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贝的A股英雄榜
马特贝的A股英雄榜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马特贝的A股英雄榜 > 第34章 蓝谷混改猜想:华为定增概率低,聚焦享界 S9 交付验证

第34章 蓝谷混改猜想:华为定增概率低,聚焦享界 S9 交付验证

加入书架
书名:
马特贝的A股英雄榜
作者:
为物不贰
本章字数:
2246
更新时间:
2025-06-01

马特贝做完北汽蓝谷混改的功课,在想着后续的积极股东引入,如果是向“管资产”方向,就看是不是有机会引入华为的资本参与,要真的是华为的管理首接接管,肯定是投资者愿意看到的。

而最新的定增计划可能就有机会看到这种情况,概率可能也不大,但可以作为一个预期来观察,尤其当股价重新回到上升趋势,这种利好预期就可以列入主要的观察点。

豆包给出的分析点相对中肯,倒是可以记录下来观察。

结合政策导向与北汽蓝谷最新动态,华为资本参与其定增的可能性存在理论空间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政策提供制度依据,但华为战略偏好存在矛盾

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 5% 以上的 “积极股东”,这为华为通过定增成为北汽蓝谷战略投资者提供了首接政策依据。然而,华为的公开表态与投资逻辑显示其更倾向于技术赋能而非股权绑定:

华为明确不控股主机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负责人迟春林曾强调,华为不会寻求控股任何汽车主机厂,哪怕是极小比例。这一立场在其与赛力斯、阿维塔的合作中得到验证 —— 华为通过转让引望公司股权实现技术协同,但未首接投资整车企业。

华为投资逻辑聚焦技术协同:华为旗下引望公司的投资策略显示,其优先选择采用华为技术的车企作为合作伙伴,但投资目的是强化技术绑定而非获取控股权。例如,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以问界品牌为载体,通过联合研发和渠道共享实现深度协同,而非股权层面的整合。

华为的战略禁区

华为多次声明 “不造车、不投资控股车企”,其与车企的合作仅限技术授权(如 HI 模式)或渠道共享(如鸿蒙智行)。即使有资金,华为也不会突破这一原则 —— 例如,赛力斯虽入股引望,但华为并未反向投资赛力斯,双方仍是 “技术供应商 + 客户” 关系。

替代路径的可行性

华为可通过以下方式深化合作,且无需首接投资:

技术绑定:要求享界全系标配华为 ADS 3.0 系统,复制问界 “技术溢价” 模式;

供应链整合:推动宁德时代(北汽蓝谷战略投资者)为享界定制电池方案,降低成本;

间接资本纽带:通过哈勃投资等关联方以财务投资者身份参与定增,同时签署技术协议保留业务影响力。

北汽蓝谷的国有属性与华为的市场化偏好存在根本冲突,且现有合作模式己能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因此,即使华为拥有充沛资金,首接参与定增的概率仍极低(不足 20%),未来更可能通过技术深化而非股权绑定推进合作。

看来目前市场对华为参与北汽蓝谷的混改并不看好,暂时先搁置这个预期,目前最重要的可能还是观察享界S9增程版的交付,周交付如果达不到1200-1500辆,那按设计的1万辆/月的产能就还需要继续爬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