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里的稻子成熟了,李牧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意念一动,一束稻穗上的一颗颗稻谷脱落向他飞来,落在掌心上。
李牧握拳轻轻一用力,再打开手掌,一吹,有三分一的稻壳吹走。
一颗颗细长的米粒显露出来,晶莹剔透,如同珍珠般闪耀?。
一看就知道是好米,优米,上等米。
如果拿粮店里的优质大米相比的话,那他手上的大米就是优优优优优质大米,五优级大米。
粮店里的优质大米0.23元一斤,李牧手里的大米是五优级大米那不得1.15元一斤?
答应是不,因为粮食是统购统销,价格是固定的。
就算李牧的五优级大米进了粮店,价格顶多也就多出0.02元,来到0.25元一斤。
但...真有这种五优大米的话,它是不可能出现在粮店的货架上。
它要么会出现在高级干部的餐桌上,要么会拿去赚外汇。
想端上老百姓的餐桌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进了黑市,那价格就会节节攀升。
虽然李牧不知道现在黑市里大米的价格,但李牧知道现在是处于困难时期,以做黑市贩子的尿性,价格不翻个十倍都要夸他一句“有良心”。
别问李牧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在墨美走私鸡蛋时,也只是把鸡蛋的价格翻了十倍出售。
没坐,李牧就是这么“有良心”。
将手里的五优级大米甩出去后,李牧意念一动,良田里的水稻从地里拔出,飞向加工作坊。
加工作坊前,堆放一株株稻谷。
李牧意念一动,稻谷飞入加工作坊的大米进料库中。
不一会,所有的稻谷都加工完成,一个木质储蓄箱被一粒粒五优级大米装的满满当当。
加工完的大米,有一千斤。
也就是说一亩良田,一天能种出一千斤的大米。
“我滴乖乖!”李牧这个压根不懂农活的人,都知道这产量有多么可怕。
没困难时期,李牧每个月的定粮是32斤,现在是26斤。
也就是说,李牧领1000斤粮食需要39个月,三年多才能领到一千斤粮。
而且这其中还有粗粮,如果只算细粮的话,想领到一千斤大米那要的时间可就不是39个月,得78月往上。
粗粮以红薯干,玉米面、高粱米等。
细粮以大米,小麦制品的面粉为主。
没困难时期,李牧每个月的定粮中细粮为12.8斤,粗粮为19.2斤。细粗粮的比例是40%和60%。
现在李牧每个月的定粮中细粮为7.8斤,粗粮为18.2斤。细粗粮的比例30%和70%
不仅定粮下降了,细粗粮的比例也下降了。
之前李牧每个月只有26斤粮食,现在只要他想,每天都能有一千斤大米。
和他一个院子的一大爷,轧钢厂的八级钳工,拿着全院最高工资99元,他每个月的定粮也只有46斤。
而李牧每天都有一千斤大米,可以说一句粮食自由了吧。
李牧也没有太激动,因为他来到这里满打满算还没有一天,还没彻底体会到这年代的真正的困难。
昨天吃的,今天早上吃的食物,也只能算是体验了下生活。
不过李牧还是很开心的,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这能不开心嘛。
“啪!”
李牧首拍大腿,他突然想起来把大米全加工了,没有种子种地了。
就在李牧想着要去哪里弄种子时,余光无意中看到立起的木牌后放着三袋种子。
“种子还能刷新的?”李牧欢喜的笑道:“这个好。”
没有多想,李牧拿起小麦种子,将小麦种子撒入良田中。
十几分钟后,看着小麦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幼苗后,李牧便退出了空间,乐呵呵的向学校走去。
灰色砂石砖砌成的一座圆拱型大门下,李牧抬头看去,门上是庄严醒目的“西九第五中学”6个红色大字。
进入学校,校内没有什么人,来到柳老师的办公室外。
不等李牧敲门,柳老师的声音就从身后传入他的耳中。
“李牧?”
李牧回头望去,一名40来岁的中年男人一头短发,带着圆框眼镜,上身穿着白色衬衫,下身蓝色长裤,裤脚略宽,穿着黑色布面圆口鞋,提着一个棕色皮包身体挺拔的向他走来。
看上去不像一个传统的老师,倒像是一个军人。
“你昨天怎么没来拿毕业证?”柳老师拿出钥匙开着锁继续问道:“是出什么事了吗?”
“嗯,我哥死了。”
闻言柳老师的开锁的手顿了顿,转头看向李牧。
见到李牧波澜不惊,表情极为平静,眼神中没有悲伤,可黑眼圈却暴露了他的心情。
柳老师深吸了一口气,拍了拍李牧的肩膀:“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
该笑的时候就要笑,该哭的时候就要哭,不要强行压制自己的感情,这只会让你更加难受的。
要将感情释放出来,释放出来后,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
“嗯,我知道。”李牧点头回应。
柳老师见到李牧这模样,只能内心叹息,“进来吧。”
“给,你的毕业证。”柳老师从抽屉中,拿出一张长方形黄色纸张。
李牧接过毕业证,这是手写的毕业证,上面写着西九城第五中学毕业证,学生李牧……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公历一九六零年六月六日。
“对了,上次和你说的工作的事,还记得吗?”柳老师等李牧看完后,说道。
“记得,柳老师有确定消息了吗?”李牧问道。
“嗯,学校分了五个工作名额给我们班,不过你没得挑了。”柳老师抬手不让李牧说话,他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是被家里的情况耽搁了,但我们班名额就这么几个,我不可能让他们等你来了再挑选的。”
“你能理解吗?”
“能理解,柳老师你说吧,剩下的工作是什么?”李牧点头表示理解。
“外地的工作,津门市,水产公司的采购员。”柳老师说完看着李牧问道:“愿意去吗?”
李牧问道:“不愿意去会怎样?”
“工作名额让给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柳老师回答完劝说道:“虽然津门比不上西九城,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城市了。”
“你好好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