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芝加哥公牛队的战术研讨室里,白板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位置的攻防数据。特雷沃·阿里扎在2008-09赛季湖人夺冠期间的防守热图被投影在墙上,紫色区域覆盖了对方核心球员的每一个接球点,而吉姆·博伊伦却用红笔圈出多处失误:“场均2.1次传球失误,三分命中率33.4%,他的进攻稳定性根本无法匹配我们的双控卫体系。”
林深将阿里扎的合同报价单放在桌上,1年120万的老将底薪旁附着特殊条款——“若防守胜利贡献值进入联盟前15,奖金40万”。“他是联盟顶级的锋线大闸,”林深调出对位数据,“上赛季主防科比时,让后者命中率下降7.3%,防詹姆斯也能将其失误率提升至18%。我们需要这样的防守尖兵。”
杰里·莱因斯多夫转动着钢笔,手机屏幕亮着市场部的分析报告:阿里扎的“死亡缠绕”防守集锦在YouTube点击量破亿,商业价值潜力巨大。“但他刚拒绝了火箭的续约合同,”老板皱眉道,“确定能说服他来重建球队?”
首席球探马克·艾弗里推了推眼镜:“阿里扎在寻求证明自己的机会,他希望摆脱‘冠军配角’的标签。我们的年轻核心阵容或许能吸引他。”
博伊伦突然拍桌:“他的无球跑动意识太差!在湖人时全靠科比吸引火力,到我们这需要自主创造进攻机会,他根本做不到!”
“所以让他打替补小前锋,专注防守和转换进攻。”林深在战术板上贴上阿里扎的磁贴,与阿泰斯特形成锋线轮转,“当他和库里同时在场时,库里的无球牵制力能为他创造快攻机会,而他的防守能弥补库里的体型劣势。”
莱因斯多夫沉吟片刻,拨通阿里扎经纪人的电话:“告诉特雷沃,芝加哥有张未完成的冠军拼图在等他。”
三天后,林深在洛杉矶的一家训练馆见到了阿里扎。后者穿着黑色训练服,正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汗水浸透的后背印着“沉默的刺客”字样。“芝加哥?”阿里扎擦了把汗,眼神警惕,“我听说你们签了太多需要球权的老将,我可不想当背景板。”
林深将平板电脑打开,展示定制的战术方案:阿里扎在弱侧埋伏,当艾弗森或马布里突破吸引包夹时,他的接球三分出手点被标成红色热区;防守端则用绿色线条勾勒出他的协防路线。“看看这个,”林深指着数据,“你的防守篮板转换快攻效率排在联盟前10%,我们的体系能把这项优势放大三倍。”
阿里扎抓起哑铃,手臂肌肉隆起:“我需要稳定的出场时间,而不是垃圾时间上场凑数。”
“每场20分钟,重点盯防对方得分最高的锋线球员。”林深立刻回应,“我们会为你制定‘铁翼防守计划’——配备专属录像分析师,拆解每个对位球员的进攻习惯。”他翻开合同,“基础薪资120万,奖金条款与防守数据挂钩,另外……”林深停顿片刻,“罗斯和库里都渴望向你学习防守技巧。”
阿里扎的哑铃悬在半空,想起在湖人夺冠赛季被科比骂“不够强硬”的夜晚,想起在火箭作为核心却饱受质疑的日子。眼前这个拿着数据的运营总裁,却精准戳中了他的渴望——被需要,被认可。
“我要自主选择防守战术,”阿里扎突然说,“教练不能干涉我的判断。”
林深点头:“但需同步反馈防守数据,我们的AI系统会实时优化你的防守策略。”
“还有,”阿里扎的眼神锐利,“我要在赛前有专属的冥想时间,任何人不得打扰。”
“更衣室会预留独立空间。”林深快速记录,“不过比赛开始前15分钟必须归队。”
阿里扎盯着合同上的“防守胜利贡献值”条款,重重放下哑铃:“成交。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人在防守端偷懒,我会让他知道什么叫‘死亡缠绕’。”
签约消息传出当天,公牛队官方账号发布阿里扎的防守混剪,配文“铁翼降临芝加哥”。训练场上,当阿里扎第一次与德罗赞进行一对一防守时,他鬼魅般的脚步让年轻后卫三次运球失误。博伊伦看着战术板上更新的防守轮转图,不得不承认:这只“铁翼”,或许真能补全公牛最薄弱的一环。而林深望着正在指导库里防守选位的阿里扎,知道这位沉默的防守大师,将用行动重新定义公牛的铁血防线。