家三少爷真帅
本章字数:
5320
更新时间:
2025-05-28

开丰元年正月十五,燕京的雪梅灯笼将护城河映成赤色。林缚站在紫禁城奉天殿的露台上,看着下方百姓举着土豆花灯游行,火铳齐射的轰鸣与喧天的锣鼓声交织。乌兰娜披着绣满银线雪梅的披风,将一杯马奶酒递到他手中:“西京传来消息,崇祯在西安文庙摔了孔夫子牌位。”

“他这是急眼了。” 林缚望着手中的酒杯,酒液中倒映着奉天殿匾额上的 “开丰” 二字,“传旨给西京百姓:凡在庆朝治下开垦荒地者,每亩再赠铁犁半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拆除宫墙的工匠,“再让人把宫廷里的金丝楠木拆了,给百姓盖粮仓。”

三日后,西京长安宫的内阁会议一片死寂。崇祯皇帝盯着奏疏中 “庆朝治下无饥民” 的字样,突然将奏疏摔在首辅李建泰脸上:“无饥民?朕的西京城里,每天都有百人饿死!”

李建泰弯腰捡起奏疏,触到纸页间夹着的土豆干 —— 那是庆朝商队昨日抛入长安城的 “宣传单”。“陛下,庆军的均田令……” 他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御林军统领闯入:“陛下,城门守军与领粮百姓发生冲突!”

“又是领粮!” 崇祯抓起案头的玉如意砸向柱子,如意碎成两半,露出里面填塞的金丝 —— 那是用克扣的军饷熔铸的。“传旨:谁敢抢粮,斩!”

“陛下不可!” 李建泰扑通跪地,“百姓己饿了三日,再杀,怕是要……”

“那就让他们去燕京!” 崇祯的声音带着绝望,“反正林缚那贼子要收买人心,就让西京的饥民都去投奔他!”

当天夜里,西京南城门突然洞开,数千饥民举着火把涌出城去,火把上绑着用树枝削成的雪梅标记。守城士兵看着百姓腰间的 “庆” 字布条,竟无一人阻拦 —— 他们的家人,也在饥民队伍中。

消息传到燕京,林缚正在批示《火器屯田一体化方案》。他看着沈雁冰送来的流民路线图,指尖在 “潼关” 标记上停顿:“通知潼关守军,开放粮仓,登记流民户籍。” 他转头对苏隐娘说,“给每个流民发五斤土豆种,告诉他们,开春就能种。”

“大人,这是在给西京朝廷打脸。” 苏隐娘提醒。

“不是打脸,是救命。” 林缚摸出火铳,枪管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等这些流民在庆朝土地上扎根,西京就真的成了孤城。”

开丰元年二月初一,《燕京和约》签订仪式在潼关举行。崇祯皇帝派来的使者捧着金册,看着庆朝士兵用火铳在界碑上刻雪梅标记,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贵朝要求保留皇室祭祀权,我家陛下准了。” 使者的声音干涩,“但这每年十万石粮食……”

“粮食会按时送到,” 林缚的火铳靠在界碑上,“但西京必须开放三个通商口岸,允许庆朝商队自由出入。” 他指向远处正在耕地的流民,“你看,他们己经在种庆朝的土豆了。”

使者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流民们用庆朝发的铁犁翻地,土块中埋着卵形的土豆种。一名孩童捡起掉落的铁犁零件,兴奋地喊:“爹,这上面有雪梅!”

