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茂闻言,目光转向林昭,温和地问道:“哦?昭儿看到什么怪东西了?”
林昭伸出小手比划着。
“就是一个黑乎乎的布条条,很小的一块,上面还画了一个叉叉,像是有人用黑炭画的。它就掉在墙角的草堆里,我看着有点吓人,就没敢捡。”
他顿了顿,歪着小脑袋,似乎在努力回忆。
“那个地方……好像就是巡逻队的叔叔们每天都会走过的地方呢!”
黄德茂脸上的温和渐渐凝固,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黑色的布条?画着叉叉?”
他追问道,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几分,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
“昭儿,你确定是在巷子口,靠近你家院墙的地方看到的?”
林昭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笃定。
“嗯!就在那个拐弯的草堆里!我还闻到一股……一股怪怪的味道,说不上来,反正不好闻!”
那味道,其实是“鉴微”感知到的,匪徒身上残留的血腥气和汗臭混合的特殊气息,只是他无法对黄德茂明说。
林根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但见黄德茂神色凝重,也紧张起来。
“黄……黄家表兄,昭儿他……是不是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黄德茂没有理会林根,目光依旧紧紧锁在林昭身上。
这孩子,太镇定了!
寻常孩童,若是真看到什么“怪怪的东西”。
要么吓得大哭,要么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哪里会记得这般清楚,还描述得如此条理分明?
更何况,那“画着叉叉的黑色布条”,让他心中猛地一跳!
最近几日,他带队巡逻,也曾发现过几处类似的、不起眼的标记,只是都零零散散,不成规律,他一时也未曾深思。
如今被林昭这么一提醒,那些零碎的线索,瞬间在他脑海中串联起来!
“昭儿,除了那个叉叉,布条上还有没有别的?”黄德茂的声音愈发低沉。
林昭歪着小脑袋,努力做回忆状,片刻后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好像……好像没有了。就是黑乎乎的,画了个叉叉。”
黄德茂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
他站起身,在堂屋里踱了几步,脸上的疲惫被一种锐利的光芒取代。
这孩子,绝非寻常!
他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那些标记,定然是土匪留下的暗号!
“林家表弟,”黄德茂停下脚步,看向林根,语气恢复了些许平缓。
“今日多谢你们前来。只是镇上事务繁忙,我就不多留你们了。”
他顿了顿,又对林昭温声道:“昭儿,你今日做得很好。”
“以后若是在外面看到什么奇怪的人或者东西,记得回来告诉大人,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表伯!”林昭乖巧应道。
林根虽然不明所以,但也看出黄德茂似乎有急事,便起身告辞。
黄德茂亲自将父子二人送到门口,看着他们走远,脸上的温和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
他转身,快步走进内院,对着一个正在洒扫的家丁沉声道:“去,把黄三给我叫来,立刻!马上!”
家丁见他神色不对,不敢怠慢,应了一声,飞也似地跑了出去。
不多时,一个身材精悍、眼神锐利的汉子匆匆赶来,正是黄德茂的心腹黄三。
“老爷,您找我?”
黄德茂面沉如水,将林昭描述的布条和地点,以及自己的猜测,飞快地说了一遍。
“……你立刻带几个机灵的人,便衣去仁义坊林家小子说的那处巷口,仔细搜查!记住,动静要小,莫要打草惊蛇!”
“若是找到了那布条,立刻回来报我!另外,再仔细排查仁义坊内外,以及通往那处废弃仓库的沿途,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标记!”
黄三听得心头一凛,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抱拳道:“是,老爷!我这就去!”
看着黄三匆匆离去的背影,黄德茂负手立在廊下,眉头紧锁。
风雨欲来啊!
青山镇的空气,依旧像是凝固的胶水,黏稠而沉闷,压得人喘不过气。
即便如此,日子总要过下去。
腊月十八,聚源斋重新开张的日子到了。
林根揣着那份因工作得到的底气,去了铺子。
他如今也是有稳定进项的人了,每月三百文钱,虽然不多,却像一根定海神针,稳住了他惶恐的心。
再加上儿子林昭之前的提醒,让黄家对他家高看一眼,林根的腰杆,不知不觉间挺首了些。
出门时,他依旧会下意识地握紧那把磨得锃亮的柴刀,眼神警惕地扫过街角巷尾,但先前那种惊惧,到底是被压下去不少。
李氏则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家徒西壁的窘迫,让她开始盘算着添置些必要的家什。
“昭儿,你说,咱们是先置办一张正经吃饭的桌子,还是先打两条长凳?”
李氏摊开一张粗糙的草纸,上面用炭笔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图形,那是她琢磨出来的家具样式。
银钱不多,每一文都得花在刀刃上。
林昭凑在旁边,小手指着其中一个桌子的图样。
“娘,这张桌子,若是用松木,得选那种纹理细密、少疤结的。”
“桌腿和桌面连接的地方,最好用卯榫结构,这样才牢靠,用得久。”
他的“鉴微”之力,在玉石的滋养下,愈发敏锐。
即便只是看着图纸,集中精神,也能隐约分析出来不同木料和结构的稳固程度。
李氏看着儿子一本正经分析的模样,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这孩子,真是老天爷赐下的宝贝。
“好,都听我们家昭儿的。”
李氏将那张画着家具图样的草纸小心收好,又看向林昭。
“昭儿,等过段时间镇上太平了,你就该去黄家蒙学了。”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笔墨纸砚这些,也该置办起来了。”
林根在一旁听着,胸脯一挺。
“这事儿交给我!”
他如今在聚源斋做事,每月有进项,说话的底气也足了不少。
“明儿我就带昭儿去镇上最好的铺子挑!”
李氏闻言白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