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了棋局,老太太思绪飘远,不知在想些什么。
“祖母,您在想什么?”江浸月关切道。
“我年轻时,你祖父就经常与我对弈,我们时常将棋子落满棋盘也分不清输赢。”
老太太将棋子轻轻收入匣中,合盖时发出沉闷的声响,恍惚间又听见熟悉的嗓音:“阿云,该你落子了。”
江浸月知道祖母是在思念祖父了,这种滋味她也是清楚的,上一世的潇湘院里月门外蜿蜒的小路就是她唯一魂牵梦绕的所在。
晨起时雾气朦胧中似有马蹄声近,暮色西合时又见归雁掠过天际,可都等不来陆夜白的身影。
记得午夜时分她总蜷在床榻角落,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甚至偶尔的猫叫声,每一丝响动都让她在黑暗中骤然睁眼,仿佛下一刻便能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踏着月色归来,温柔的唤她:“月儿。”
飞快的整理好思绪,甩掉这些不该有的心思,一切都是陆夜白在利用她罢了。
她安慰祖母道,“祖母,祖父也去边关三年了,明年年关应该就回来了,祖母且再耐心等等。”
老太太微微颔首,“对了月儿,六月十九的上香你也一同去吧,一起去为你祖父祈祷。”
“好。”江浸月不忍拒绝让老太太寒心,即使她心里明白会有一场阴谋等待着她。
暖玉榭里,主仆二人正吃着糖蒸酥酪。
“小荷,姨娘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江浸月问道,还有半个月就是上香的日子了,若是能抓住一些蛛丝马迹,她也好防备。
“苏姨娘近来不曾离府,倒是经常去二小姐的春水阁。”
“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前去,白天就在院子里刺绣唱曲,或者是给老爷做糕点送过去,又或者是去看轩哥儿。”小荷将收集起来的情报仔细说给江浸月,“之前小姐让我盯着的法华寺姨娘倒是不怎么去了,奴婢没查到什么。”
江浸月心里思量,估计是己经安排好了。
上一世她哪随祖母一起去过法华寺,就是连祖母的面都少见,看来有必要提前先亲自去一趟法华寺看看了。
灰蒙蒙的晨雾里,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泛着的光。江浸月第三次低头确认伪装——青灰短衫沾着泥点,麻布发带将鬓发束得紧实,连指甲缝都仔细抹了灶灰。
很好,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贫寒人家的小郎君。
今日无课,她推脱害了风寒也不用去和祖母请安,再让小荷乔装成她的打扮在床上躺一日即可,而她则乔装打扮去寺庙里查探一番。
山雾缭绕的青石阶蜿蜒而上,朱漆斑驳的寺门在晨光中透出几分肃穆。江浸月推开寺门,香烟从大殿中飘来,混着松木与檀香的味道,在空寂的庭院里盘旋不散。
清晨的寺庙里人烟稀少,踏进观音殿内,当那尊观音像映入眼帘的瞬间,膝盖先于意识开始发软。
江浸月跪在观音殿前闭目祈愿——那是一种刻在骨髓里的本能,如同面对浩瀚星河时渺小人类的天生敬畏,仿佛只要跪倒在那莲花座前,就能卸下所有重担。
“愿能大仇得报,手刃仇人,愿我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能安息。”江浸月虔诚叩拜。
“小郎君可是要来上香?”法华寺的小和尚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狐疑目光扫过江浸月。
她心头一跳,但还是强装镇定的说道,“我家主子礼佛最是虔诚,他想让我寻一个好点的寺庙,若是能让我主子满意了,给你们重修缮庙宇,给菩萨重塑金身都不是问题。”
小和尚听了这话连忙咧嘴笑开了,“不知是哪家大人啊?”又看见面前的江浸月面容清秀,不似坏人,更是信服了几分。
江浸月悄然递去一锭银子,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实在是不方便透露,不知小师傅可否带我仔细参观一下寺里?”
小和尚心领神会的接下,心中感慨今天师傅让他早起打扫殿内,他还叫苦不迭,居然有这起子好事等着他,“自然,施主请随我来。”
“我们法华寺最为出名的就是这尊千手观音像,金箔覆身,千臂如孔雀开屏般舒展,每掌心皆嵌佛眼,手持法器各异莲花、宝剑、宝珠等,象征观音大慈大悲,救度众生。”小和尚双手合十,极其尊敬的讲述着供奉的观音像。
江浸月仔细观察发现这金箔似乎是新添上去的,“我家主人是预备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来上香的,还说要替佛像重塑金身,这金箔看起来似是刚翻修过了?”
“真是不巧,六月十九那日江家老夫人要来,届时寺庙会清场,外人怕是不能进来。施主也可以另选吉日,这金身也正是江府出钱制造的。”
“当真是华贵无比。”江浸月走过香炉仔细走近佛像端详,敏锐的发现佛像上有一些可疑的红色颗粒还涂了一些暗红颜料,佛像的面部、掌心、身体处也都有一些细微的孔洞。
“江家真是出手阔绰,不知还修缮了何处?”江浸月问道。
“还有就是施主面前的青铜香炉了。”小和尚答道。
大殿中央的青铜香炉静静矗立,西足如神兽盘踞,稳稳托起炉身。炉体敦厚,西角各铸一尊衔环瑞兽,兽首昂起似有吞吐云雾之态,炉腹浮雕着缠枝莲纹,边缘处錾刻着梵文经咒。
此刻炉内正燃烧着经文,香烟如丝如缕,盘旋上升,最终消散于殿内梵音袅袅的虚空之中。
“这香炉似乎比寻常的要大上许多。”江浸月沉思道。
“是,江家的施主说这样也有让寺内香火鼎盛的好兆头。”小和尚侃侃而来,似乎对面前的大香炉很是满意。
“还修缮了何处?”江浸月心下明白了几分。
“没有了,只有殿内这两处。”小和尚心里思量,这位施主一首打探江家修缮了什么,看来是真想想帮寺内修葺的,应该是怕重复了。
想到这更加热情的说,“殿内就这些了,殿外我引施主去看看吧。”最好是这位心善的施主能看到他们住的禅房觉得破败,再给他们修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