签约当晚,西京朝廷的密使潜入庆朝大营。“我家陛下说了,” 密使压低声音,“只要庆王肯出兵剿灭李闯,西京愿割让河东三郡。”

“李闯?” 林缚冷笑,“你们连自家百姓都剿不了,还想让我去剿流民?” 他忽然想起沈雁冰的密报,李闯的流民军正在河南分发庆朝的《屯田手册》,“回去告诉崇祯,管好自己的粮仓,别操心别人的地盘。”

送走使者后,乌兰娜走进大帐:“东林党在江南征集了三十万石粮食,说是要‘勤王’。”

“三十万石?” 林缚展开江南漕运图,“沈雁冰的暗卫己经控制了洪泽湖粮道,他们的粮食,怕是到不了西京。” 他顿了顿,“通知女真部落,准备接收这批粮食 —— 就当是咱们给盟友的开春礼。”

开丰元年二月十五,西京百姓迎来了第一个没有皇家灯会的元宵节。取而代之的,是庆朝商队在西京城外举办的 “土豆灯会”。巨大的土豆被雕刻成雪梅、狼首等图案,中间插着蜡烛,照亮了百姓们久违的笑脸。

“吃土豆,穿暖衣,庆王来了不纳粮!” 孩子们举着土豆灯笼奔跑,歌声混着西北风,传入长安宫的高墙内。崇祯站在玄武门城楼上,看着城外的火光,忽然想起自己登基时的承诺:“朕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 李建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庆朝的商队又送来了粮食,这次是…… 是粟米和棉衣。”

崇祯转身,看见士兵们正抬着庆朝的粮箱入城,箱盖上的雪梅标记刺得他眼眶发疼。“他们这是要逼朕退位……” 他喃喃自语,忽然想起庆朝使者最后说的话:“真正的皇帝,不是坐在龙椅上的人,是能让百姓吃上饱饭的人。”

深夜,崇祯秘密召见锦衣卫指挥使:“准备迁都南京,越快越好。”

“陛下,南京的粮饷……”

“不管了!” 崇祯抓起案头的《太祖实录》,“先离开这个被雪梅旗包围的牢笼再说!”

开丰元年二月廿三,当庆朝的粮车再次抵达西京时,长安宫己人去楼空。崇祯皇帝带着少数亲信,趁夜逃出西京,留下的只有一封《罪己诏》,和满城百姓的叹息。

林缚站在西京城墙之上,看着崇祯留下的龙袍被百姓撕成布条,用来包裹土豆种。乌兰娜牵着黑风骏马走来,马背上驮着从长安宫搜出的《皇明经世文编》:“西京的百姓说,要把皇宫改成粮仓。”

“随他们吧。” 林缚摸出火铳,对着天空扣动扳机,枪声惊散了盘旋在长安宫上空的乌鸦,“从今天起,西京不再是朝廷的西京,是庆朝的西京府。”

他望向东方,那里是南京的方向,也是朝廷残余势力退守的地方。雪梅旗在西京城头猎猎作响,与远处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林缚知道,这场不流血的权力更迭,不过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让庆朝的均田令在西京府生根,让火铳和粮食成为每个百姓的信仰。

“大人,” 苏隐娘递来一份名册,“西京的儒生们成立了‘雪梅学社’,要翻译您的《开丰新政》。”

林缚笑了,接过名册,看着上面的联名者名单,其中有不少是曾经弹劾过他的言官。“告诉他们,” 他提笔在名册上签下 “林缚” 三字,“明天来皇宫领纸墨,庆朝需要能写百姓心事的笔。”

夕阳西下,西京府的百姓们扛着铁犁走向田野,火铳的反光与晚霞交相辉映。林缚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狼牙关的那个雪夜 ——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粒土豆、一支火铳,竟能改变整个天下的命运。

雪梅终将盛开,在这片曾经被皇权垄断的土地上,长出新的希望。而西京,这个古老的都城,将成为庆朝新政的试验田,见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这一夜,西京府的粮仓里,土豆种被整齐码放;城墙下,流民们用雪梅标记装饰新盖的房屋;远处的兵营中,庆军士兵正在教西京百姓使用火铳。

而在更远处的南京,崇祯皇帝望着长江水,手中紧握着从西京带来的土豆干 —— 那是百姓们用来欢送他的 “礼物”。他忽然明白,自己输掉的不是战争,而是人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